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资讯中心 > 时事财经

文化深圳:从自觉到自信

2011-11-11 18:00:13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记者 胡谋 吕绍刚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10月15日,北京,秋高气爽,韵味绵长。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开幕,聚焦文化体制改革,探求文化强国之路。

  同一天,深圳,暑气消退,激情不减。《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1—2015)》(以下简称《规划》)及《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政策》发布,践行文化强市战略。

  一年多前,深圳就着手研究、制定《规划》,自信又忐忑:观念领先,但底蕴不足,如何夯实基础、培元固本,形势紧迫;产业领先,如何自我超越、开拓创新,任重道远。

  北京的十月盛会,给深圳的“文化雄心”注入了新鲜血液与强劲动力,让深圳倍感振奋。连日来,深圳各界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畅谈文化强国、文化强市的策略,诉说对深圳文化未来的展望,表达共同推动深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心。

  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王荣说,今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深圳文化发展时,寄望深圳争当文化产业发展领头羊。中央的要求与自我的追求,把深圳文化发展推向了新起点、新高度。经过多年努力,深圳从 “文化沙漠”变成“文化绿洲”,靠的是高度的文化自觉,也累积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当前,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争当“领头羊”,建设文化深圳,必须从自信开始。

  自信——完成奠基,把握属性追高端

  深圳有一种自信。

  虽然文化家底薄,但短短数年,已经初步建立完备的文化框架,保持着良好的产业发展势头:

  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最早,任务完成最快,先后两次获得“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称号;

  自2003年以来,深圳文化创意产业以年均近25%的速度快速发展。2010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726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全市34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全部转制为企业,文艺院团改革100%完成任务,华侨城演艺集团等一批院团脱颖而出,深圳报业集团等国有文化企业不断壮大;

  开创“文化+科技”、“文化+金融”、“文化+旅游”产业模式,深圳上市文化企业已达到14家。腾讯、A8音乐集团等一批民营文化科技企业迅速崛起。

  深圳也有一种担忧。

  国内群雄并起,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深圳先发优势日趋式微;国外你追我赶,理念与技术日新月异,深圳后发优势尚未成型。

  “接下来,必须实现文化产业的高端化,以质取胜。”深圳市市长许勤说,文化产业的基本点在内容,支撑点在科技创新,只有自觉把握文化产业的根本属性,才能真正创造文化产业的“深圳质量”。

  为此,《规划》及配套政策中,深圳厘清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与外延,确定 “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两大主攻方向,紧扣文化产业“核心层”,重点发展创意设计、文化软件、动漫游戏、新媒体及文化信息服务、数字出版等10大产业。

  配套政策还从财政投入、构建平台、培育主体、自主创新、拓展市场、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给予《规划》全面的支持,促其落实。

  一切只为最大限度地提升相关产业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抢占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自信——着眼全局,战略引领促转型

  深圳有一种前瞻。

  作为“试验田”、“示范区”,深圳有着深刻的自觉与自信,要求自己多站在国家、世界的高度来思考、布局自身发展。这也使得深圳的实践往往具有前瞻性、穿透力。文化也不例外。

  200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提出“文化立市”战略。上升至战略,显然不是就文化谈文化,而是把文化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放在世界现代化转型的潮流前沿中来考量。于是,曾经只为经济“搭台唱戏”的文化,在深圳渐渐走到了前台。

  2004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97亿元,占GDP的4.6%。2005年,文化就已经成为继高新科技、金融、物流后的深圳第四大支柱产业,配角变主角。2010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726亿元,占全市GDP的7.6%。

  预计到2015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达到2200亿元,总产出超过5800亿元,占GDP的比重将达14.5%左右,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2009年,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文化产业逆市上扬,深圳文化产业以20%的增速,一骑绝尘。

  深圳的前瞻体现在战略上,也体现在战术上。

  不少人一提文化产业,想到的就是动漫、电影、娱乐,把它窄化为消费服务业,而忽视了它也是生产服务业,能通过跨行业的兼容性,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

  深圳发现了这一点:本地和周边地区高度集中的制造业在升级转型中,对文化创意产生了巨大需求,特别是工业设计。为此,深圳积极打造“设计之都”,并于2008年得偿所愿,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联合国该称号的城市。

  据不完全统计,深圳的工业设计占有全国49%以上的市场份额,聚集了全国80%的设计人才。文化创意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融合,随处可见。

  在《规划》中,深圳专门强调,将工业设计纳入城市创新体系,着力增强工业设计创新能力,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设计成果产业化。

  “文化创意产业体现了创新、创意、低碳、绿色的发展理念,是具有‘高新软优’典型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勤解释说,未来要继续发挥文化创意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渗透、提升作用,降低产业能耗、水耗和物耗,创造更多附加价值,引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自信——价值打底,文化立人树文明

  深圳有一种底色。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本质是共享。饱含营养,全民分享,才是文化的真谛。这些年来,深圳一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打底,以人为本,文化立人,文化化人,文化为人。

  2000年,深圳就提出“满足市民文化权利”。“不同阶层参与文化创造、享受文化成果的文化权利落实与否,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说,城市的终极意义就是文化的追求,一种品位的追求。

  在深圳,文化发展不只是产业经济学上的生硬数据,更是实实在在的市民文化福祉。

  “深圳读书月”、“市民文化大讲堂”一系列享誉全国的文化品牌纷纷涌现;“戏聚星期六”、“美丽星期天”等文化服务体系已经形成;一批批精品力作在此诞生。“十一五”期间,深圳成为全国副省级城市中获国际和国家文化奖项最多的城市。

  在深圳,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亲密无间,相得益彰:前者为后者源源不断提供多样化产品,后者为前者潜移默化培育更广阔的市场。

  市民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既让先进文化始终占据主流阵地,又让城市氛围文明友善,人与人之间和谐互助。志愿文化、公益文化,深入市民的血液,深圳也被称为“爱心之城”、“中国最慷慨的城市”。2005年和2008年,深圳更是蝉联“全国文明城市”。

  “要推动文化与社会、经济深度融合、互动发展。”许勤说,下一步文化发展除了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还需更加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更加注重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为此,《规划》中提出,把扩大市民文化消费、提升文化消费水平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关键环节;发挥好公益性文化场馆的功能,引导树立健康向上的文化消费理念;努力降低成本,提供价格合理、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强化文化市场监督管理,切实维护文化消费权益等等。

  自信——走向世界,文化强国当先锋

  深圳有一种担当。

  文化强国,最终就是文化要走出去。作为沟通中西文化的中国内陆“桥头堡”,深圳有着文化输出的区位优势和传播实力,更有主动担当文化强国探路先锋的使命感。

  2010年,深圳文化产品出口占全国的20%,进口占全国的18%。深圳已成为我国文化产品进出口的重要基地和主要口岸。

  一批文化企业向专业化、国际化迈进: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实现了我国自主品牌文化主题公园向国外输出,雅昌公司荣获18座素有全球印刷“奥斯卡”之称的“班尼”金奖……

  7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深圳为“2013年世界图书之都正式候选城市”,成为中国唯一推荐城市;深圳是中国首个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城市,是世界知识城市峰会的“杰出的发展中的知识城市”,是国际书商联盟的“活力图书之城”……

  深圳也是全国文化产业动向的“晴雨表”,“文化走出去”的大平台。深圳文博会成交额从最初的300亿元,达到了今天的1200多亿元。预计到2015年,展会总成交额将达到1800亿元以上,出口额超过30亿美元。

  《规划》中,深圳把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作为重要篇章:通过一系列措施,鼓励文化创意企业和单位海外参展;鼓励通过独资、合资、控股、参股等多种形式,在国外兴办经营实体,建立文化产品营销网点,推动深圳文化创意产品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加强深港文化创意产业合作,共同打造世界级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借助澳门的独特优势,加强深圳文化创意产品在葡语国家的推广等。

  封闭的文化注定是要被人遗忘的。国际间文化的竞争角逐与合作交流,已是常态。“如果深圳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让深圳文化产业成为中国文化、中国价值、中国诉求走向世界的载体和平台,进而构造世界多极化的文化话语体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经验,这才算文化产业实现了以质取胜。”许勤说,深圳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未来必须要有这样的自觉,也必须有这样的自信。

  “《规划》以及配套政策的出台,与这些年来市委、市政府不遗余力地支持、推动文化的发展创新是分不开的。”王京生说,它是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高度契合、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大规划,也是国内首个政策配套完善的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只是一个“小切口”,从中却能“深挖掘”出深圳争当“领头羊”的自信与雄心。“压力很大,困难不小。” 许勤坦言,但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立足移民城市开放包容的多元文化氛围,秉承改革开放30多年形成的独特文化意识,继续发扬特区特别能创新的精神,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


时间:2011年11月10日 08时31分   来源:人民日报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