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 殷新宇】4月10日,一架由莫斯科飞往上海的航班,204名乘客竟然有60例确诊;在中俄边境小城绥芬河,大批从俄罗斯来的中国人通过这里入境,截至14日24时,累计输入确诊病例334例。
在很短时间内成为中国境外输入病例主要来源地后,俄罗斯疫情被置于聚光灯下。此前,中国多数民众对这个邻国疫情的印象还停留在那些“硬核”防控画面上。如今的莫斯科,市民们已经能看到这样的画面:有的医院门前,运送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护车排起长龙。
据俄防疫指挥部16日公布,过去24小时,俄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448例,累计确诊27938例,累计死亡232例。俄罗斯疫情为何突然严峻?他们在与病毒进行着怎样的斗争?
3月25日是一个重要节点
回看俄罗斯疫情发展,3月25日是一个重要节点。
这天下午,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流行以来,俄罗斯总统普京第一次通过电视直播面向全国人民讲话。“由于早前采取的措施,我们从整体上成功遏制住了新冠病毒的大规模迅速传播。”他同时表示,在周边国家都陷于疫情的情况下,不可能完全阻止新冠病毒渗透进入俄罗斯。他宣布,从3月28日开始,全国进入带薪非工作状态,民众居家自我隔离。
截至3月25日,俄罗斯累计确诊病例仅658人。这与1月下旬俄接连推出举措有关。1月27日,俄政府成立疫情防控指挥部(到今天已约80天)。1月31日,俄方暂时关闭所有中俄边境口岸。从2月20日起,俄方临时禁止持工作、私人访问、学习和旅游签证的中国公民入境。
然而,比之俄罗斯政府所推出的严格措施,初期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时,一些普通民众的心态却比较放松甚至懈怠,让俄罗斯防疫呈现出“上紧下松”的状况。
3月11日世卫组织宣布疫情进入“全球大流行”阶段,3月13日意大利日增病例超过5000人。当时《环球时报》记者看到,莫斯科依然与往常无异:上下班时段的公交、地铁里人流如潮;公园里的儿童乐园,孩子们挤在一处玩滑梯,大人们聚在一起聊天;去超市、药店的人鲜有戴口罩的。
而在莫斯科生活的中国人仍纠结于“出门要不要戴口罩”。不戴觉得不安全,戴了又怕招来当地人异样的目光。在不少俄罗斯人的观念里,只有医生和病人才需要戴口罩。
《环球时报》记者观察到,在疫情早期,俄一些民众认识上存在误区。接受记者采访时,有的人说新冠病毒并不可怕,“喝点伏特加都能预防”。一些人表示,老年人和有慢性病的人才需注意,青壮年和儿童不必太在意。当莫斯科首例确诊病例出院时,这名从意大利回来的年轻人对着镜头侃侃而谈:“只是感冒、咳嗽而已,没啥特别的。”
防控措施逐步升级
作为俄罗斯疫情最严重的地区,莫斯科市在3月中下旬陆续推出一系列限制性措施:中小学和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停课;市内主要博物馆及展览馆暂停对外开放;暂时禁止举办任何规模的文化、体育、展览、娱乐等露天活动,禁止举办规模超过50人的室内活动;所有电影院、夜总会、儿童游艺中心和娱乐中心暂停营业。
从3月30日起,莫斯科开始实施所有居民均在家自我隔离的规定。这一规定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除了寻求紧急医疗救护或者必须去上班,还有去最近的商店或药店购物买药,去倒垃圾以及离家100米内遛狗这几类情况,一概不能出门,违者将被罚款。
尽管如此,仍有人无视禁令。多家俄购物网站的数据显示,莫斯科野餐用具销量同比增长好几倍。电视台记者拍到在公园露天烧烤的市民。隔离令实施一周后,《环球时报》记者所在小区仍有人骑着山地自行车出门锻炼。
从4月9日开始,莫斯科每天新增病例上千人。4月12日,世卫组织驻俄罗斯代表武伊诺维奇在俄罗斯电视一台上说:“不幸的是,天气很好,让人放松,大家觉得数字不是那么高,‘这与我无关’。这就是过去10天发生的一切后果。”她还表示,“路上行人和汽车增多表明人们在交往,在聚会,也许还是在封闭空间内。”
4月13日,莫斯科监察总局局长丹奇科夫在一档电视节目中提到,一个周末,莫斯科警察就对违反隔离规定的人开出约5000张罚单,因为他们有“散步、烤羊肉串和其他不当行为”。
一天之后,丹奇科夫又透露一组数据:莫斯科有213人违反居家治疗的隔离规定,被要求强制住院。按照俄政府规定,轻症患者可在家接受新冠肺炎治疗。目前莫斯科有7000名这样的病人处于医学观察中。此类患者如果违反规定外出,后果不堪设想。
4月15日,莫斯科市再度升级限制人员流动的措施,居民乘坐交通工具出行必须申请电子通行证。同时,关闭大部分企业,仅保留国防、关键部门和保障生活的企业。
俄传染病专家认为,俄罗斯的疫情高峰预计将在6月至7月到来。据俄媒16日报道,普京责令政府5月15日前做出所有相关决定,包括修改联邦法规,确保简化研究和注册药物的程序等。他还宣布推迟原定于5月9日举行的卫国战争胜利日庆祝活动。
外来输入压力巨大
外来输入也让俄政府防控备感压力。自疫情开始特别是在欧洲暴发后,大批海外俄罗斯人回国避险。3月5日,莫斯科市长索比亚宁签署有关提高戒备状态的命令,要求从亚欧多国回国的公民自我隔离14天。此外,其他所有出现病例的国家均被列入“危险名单”,访问过这些国家的人必须在卫生部门登记。
随着欧美疫情加剧,3月17日,俄外交部建议海外公民返国。俄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局长兼首席公共卫生医师波波娃发布命令,责成俄各地州长组织所有从境外回来的公民进行14天隔离。《环球时报》记者注意到,在社交媒体上,一些回国的俄罗斯公民表达了疑虑,他们说,出机场后可以打车甚至乘公共交通工具回家,路途上有造成病毒传播的可能。
根据俄外交部的数据,3月20日至27日,有超过13万俄公民回国。为减轻入境压力,俄政府从27日起暂停所有国际航班,只执飞撤侨、货运、邮政、救护和人道主义航班。3月31日之后,进一步减少出境航班数量。
4月4日,俄副总理戈利科娃介绍说,俄境内的输入病例来自73个国家,共输入808例确诊病例,另有2854例为接触后感染。当时俄累计确诊4731例。由此可简单做出推断,俄大部分确诊病例与境外输入有关。据俄科学院院士楚恰林日前披露,俄“零号病人”也是输入病例,是一名从米兰回国的中年男子。
俄罗斯病毒感染预防和治疗科学信息中心主任格维库洛夫认为,如何处理好滞留境外的俄公民回国问题,将对境内疫情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他表示:“还有成千上万人在等待回国航班。他们将需要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医院停留14天,这对卫生保健系统来说也是个负担。”俄外长拉夫罗夫15日接受《生意人报》采访时估计,目前等待回国的名单上还有约3.5万到3.6万人。俄政府优先考虑在2020年1月1日后到达当前所在国的人。
月底将有10万张床位
平时莫斯科救护车就出勤多,疫情暴发后更是频繁。这两天,《环球时报》记者从自家窗边向下望,不时看到疾驰而过的救护车。“莫斯科整个卫生系统完全动员起来了。目前,工作已达自己的极限。”莫斯科市副市长拉科娃如是说。
据拉科娃介绍,莫斯科市内共有25家医疗机构接待新冠病毒感染病人,最初计划设置大约2万张床位接待患者,现在则打算大幅增加。最近两周,仅市内卫生系统,就将增加7000到1万张抗击新冠病毒的床位。
此外,俄卫生部长穆拉什科在接受俄媒采访时说,当局已对全俄医院病床进行重新分配,到4月底,将有10万张床位用来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但不好的消息是,据俄首席公共卫生医师波波娃介绍,俄罗斯出现疫情的地区中,55%的集中暴发点在医疗机构。“我们已经展开积极工作,以防止阻碍医疗机构的工作,并保障安全。”
吃紧的不止医院床位。4月13日,普京召开俄卫生流行病局势会议时说:“将储备的医务人员防护装备、呼吸机、药物和医疗队,派往此时更需要的地区和医疗机构。”他同时提出,在莫斯科等一系列地区,救护人员、医院工作人员最近工作极端紧张,压力极大,应组建后备医疗队,有必要动员所有医疗机构、各医学院和学校的人才潜力。他还说,如果需要,可以动用军队医生。
新冠疫情也是对一国医学科研能力的考验。俄罗斯已做到可以生产检测试剂并保障国内需求。4月14日,波波娃在接受俄电视一台采访时说,就新冠病毒检测的绝对数量和人口比例而言,俄罗斯是领先的国家之一。过去一个月,日检测量已从2000次增至现在的9万次。她透露,随着检测数量增加,发现了大量无症状感染者,例如莫斯科州一天检测出的无症状感染者占52%。
俄罗斯有7家中心正在研制新冠疫苗。穆拉什科表示:“这是唯一100%有效的预防方法,预计不久后将进入临床试验。”
最大限度保留就业
这场疫情让俄罗斯人的生活发生巨大改变。在莫斯科市,目前约300万人在岗工作,约200万人改为远程工作。俄罗斯中介网站“Work.ru”的数据显示,实行隔离措施后,完全切换到居家远程工作状态的俄罗斯人增长了约5倍。1/3的人承认,在家里很难集中注意力,因此工作效率下降。
新冠肺炎给俄罗斯几乎各个方面都带来影响。普京4月14日在欧亚经济委员会最高理事会会议上表示,疫情对企业冲击巨大,俄罗斯4月份零售业销售额预计下降超过35%。为减少疫情负面影响,俄政府划拨资金总额将达到GDP的1.2%。
据俄《消息报》报道,一项对350多家俄罗斯公司的调查显示,在接下来的6个月,有27%的公司计划降低员工工资,37%的公司考虑裁员。俄罗斯工商会主席卡特林认为,在不久的将来失业肯定会增加。受威胁最大的是服务、餐饮、体育、展览和旅游等行业,“可能有数百万人没有工作”。
“对企业唯一且必须的要求,是最大限度地保留就业。不得低于4月1日时编内员工人数的90%。”4月15日,普京与俄政府成员举行视频会议时强调。他提议将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加入扶持项目,由国家直接为其无偿提供财政援助。企业可以将这些资金用于解决最紧迫的困难,比如支付工资。
艰难时刻,俄罗斯人民展现出他们的善良和坚强。俄罗斯“矢量”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科学中心主任马克修托夫表示,全国各地报名参加疫苗临床试验志愿者的人数远远多于需求。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所做的最新民调显示,疫情下,61%的俄罗斯人愿意为他人提供免费帮助,尤其是帮助那些遭遇困难的独居者和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