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俄纪念卫国战争红场阅兵72周年 莫斯科红场今举行阅兵式
俄罗斯红场阅兵式
俄纪念卫国战争红场阅兵60周年(资料图)
俄罗斯时代的红场阅兵
原标题:莫斯科纪念红场阅兵72周年
新华社莫斯科11月7日电 (记者曹妍)莫斯科红场7日举行阅兵式,纪念在1941年卫国战争最艰难阶段举行的红场阅兵72周年。一些身着二战时期苏军制服的俄军士兵参加了阅兵式,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1941年的莫斯科。
在阅兵仪式开始之前,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莫斯科市杜马议员、莫斯科市政府成员、二战老兵、神职人员和青年组织代表等,共同向位于克里姆林宫墙外的无名烈士墓敬献花圈。
阅兵式从当地时间上午10时开始。索比亚宁首先发表讲话,他回顾了1941年红场阅兵的历史,并对二战老兵为国家和人民所作的贡献表示感谢。
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被希特勒军队围困。苏联士兵参加完红场大阅兵后,直接开赴几十公里外的莫斯科郊外与侵略者作战。
总统骑兵团、三军仪仗队、来自俄军事俱乐部和武器装备学校的青少年代表等参加了阅兵式。据莫斯科市政府新闻服务部门早前公布的消息,共有约6000人参加阅兵式,28名二战老兵受邀观看阅兵式。
(来源:解放军报)
红场阅兵记录苏联/俄罗斯兴衰
时间:2010-05-07 09:40 来源: 新华网综合
自18世纪成熟阅兵式诞生以来,只有苏联及苏式阅兵的举行者们完全继承了这种国家典礼本来蕴含的意义。苏联存在的70多年历史中,阅兵次数达190多次。现代阅兵式最突出的意义在于通过展示强大的武力,使得人民接受一次爱国主义洗礼,并向外界宣示本国国防力量的强大。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苏联红场大阅兵无疑是世界之最。全文》》
俄罗斯时代的红场阅兵。
人们在阅兵式上最先感触到的是徒步方阵严整划一的行军和威武有力的正步。这种源于旧普鲁士陆军的操演步伐,因士兵在行进时颇似一只走路的公鹅而被戏称为“鹅步”。从诞生之日起,正步训练就被视为体现军纪和操练是否严格的标准之一。大约是在19世纪下半叶的军事改革中,沙俄吸收了普鲁士正步训练的做法,建立了自己的正步训练体系。后来,推翻旧政权的苏维埃红军,又对沙俄时代的正步进行了改良。看到整齐的士兵方阵踢着正步,伴着《牢不可破的联盟》的旋律浩荡前行,人们自然而然地会产生敬畏之情。
列宁时代?苏维埃红军初露风采
1918年11月7日庆祝红军的初战胜利和十月革命1周年阅兵式。苏俄首次举行阅兵,11月7日当天,阅兵在莫斯科霍登地区举行,有步兵师、骑兵师、特种分队装甲车及3架飞机参加。列宁和托洛斯基检阅了刚刚成立的苏维埃红军部队。
1923年5月1日庆祝5?1国际劳动节阅兵式。苏联首次在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也是苏联首次5?1国际劳动节阅兵,二战后苏联确立了5月9日卫国战争胜利日并决定把阅兵的日期由原5?1国际劳动节改为卫国战争胜利日。5?1国际劳动节转为进行大型游行庆祝活动。
斯大林时代?走过红场上战场
1941年11月7日,德军已兵临城下,苏联依然举行红场阅兵。
1941年5月1日庆祝5?1国际劳动节阅兵式。苏联在卫国战争之前的最后一次阅兵,在此次阅兵后的6月22日纳粹德国实施了巴巴罗萨作战计划即对苏作战,苏联卫国战争全面爆发。
1941年11月7日十月革命24周年阅兵式。当时德军已经到达莫斯科附近,但斯大林决定如常举行阅兵并在阅兵式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受阅部队接受完检阅后随即开赴前线作战。
1945年阅兵中,士兵将纳粹德国军旗抛在列宁墓前。
在阅兵方阵前往红场的路上,不少的士兵满脸灰尘、衣着邋遢,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阅兵现场也是比较混乱,由于各种原因分列式的徒步方阵也极不整齐。但在众多史学家眼里,这却是苏联军民创造的“一个冬天里的的奇迹”。曾有位苏联史学家讲到:“很显然,德军已兵临莫斯科城下,可莫斯科依然镇定自若,甚至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十月革命阅兵,这无疑是莫斯科充满勇敢与智慧的表现。”这次大阅兵极大地鼓舞了苏联军民的士气。
1945年6月24日,红场又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仪式上,受阅部队的最前方是苏联军人攻入柏林后插在德意志帝国大厦上的那面红旗。而苏联士兵也将200多面纳粹德国的军旗抛在了列宁墓前。战后苏联的第一个阅兵式,其目的是向西方展示力量,显示苏联有实力保卫自己的利益,警告西方不要轻举妄动。
赫鲁晓夫时代?邀请外国政要观礼
1962年,战略火箭军在红场阅兵式上展示弹道导弹。
195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40周年阅兵式。第一次邀请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人来莫斯科观礼。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在列宁墓上检阅了部队。
勃列日涅夫时代?盛大阅兵被缩短
勃列日涅夫时代的红场阅兵式。
198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70周年阅兵式场景。图为参阅标兵正步就位。可以看到莫斯科古姆国营百货公司前十月革命节时的常见装饰――巨大的列宁头像标志。196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50周年阅兵式。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在列宁墓上检阅了部队。
1982年11月7日十月革命65周年阅兵式。勃列日涅夫去世前最后一次纪念十月革命阅兵,勃列日涅夫因为在阅兵现场受了几个小时冻,参加完此次阅兵几天后就因病去世了。此后苏联红场阅兵和之后的游行庆祝活动时间被缩短。
戈尔巴乔夫时代?苏联最后的阅兵
苏联时代的最后一次阅兵。
1990年5月9日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45周年阅兵式。苏联解体前最后一次胜利日阅兵。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列宁墓上检阅了部队。值得一提的是,在重装备分列式时,还有数百台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坦克、装甲车、炮车等旧式装备率先列队快速通过列宁墓检阅台。
1990年11月7日十月革命73周年阅兵式。苏联解体前最后一次纪念十月革命阅兵。苏共中央总书记(此时称为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列宁墓上发表演讲并检阅了部队。苏联政府在克服反对派的重重干扰与阻挠后才勉强举办了当天的红场阅兵。
1991年5月9日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46周年阅兵式。苏联政府允许反对派在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日当天到红场示威游行。那一天,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面对反对派震耳欲聋的抗议口号和巨幅的抗议标语,被迫走下列宁墓,返回了克里姆林宫。而原计划随后举行的红场阅兵也被迫取消。
叶利钦时代?阅兵被迫改地点
1995年5月9日俄罗斯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阅兵式。各国元首参加,一天内分别在莫斯科红场和莫斯科俯首山胜利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卫国战争老兵纪念阅兵式和俄罗斯武装力量军事阅兵式。。
在卫国战争老兵纪念阅兵式上,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在列宁墓检阅台上发表演讲并检阅老兵部队,这是俄罗斯领导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列宁墓上检阅部队,此后的红场阅兵都是在列宁墓前搭建领导人临时检阅台,并在临时检阅台检阅部队。前来观礼的各国元首则在列宁墓旁的观众席前观看了阅兵。
在随后举行的莫斯科俯首山胜利广场武装力量军事阅兵式上,阅兵部队方阵依旧是苏联时期的规模,一个方阵每排20人,共10排,两个方阵组成一个队列,全部总共18个队列。这种形式的方阵在以后的红场阅兵中被缩小,直到2009年红场阅兵才被恢复。此次重装备阅兵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大的,规模甚至超过了2009年的红场重装备阅兵。
迫于西方压力,庆祝活动和老战士徒步阅兵在红场进行,而武装阅兵则在莫斯科胜利广场(俯首山)进行。这是俄罗斯武装力量成立以来在莫斯科举行的首次武装阅兵,也是在胜利广场举行的首次阅兵。
普京时代——俄罗斯欲重振雄风
1941年红场阅兵的参加者们和二战老兵们参加2005年红场阅兵仪式。
2005年5月9日,俄罗斯纪念苏联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阅兵式。各国元首参加,在莫斯科红场举办了隆重的卫国战争老兵和现代俄罗斯军人参加的阅兵式。这是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以来最大型的纪念阅兵,花费也较往年高。不过俄罗斯武装力量的重装备并没有借此机会亮相。
2005年的红场阅兵式分历史和现代两部分。历史部分包括卫国战争期间60支著名兵团、部队旗帜的旗帜方队,之后是步兵、坦克装甲兵、海军、骑兵方队。随后,2600名老兵乘坐军用卡车从检阅台前通过,这些当年在战场浴血杀敌的英雄如今已经到了垂暮之年,白发苍苍,满脸皱纹,再也无法像年轻时踢出标准的正步,但依然能做出最标准的军礼,依然可以看到当年的飒爽英姿。不少莫斯科市民眼含热泪,向这些老兵致敬。阅兵式现代部分的检阅则由俄联邦武装力量诸兵种合成学院学员方队组成。
2005年11月7日,俄罗斯纪念苏联1941年11月7日红场阅兵举行64周年阅兵式。这是俄罗斯首次在11月7日举行红场阅兵式,只不过纪念的主题已经由苏联时期的“十月革命节”换成了纪念“军人荣誉日”和纪念二战中的红场阅兵。
梅德韦杰夫时代——恢复重装备检阅
2009年红场阅兵式上的“白杨”洲际弹道导弹。
2009年红场阅兵式上的T-90坦克。
2008年5月9日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俄罗斯首次在莫斯科红场举办有重型装备参阅的阅兵式,恢复了苏联时期胜利日红场阅兵的军用武器重装备检阅。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在列宁墓前的临时检阅台上发表演讲并检阅了部队。
在数十个军人徒步方队正步走过列宁墓前的检阅台之后100多台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防空车、火箭炮、飞弹等重装备列队快速通过红场,之后还进行了空军30多架战机的检阅。参加2008年阅兵式的部队达到6000人,俄罗斯国防部为所有参加阅兵式的军人准备了新式军服。
2009年5月9日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俄罗斯依照惯例在红场举行规模宏大的阅兵式。所展示的装备包括了俄军现役装备中的先进兵器,如长达20多米的“白杨”洲际弹道导弹,图-160战略轰炸机、图-95战略轰炸机、世界最大的安-124运输机,“伊斯坎德尔”短程战术导弹、S-300地空导弹,“山毛榉”和“道尔M2”防空导弹,T-90主战坦克。
数目庞大的三军士兵按照精心设计的严整方阵,迈着整齐威武的正步从广场走过,每人都高昂着头颅,动作非常标准。当密密麻麻的士兵喊出震耳欲聋的口号,当铁甲洪流从广场缓缓驶过,当最先进的战机以遮天蔽日之势从上空呼啸而过时,那种磅礴的威严阵势简直让人透不过气来。
如今的红场阅兵向苏联标准看齐,反映了俄领导人希望重振国威、恢复昔日实力与荣耀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