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资讯中心 > 时事财经

这些地方,形式主义何以越减越多

2023-12-21 05:02:11  来源: 长安街知事   作者:田闻之
点击: 2772    评论: 7 (查看) 字体: / /

  《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近日印发,全国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情况月报数据也于日前公布。通报显示,今年10月,全国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4131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6389人。

  对于形式主义,干部群众无不深恶痛绝。这些年,中央及各地下大力气整治,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刹住了一些歪风邪气。然而,病灶毕竟顽固,问题时有反弹,一些地方一些部门的形式主义甚至“越减越多”——

  譬如开会,声势浩大的大会少了,然而中会小会不断;再如发文,红头文件少了,白头文件又来了,内部通知多了,口头指示频繁了。说是要精简报表,但又要求留下记录,否则“你不留痕,我们怎么看你是不是按要求清理了过度留痕” ?实地打卡任务减了,工作群、专项群的“报到”却越来越多,上面发通知、下面呈汇报,“数字政务”过多过滥。尽管形态不一样,但同样是汇报、总结不休,基层干部应接不暇,怎能不大呼心累?

  “形式主义害死人”。其危害,在于装腔作势、有名无实,更在于它的“异化”,让一切工作变味走样。以留痕证明“减痕”,以文件落实文件,本质上就是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其害更甚一重。而就现实看,整治形式的形式主义,似乎拥有了更加“政治正确”的名号。不配合,岂非不愿意对抗形式主义?执行了,又会陷入新的形式主义。如此“逻辑闭环”,让人无可奈何。

  形式主义歪风为何久刹不绝、花样翻新?有的是因为路径依赖,某些人习惯了以发文、开会“假装工作”,舍此之外再无他招,整治形式主义也照搬不误;有的是因为懒政思维,面对顽瘴痼疾,不敢动真碰硬,只想“空对空”攒材料敷衍交差。而这些归根结底,还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事实上,形式主义者,大多数并非不知形式主义之害,只是沉迷于给自己轻松上分,说白了,是一种极端的个人功利主义在作怪。

  凡天下事,成于真、兴于实,败于虚、毁于假。破除形式主义,优化考核指挥棒是关键一招。比如,以“现场看实效”代替“纸面上比拼”,以问效于民代替指标问责。而这次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意见》也提出,不得强制推广下载、不得将点赞评论转发作为考核依据。此前,不少地方明确规定,专题会不超2小时、政策文件不超4500字,获得广泛好评。有了这些明确的规矩,形式主义就有了红线,基层干部也有了说“不”的底气。

  撰文:田闻之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什么是形式主义?国务院最清楚。
0条回复
他们若不搞一些形式主义,那他们每天上班真不知道要做啥!所以他们要做一点事,也只能是形式而已
0条回复
才一些地方?我看举国皆是,也是上行下效的必然结果
0条回复
什么时候形式主义盛行?是上面说的与底下要做的严重脱节时形式主义就蔓延开来。照着上面的做吧,老百姓不满意;不照做吧,官位难保;只有形式主义上下都能“交差”。
0条回复
现在的官僚体系就会这一套,不会别的,只有这样才能爬上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怎么可能减少。
0条回复
上行下效,追逐政绩,名利双收!
0条回复
古诗云:齐王好紫衣,国中无异色。晋公好恶衣,朝中尽褴褛。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当年毛主席作为国家领导人带头穿补丁衣服,全国上下都奉行勤俭节约,节约每一分,都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才有后来两弹一星和中国工业的飞腾。
毛主席经常下到工厂农村,和工人农民在一起,确立工人农民是国家的主人,当年的所有干部都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当时考核干部的超标准是干部与群众的关系,由人民群众来考核干部。
形式主义每个时期都存在,但是久刹不绝,甚至花样翻新,这与上级领导有关。
现在的官员考核是由上级决定的,所以如果形式主义得不到上级考核认可,形式主义还会久刹不止吗?
批判形式主义是对的,但必须找到产生形式主义的根源。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