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中心 > 资讯中心 > 时事财经

人民日报:打着“零添加”旗号的营销噱头是时候退场了

2025-03-29 06:43:24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人民日报记者
点击: 1167    评论: 5 (查看) 字体: / /

  3月27日,国家卫健委、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59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修改单。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实施后,预包装食品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产品“不添加”“零添加”等误导性宣传备受质疑。比如:有的商家推出“无糖”饮料,只是不含葡萄糖、蔗糖等添加糖,而是添加甜味剂作为“代糖”;“壹号土猪”中的“壹号土”竟然也是商标……此类玩弄文字游戏的营销套路,引发诸多消费者不满。

  “零添加”大行其道,大肆“收割”消费者,表面看是消费者不明真相会错了意,而实际上则更像是相关企业的“精准”营销。正如有报道所称,很多食品企业利用消费者追求“天然”、不喜欢食品添加剂的心理,利用“不添加”“零添加”等噱头售卖。

  相关部门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标准修改单,既回应了舆论关切,也传递出明确的信号,那就是以标准升级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新规直击“不添加”“零添加”等误导性宣传,“倒逼”食品生产企业不能再虚假宣传,不能再热衷于模糊表述。如果还要继续利用消费者的认知“偏差”进行营销,终将付出代价。

  预包装食品应标示营养标签,且内容应真实、客观,不得标示虚假信息,不得夸大产品的营养作用或其他作用,这本是法律的刚性规定,但要防止此类产品宣传再误导蒙蔽消费者,让“纸上标准”化作“盘中安全”,仍需多方协同发力。相关部门要强化全链条监管合力,坚决遏制误导宣传以及商标不规范使用等问题,迅速查处以正视听。对于企业来说,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规范营销,诚信经营,少一些不负责任的商业噱头。对于消费者而言,也要擦亮双眼,保持定力,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掌握配料表、营养成分表等食品标签信息,不要被五花八门的概念炒作所迷惑。

  健康食品不是“标榜”出来的。当高标准与严监管形成合力,“不添加”“零添加”将无法成为混淆视听的营销噱头。当企业诚信经营、遵守标准成为一种自觉,消费者才能真正“吃得明白、吃得安心”。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做得到零添加你就标,方便人们选购,做不到就不要标,但我要严格检查,这才是对人民健康负责任的做法。现在是做得到做不到都不准你标示零添加,谁还去找那麻烦,有关部门岂不是省事得很。
0条回复
今天的人们不知道,在过去,农村的大酱都是村民自己家酿造的,没有添加剂,酿造的大酱吃一年都不坏,就是因为酿造过程就是大豆发酵的过程,乳酸菌控制了其他有害菌繁殖。现在 ,酿造的酱油大酱几乎绝迹了,就因为酿造的过程需要人工,时间还长,所以资本家就选择了 用添加剂调制出大酱 酱油的味道。添加剂使用安全标准的大幅度放宽,代表了资本家的利益。
0条回复
没有添加剂未必就是好酱油,可有了添加剂就一定是不安全的酱油。————说国标范围内,可中国的食品添加剂标准都比外国的宽松,这就是为什么出口到国外的饰品被检验不合格被退回来的原因。
食品添加剂的准入,的确有利于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酱油不用酿造了,靠添加剂调制就可以了。可对人民大众食品安全却不利,这是一个代表了谁的利益的问题。
0条回复
大报不必大惊小怪,无商不奸,是私有制的特产!
0条回复
有添加后有零添加,根在有添加!添加有病零添加吃药!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