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观察者网在微博发起主题为#反网络新四害#的投票活动,由网友评选出当代互联网“网络新四害”。投票结果显示,“网络谣言” “饭圈文化” “网络暴力” “极端言论”位列前四名,成为“网络新四害”。
其中,“网络谣言”以80.0%的得票率位列第一;“饭圈文化”得票率65.7%,位列第二;“网络暴力”和“极端言论”分别获得659票和648票,分别以54.0%和53.1%的得票率位列三四名。
为什么大众对“饭圈文化”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反感,“饭圈文化”为什么会在娱乐圈愈演愈烈,其泛滥会给大众文化和普通人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负面影响?观察者网对话著名编剧,和“饭圈”有过“深入互动”的汪海林老师。
(第一篇:“网络新四害”| 黄楚新 陈智睿:网络谣言,被不断传播的“恶”)
【对话/观察者网 新之】
观察者网:汪老师您好,观察者网最近评出了“网络新四害”,其中“饭圈文化”仅次于“网络谣言”位居第二,可见大众“苦饭圈久矣”。我们很想知道,影视圈内部是如何看待饭圈现象的?
汪海林:影视圈内部对于饭圈是“爱恨交织”:从资方、平台的角度,一方面他们也反感,也在骂,但更多的是利用,你甚至可以说影视圈和饭圈现在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
在有些情况下,平台和资方是饭圈的受害者——我的戏好好的,突然就被骂、被围攻,被恶意打低分,只是因为和某个流量主演的戏有竞争关系,饭圈为了“打击竞品”就可以无所不为其及。
但他们不是固定的受害者,下一次可能又摇身一变成为了受益者。比如在融资上,他们现在很乐意找一个流量饰演主要角色,这有利于融资和宣发,对资本有吸引力。在极端情况下,一些机构和平台的剧甚至只用流量,和饭圈深度捆绑。当然捆绑这个明星的饭圈很有可能无意中得罪了另一个明星,最后局面失控的例子也不少。
观察者网:从您的角度看,为什么普通人会这么厌恶饭圈文化?
汪海林:我觉得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在舆论上,“饭圈文化”混淆了视听,在作品的评判上搞乱了评判的标准,制造了很多杂音——这明明不是我喜欢的信息,但总是冲到我面前,不仅让我很烦,而且霸占了公共资源。
另一方面,“饭圈文化”是非不清,甚至颠倒黑白,这是普通人非常反感的一个地方。普通人稍有不同意见,哪怕不是反对他们迷恋的流量明星,只是说“我能不能不看”都会受到攻击。
饭圈文化已经介入到了普通人正常的审美判断、娱乐选择和信息接收,甚至正常生活都有可能因为一个“不喜欢”的表达而受到冲击。
观察者网:确实如您所说,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当流量明星和一些实力派资深艺人同台时,台下都是疯狂喊流量明星名字和饭圈口号的粉丝,而其他非流量明星似乎都成为了配角。甚至当他们同台竞演的时候,流量艺人所得到的“投票”因为粉丝的动员,都会远远超过那些实力在他们之上的资深艺人。
汪海林:这就是饭圈文化最大的问题,它改变了整个文娱产业对于质量好坏的评价标准,变成了看粉丝的声音,谁声音大谁成为标准,而不是看谁的戏好、谁唱得好。最后就变成了我好好练歌,我好好表演,不如那个不好好努力、没才华也没能力的人,只要他的粉丝多,他的粉丝声音大,他就更成功。这种“去专业化”对于一个行业是非常有害的,甚至可以说是毁灭性的。
观察者网:这会不会让一些比较成熟的艺人陷入一种迷茫——要不要也去经营饭圈?哪怕本身已经很有实力了。
汪海林:我们整个行业似乎形成了一种现象,那些戏好的、唱得好的,反倒不会去做这种运营,只要是做运营的,绝大多数是戏不好的,唱得不好的。
因为饭圈模式显然是为这些业务能力不行的人量身打造的。反之,业务能力强的反而会主动远离,比如张小斐就解散了她的粉丝群。饭圈模式对他们是一种“羞辱”,意味着他们被划入了那样一个圈层,只要是认真搞专业的人其实特别害怕这种情况的发生——既然我有业务能力,为什么要靠粉圈呢?就像于和伟、陈道明这样的演员,他们很有实力,在群众中的路人缘也特别好,但是从来没有人给他们接机,他们也不会去搞这样的东西。
观察者网:但是对于从电影学院毕业不久、事业处于起步期的年轻演员来说,做出这样的选择会更难。毕竟这个行业的竞争压力太大了。
汪海林:是的。如果他们签了经纪公司,很多经纪公司可能只会做粉丝,搞流量那一套。所以我看到有一些原本很有能力,很有前途的演员,签了这样的经纪公司之后开始走流量路线,其实后续的发展并不好。发展不好的原因就在于选的戏不好,他们本身是有表演能力的,但是经纪公司给他们选的戏都是为流量定制的,有利于制造粉丝的戏,这些演员就会越来越差,在演技上走下坡路。
比如张新成、张晚意这样的演员,是很有希望有前途的演员,却要走流量路线,接的戏良莠不齐,没有沉下心来走实力路线。相反是蒋奇明这样的演员,他一直选择不往流量的方向走,反倒获得了很多真实的拥趸。他没有一部戏是照着偶像去演的,没有一部戏是演给粉圈看的,结果他获得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演员蒋明奇在《漫长的季节》中的表现让很多人记住了他
所以,年轻艺人在事业起步时需要面对一个挺重要的选择:有一条道路看上去是平顺的金光大道,还有一条路是布满荆棘的,对于普通人来说很难抵御这种诱惑。我们也不能说你就应该怎样,但我认为一个对于自己的专业有追求的人,他应该知道怎么选。
观察者网:刚才您提到饭圈给普通人带来的困扰,作为新闻编辑,我身边的同事和朋友深有感触。如果得罪了某个明星的饭圈,接下来就会面临一轮又一轮的举报。而饭圈在打击特定对象时,特别善于“借用”体制的力量,用特别上纲上线的罪名向所有能够想到的部门去举报,有关部门往往会做出反应要求被举报者做出解释和情况说明。
虽然最后事实会查明,不会真的把这样的罪名加到被举报者身上,但这期间公权力带来的种种压力不是普通人能够承受的,最后往往以饭圈“宣布胜利”而告终。您如何看待这种“借力”,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汪海林:是有的。拿我自己作为例子,有时候我去参加一些活动,做评委,做嘉宾,只要一公示就会被大量投诉,所以主办方邀请我必然会承受很大压力。
饭圈从互联网的虚拟空间转到线下,介入到普通人的生活和工作中,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很明显,一些线上的舆情和线下的投诉是有组织的,带有明显的饭圈特征,但是有关部门在应对上缺乏相应的措施,处理也是偏软,甚至没有处理和追责。虽然有“清朗行动”,但是没有打到利益链条的起点上,对饭圈的盈利模式打击是不够的。
此外,饭圈利用其高度组织化,和线上线下联动的模式向公权力施压,而每一次公权力都不得不应对,客观上造成了饭圈的甚嚣尘上,甚至是为所欲为,这种为所欲为目前缺乏法律的约束。
有时候饭圈和艺人的经纪公司是联动的,经纪公司利用饭圈的舆论资源,饭圈背靠公司的法律资源和专业律师团队,联手对普通素人进行打击——一方有大量的时间精力和专业人士,利用大量非实名的小号和临时注册的账号,对特定的个体进行围攻式网暴。
今天,公众之所以如此反感饭圈,就是因为这群人不仅胡搅蛮缠,还在舆论和法律上占据了强势位置,而且有立体的手段和很强的行动力。
更有甚者,某些明星的极端粉丝毫无政治底线和红线意识。比如曾有粉丝为了造成舆论压力跑去越南投诉某个反映自卫反击战的戏:“中国有个戏拍了打你们越南,你们难道没有意见吗?”这种极端现象其实已经是站到了国家立场的对立面,这样的现象并非个案,然而据我观察事后并没有受到处置。
很多时候一些极端的饭圈给人的印象就好像是乌合之众被组织起来,利用一些手段拥有了巨大的权力,这种虚假的权力感会让很多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沉迷其中,误入歧途。
观察者网:如果横向对比日韩的饭圈,虽然他们发展比我们早,但似乎并没有如此严重地介入到普通人的生活中。
汪海林:中国式“饭圈文化”对于社会的干扰已经远远超过了日韩和西方,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刚才说到的,日韩和西方的饭圈在舆论上的反应无法作用到公权力上去。中国式饭圈的主要危害在于它从线上走到了线下,而且对公权力施压,而我们的公权力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影响。
因为公权力并没有根据饭圈的特点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应对,而是面对舆情“一触即动”,导致饭圈已经摸透了其中的“操作方法”。比如曾经有一个艺人下榻的酒店地址被“对家粉丝”获取了,他们报假警说他嫖娼,警察接警后必须出警,虽然最后证明是子虚乌有,但警察深夜进入查房也严重影响了艺人的心态和休息。而在此过程中,始作俑者不需要付出什么成本就能制造“警察深夜入户盘查”的大动作。
这样的行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而有关部门的处理又偏软,缺乏有效的管控措施和治理的主动性。
观察者网:艺人有粉丝,有影迷是很正常的现象,也是文艺的魅力之一,您觉得在“追星”过程中应该把握什么样的“度”,才能够避免走向极端,避免造成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饭圈文化”呢?
汪海林:首先是我们要诉诸作品——他/她有新作品,我们就去买,就去看,有演出我们就去现场支持,这是很正常的。再者去收藏和这个人相关的东西,就算迷恋到某种程度其实也是没什么问题的。但是你因为喜欢他,就仇恨不喜欢他的人,甚至不允许有人不喜欢他,千方百计让别人加入他们,就慢慢有点像“邪教”了,我觉得特别像我去韩国时碰到的那些传教的人。
因为喜欢一个艺人加入“同好会”是正常的,大家一起交流,一起讨论作品,但是被组织起来,大家一起联动为了这个艺人做这做那就有点变味了。粉丝们组织起来一起去“灭”一些对他不利的舆论,一起去攻击别人,这就越界了,超越了普通爱好者、支持者的范畴。这就变成了某个组织的成员,而这个组织又具有严密的等级和管理者,有共同的意志——如果饭圈变成了这样的类似政治组织的团体,就要果断退出,不要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最后,我们要把握好线上和线下的界限,有些事情就是线上的,一旦进入线下、进入三次元之后,就会涉及法律、社会、道德等具体问题,目前在这个领域的违法定性上相对模糊和宽松,但我认为早晚还是会进入某种具体实施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