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相互依赖”一词被频繁地用来描述中美关系,并被一些中国学者不断延伸:中美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共赢,战略合作。其实,中美之间是一种严重的不对称依赖,即中国对美国形成了市场、技术、品牌、营销渠道,甚或金融、人才、秩序、思想理论等全方位依赖,这种失衡的依赖,给予美国一种可以不断敲打与讹诈中国的权力。说白了,这根本不是中美之间的相互依赖,而是中国对美国的实质依附。
正是中国对美国的实质依附,中国在对外(至少经济)政策上日趋丧失独立自主,国家主权、民族利益、大众福祉持续受到损害。美国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刁难、敲打、讹诈中国,在反倾销与反补贴、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劳工标准、市场开放等多个方面,中国都显得被动。如今,美国不仅在经济领域持续向中国转移风险、转嫁危机,而且在政治、社会、文化、思想乃至军事等多方面近乎全力挤压中国,不断穿越中国的底线。如何摆脱这种严重的不对称依附,美国自身的故事值得我们反思。
美国独立建国后,曾经长期对大英帝国经济依赖直至全方位依附。不少美国开国元勋依照比较优势原则,设计美国的发展方向,即一个以自耕农为主体的农业国家。实际上,就是依旧立足于殖民地时期美洲大陆与英格兰之间的分工,出口烟草与棉花等农作物、木材与矿石等自然资源、鲸油与鳕鱼等海产品,完全进口英国的工业品,抑制了美国工业的发展。那时,南方农场主除了棉花种植与生产外,其他一切增值服务近乎都由英国人垄断,南方所需的中高端制造品近乎完全由农场主在伦敦的代理人办理,由此导致了英国“棉花金融”的发展,并将美国南方纳入并绑定于英镑体系,游离于美国正努力营造的美元体系。种植园、棉花、奴隶、英镑体系带来美国经济史无前例的繁荣,但这种依附繁荣与美国越来越多社会精英和大众的“独立工业国”理想渐行渐远。
美国秉持国家主义的政治家们曾试图将南方从英国的依附地位中解救出来,但与英国的紧密利益驱使南方利益集团根本不顾国家主权与利益。为实现国家理想,美国主流精英只能诉诸武力,以牺牲6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67亿美元的代价,废除了奴隶制,最终摆脱了对英国经济依附。由此看,美国的工业化与国家崛起真正肇始是南北战争。
透视今日之中国,与当初之美国有惊人相似,不同在于美国是南北问题,而中国是东西问题。长期外向经济使中国东部沿海被纳入既广且深又牢的美元体系,由此产生了维系这种体系的利益集团。毫无疑问,自由经济及对美依附,令中国经济实现了史无前例的繁荣,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受到严重侵蚀,固化在国际分工“微笑曲线”的低端,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近乎成为镜花水月,弊端的集中持续呈现,地区发展失衡加速,两极分化与社会分裂加剧,摆脱对美的经济依附越来越成为中国国家战略最紧迫课题。讲美国南北战争的历史不是鼓励国内革命,而是希望提醒决策者,中国应以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设置自己的国家战略,在具体的决策上要切割利益集团,防止误导中美关系的走向,否则中国难以摆脱现在的困境;同时要强调人民币主权,努力打破美元体系。
2012年5月8日《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