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乌克兰的愤怒之源
向东、向西,并不是乌克兰持续对抗的根本分歧点,真正的愤怒,来自底层百姓对高层腐败的不满
本刊记者/ 张君荣
当地时间12月15日,乌克兰已是深冬。首都基辅市中央的独立广场上,抗议活动已经持续23天。人们裹着羽绒服,抗议总统亚努科维奇突然拒绝签署一份加入欧盟的准会员国协定。
在独立广场上站立了的70年的列宁雕像,已经在一周前被推倒了。这一天,站在独立广场上的人群达到1.5万。从临时搭起的演讲台望下去,下面的人群挤得密不透风但井然有序,防寒帽星星点点,各色旗帜在人们头顶飘扬。起因是,乌克兰总理阿扎罗夫11月22日在基辅说,乌克兰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是目前情况下唯一可行的决定。民众遂在广场上发起了一系列声援欧盟的示威活动。
远处,有人把一个盘着乌克兰传统乡村女教师辫子的女性头像,贴到了临时搭建的支持物上——她是季莫申科,在9年前,正是她和另一位叫尤先科的人,一起领导推翻了亚努科维奇还没坐稳的总统位置。重新选举后,她和尤先科分别成为总理和总统。由于选举中所使用的橙色标识,那次抗议被叫做“橙色革命”。
此次持续近一个月的抗议,一度达到25万人,是“橙色革命”后9年以来规模最大的民众抗议。
表面上东(俄)西(欧)方的竞争
美国参议员麦凯恩和墨菲也在示威的人群中,他们没戴帽子,甚至没穿羽绒服,敞开西装,站到演讲台。
“乌克兰会让欧洲更好,欧洲也会给乌克兰带来更多利益。”麦凯恩站在麦克风前,让人想起2008年他与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的架势。
“我们来了,来支持你们的正义事业。乌克兰要自由独立地决定自己的命运,这是乌克兰的权力。欧洲就是你们寻求的未来。”
而在独立广场密密麻麻的抗议人群之外,也有一些支持亚努科维奇的乌克兰游行队伍。相当一部分乌克兰人认为,俄罗斯为乌克兰商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乌克兰商品到了西欧市场,还不如卖到俄罗斯更有竞争力。
“签署欧盟准会员国协定,就是要(同欧盟)建立自贸区,但我们的很多产品在欧盟市场上还不具有竞争力。而当欧盟的产品进入我们国家时,乌克兰本国还没有来得及进行产业现代化的企业,就会倒闭。”一位支持亚努科维奇的上了年纪的妇女如是说。
而在早前,俄罗斯总理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就与乌克兰总理尼古拉·阿扎罗夫召开联合新闻发布会表示,在与欧盟签署准成员国协定情况下,乌克兰加入关税同盟的机会将为零。
带有冷战思维的观点,通常简单地将乌克兰看成是夹在俄罗斯和欧盟之间的可怜国家。一个显而易见的佐证就是,俄罗斯对乌克兰“入欧”施展明显的“胡萝卜加大棒”政策。“甚至有人说,乌克兰意识形态长期分裂为两派:受西方影响的西乌克兰派和受俄罗斯影响的南乌克兰派。”伊琳娜·柯美尔科总结说。柯美尔科是美国某基金会成员,为乌克兰议会提供技术援助,今年夏季刚刚去过乌克兰。
俄、欧之间的关系,就像运动会上的两名对手一样,要在乌克兰的地盘拼出输赢。
事实上,更多人认为,总统亚努科维奇放弃签约,看起来直接原因确实是普京表示要对严重依赖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乌克兰进行制裁。
但是,亚努科维奇心里想的并不是乌克兰的利益,而是他自己家族的利益。
“亚努科维奇突然改变主意(不同欧盟签约),因为他知道,一旦基辅加入与欧盟的协议,俄罗斯就会改变与乌克兰的贸易方式。那意味着,亚努科维奇本人会面临从社会到经济层面的全面灾难。”《俄罗斯全球事务》杂志主编费奥多·卢科亚诺夫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经济转轨的代价
无论是台上那些站在麦凯恩和墨菲身后的乌克兰反对派,还是季莫申科、尤先科,以及他们共同反对的总统亚努科维奇,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是苏联解体后,乌克兰22年转型过程中暴富起来的寡头。
1990年代初苏联解体,俄罗斯在“开放”市场之时,是希望首先拥抱自己的“内部市场”,同时也试图慢慢提高自身竞争力。东邻乌克兰,无疑是苏联经济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功模块。试图支持独联体地区一体化的人,希望恢复苏联时期的生产链条。
区域抱团可能会失败,但包括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内的刚刚解体了的多数独联体国家,都愿意冒这个险。在这种背景下,乌克兰由于向市场经济方向的改革,但先经历了八年的经济衰退。
但休克期过去之后,作为世界上重要钢铁、能源市场之一、世界上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乌克兰经济在与能源发达的俄罗斯抱团取暖中,获得飞速发展。到2004年,乌克兰的GDP增长速度已经高达5%。
同俄罗斯一样,乌克兰的寡头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休克疗法让国家在一夜之间,就从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变成资本主义模式。为了求发展,政府将制造业、能源业、农业等国有资产,折算成债券或股权分给国民,那些与政府走得近的、精明商人们,与政府合伙,设法使人们手中的资产贬值,对国家资产进行收购、聚拢。
虽然季莫申科把自己打扮成乡村女教师的模样,但实际上,在参与政治前,她是乌克兰私有化过程中最成功、也极受争议的女企业家,也是乌克兰最富裕的人士之一。
根据《卫报》报道,季莫申科曾表示,她于1990年至1998年间获得大量财富。彼时正好是乌克兰的私有化时期,一段被历史学家称为“腐败与管理不善”的时期。
在2004年那次最终引发“橙色革命”的大选中,季莫申科、尤先科、亚努科维奇三人成为最热门的候选人。作为寡头,他们参政是乌克兰在经济转型时期难以避免的政治进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寡头参政、权钱结合并汇聚到少数人手中,也是转轨中的乌克兰所付出的代价。
“迄今为止,欧元改革大大牵扯到政治和外交。但千万别忘了,乌克兰政府高层腐败才导致了当前局面。”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安德斯·艾斯伦德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不论开放市场还是坚守保守主义,争论者们忽略了寡头政治的真正恶果:就是当国家资源垄断在少数几个寡头手中时,本身就是对普通人的掠夺。如伊琳娜·柯美尔科所言,“任何从国外进入乌克兰的资金,都被政府官员的家族甚至势力集团放进自己腰包,没有一分钱会花在为老百姓谋福利、发展上。不管老百姓怎样拼命工作,只要你不属于那些权势家族,就无法改变命运。”她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说,“当前的乌克兰局势,是乌克兰问题长期积累的一次爆发。
又一场寡头利益之争
“乌克兰政治和经济,由不同的寡头利益集团所操纵。这是一直存在的,唯一的变化只是当下具体由谁掌权而已。像这种同欧盟的协议,是代表乌克兰整个国家利益的协定。如果与乌克兰打交道时间久了,就会知道,在乌克兰的政治文化中,所谓这样的计划根本就从来不存在。”《俄罗斯全球事务》杂志主编费奥多·卢科亚诺夫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俄罗斯真理报》12月7日的头条更是:《第一副总理谢尔盖·阿尔布佐夫:乌克兰需要100亿(美元),欧盟却只准备了6100万(欧元)(约合0.8亿美元)》。
当前,乌克兰政府财政预算赤字占GDP的6%,高达110亿美元。但是,“这些钱是由亚努科维奇家族控制的,他的家族从国家财政中盗取了巨款。因为众所周知的腐败问题,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欧盟都拒绝援助乌克兰政府。”艾斯伦德说。
乌克兰独立媒体曾报道:国家税务管理局和和国家海关委员会,每年通过挪用、行贿受贿将数十亿美元国家财产装进自己腰包;包括2012年欧洲杯足球赛在内的大型基建项目没有公开竞标,亚努科维奇等将工程承包给自己家族,并支付高价;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每年挪走一半本该低价卖给平民的天然气,再以近8倍的高价卖给工厂。
乌克兰寡头虽多,但亚努科维奇2010年重新掌权后,迅速聚拢权力和财富,并清除异己,渐渐只留下自己的家族掌权。“过去3年,仅仅这3种形式的挪用国家公款和贪污腐败,就可能让亚努科维奇家族收获80亿~100亿美元。”艾斯伦德总结说。
到2013年12月,这个数字缩减为2人。政府,特别是经济方面,被亚努科维奇40岁长子Oleksandr的一群年轻的寡头朋友所掌控。
卢科亚诺夫认为,在乌克兰的执行者们看来,任何协议都只是为了中饱私囊而不停讨价还价的一个步骤而已,最终也不过是将内部争斗转化成公开的吵架。
“如今,那些寡头们被排挤得痛不欲生,(借这次机会公开站出来,)把亚努科维奇视作是最大威胁,这使他们绝大多数都成为支持欧盟准会员国协定。”艾斯伦德认为,他们实际是为了自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