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自媒体号

《长安三万里》描绘的大唐,为何是一部盛世警言?

2023-07-19 11:47:22  来源: 文化纵横   作者:沙烨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看好的作品如饮美酒,必然是层次丰富,每次品尝又有不同风味。《长安三万里》是部能流传下去的史诗片,我看了几遍,每次都能看出新的感受,这里说下体会。

  影片给人最直接的印象当然是大唐群星像,李白高适杜甫,酒中醉八仙,裴将军吴道子张旭。长安三万里让大唐活了,让唐诗活了。中国人血液里浸淫的唐诗被激活了。

  影片从李白高适情谊入手讲了个极好的故事。编剧独辟蹊径,以历史上李高杜的交往为背景,从高适入手,展开了大唐从开元到安史之乱这几十年的画卷。有朋友妙评这设计就如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以令人意想不到之处打开卢浮宝藏。影片双主角结构,战场和回忆两条叙事线交织,刻画李白高适这两个有相同志向和不同性格的诗人的一生友谊。两人年少一见倾心,同样有大鹏之志,却因不同人生态度而屡屡分离。得不到的爱情令人伤感,无法圆满的友谊也是。影片有些片段是极其触动人心的:“这首诗,我二十年前,就是照着你的模样写的,高适!”

  故事之外是对中国文化母题的思考。影片刻画了李白的痛苦和高适的坚守。李白挣扎于道家的出世和儒家的入世间,既要如大鹏一般逍遥游,又要如管仲晏子登天子堂,两者难兼只能酒中仙。高适坚毅木讷,自小修齐治平,穷困不自弃,功成不自居,一生对得起忠恕二字,可谓儒家完人。影片中高适这样严谨的儒生,杀个盗贼都要背一句大唐律令,谈到修仙要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却从李白身上学到了道家的变幻之道。高适最终儒家为主道家为辅,泸水关一役拯救大唐于危难。当年暮的高适身披铠甲,在拂晓的阳光下如天神降临,手持银枪喊道:“来,为了长安!”,此景令人泪目。大唐三万里的男一号粗看是李白,其实应是高适。电影以高适视角讲人生坚守,讲大唐盛衰,讲诗文流传,这是妥妥的历史正剧啊!

  影片描绘的大唐也是一部盛世警言。唐玄宗从开元到天宝,从励精图治到沉溺享乐。李白高适纵有凌云之志却报国无门。高适在岐王府杂耍卖艺,李白千金散去扬州买醉。裴将军剑法卓群只能夜舞,裴十二诗剑双绝却可怜女子身。李白被招入长安后在胡姬酒肆那一幕更是盛世中的悲凉,纸醉金迷灯火耀目下,一群文人只能以歌舞为乐,以饮酒逃避。再到将进酒那句,只有饮者留其名,这是何等的心酸和无奈。高适是这一切的清醒的旁观者。他每次和李白的分离都缘于此。他并非不知道唐玄宗昏庸任用佞臣如李林甫,但身为儒家他信奉忠君报国,知其不可而为之。

  在认可甚至推崇儒家之上,编剧还有更为广袤的视野,那就是诗文流传,精神永在。不管朝代兴亡,诗是永远在的。虽然高适官至封侯,李白的诗却流传千古。在贯穿影片的那本河岳英灵集中,高适的书童最爱的还是李白的诗。中国这些代代流传的文化,让我们之所以为中国。“只要那些黄鹤楼的诗在,黄鹤楼就会在。”“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在物质之上,更加永垂不朽的是精神。长安三万里是写给中国文化的一份情书,而这部作品本身也将能成为文化流传的一部份。

  从现实上,这部影片也打开了一个新的类型片市场。过去没人会想到做这样的历史正剧能够票房大卖,也没人能成功过。之前电影《孔子》票房惨淡。这部以后应该会有更多人愿意从我们历史文化里吸取养分,做出更多的好片,让我们心中的长安永存。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