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日报》发布的一篇报道引发媒体业内人士关注——《进驻园区仅3个月就接“腾退令”企业权益谁来保障?》,报道本身并不复杂,说的是朝阳区高碑店附近的一个产业园区突然“被腾退”,园区里的中小企业措手不及,造成不小的损失。
如果放在十几年前,类似的报道随时可见。在那个都市报红火的时代,很多年轻记者就是从这样的“热线新闻”中开始自己的第一篇新闻采写工作。十几年后的今天,这篇报道引发业内关注,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家已经很久没有再见到这类的监督报道了。
是类似的事情少了吗?非也。前不久笔者给儿子报的篮球培训班就不得不改换训练场地,原因是位于十里河的原训练场地所在的整个园区被定义为“违章建筑”而被腾退,这个园区里除了篮球馆,还有健身房、体能馆、羽毛球馆等多个体育产业项目,这些项目早就签了长期合同在这里经营。其中篮球馆的经营方刚刚在去年底接手了前面一家篮球培训机构的所有债权债务和训练的孩子,他们看中的就是场馆未来的运营空间。谁曾想才几个月的时间,正式的场馆运营还没有开始,就被强行腾退了。刚刚投入装修场馆的费用全都打了水漂。
当时,园区里的几家体育机构曾试图联合起来发声,但北京的纸媒没有任何动作,最后的结果是,包括篮球馆在内的体育机构遭遇一群黑衣人深夜闯入强拆。
舆论监督的记者被称为“扒粪记者”,在新闻行业里有一句话:扒粪的人越多,环境越干净。
2008年前后,北京的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最多的时候有近十家都市报,类似这种腾退纠纷和黑衣人强拆的情况,去现场的记者都不一定比黑衣人少。而后的十几年,媒体不断整合、融合,类似的报道基本绝迹。
从新闻业务上来说,这篇报道难称完美,但能发出来已很难得。《北京日报》作为北京媒体的龙头,今天刊发这样的报道,直面问题,为民发声,值得点赞。
《北京日报》的这个民生调查专栏,2002年荣获中国新闻奖新闻专栏一等奖,该栏目创办于2006年3月,每周固定在《北京日报》“政府与市民”版面刊发。
该栏目记者景一鸣曾经在2023年3月13日以“与政府合力 与百姓共情——民生新闻专栏如何做好监督报道”为题,在《中国记者》上发文,探讨监督报道在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上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景一鸣认为有四个方面,第一要做建设性的监督报道,第二要搭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第三要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第四要进一步提升党媒在群众中的引导力。
景一鸣写道:“民生调查”作为党报上的民生栏目,同时担负监督职能,新闻的关注点始终是清晰明确的,即一切监督都围绕着百姓的急难愁盼。“民生调查”的报道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获得感强、满意度高。栏目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倾听民声、反映民意、解决民忧、增进民利。一方面通过建设性舆论监督,解决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困难和问题,从而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另一方面,搭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及时准确地将群众的呼声反映给党和政府,推动政府工作不断改进创新,再通过媒体报道,第一时间将治理成效反馈给群众,圆满解决了百姓反映的难题,也有力增强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政府正在关注的重点问题、热点问题、新生问题,同样应该是记者关注的监督类新闻素材。监督类报道不仅要为民发声,记者在平日的采访工作中,更要善于观察,调查采访如能契合政府重点工作,查缺补漏,更可为相关工作带来强大的助力,甚至是新的解题思路。
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针对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进行部署,包括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优化外商投资企业营商环境、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等举措。可见经济发展和企业生存环境已经是党和国家当前最关注的问题。
在这种大背景下,《北京日报》民生调查栏目刊发的朝阳区高碑店地区产业园区遭遇突然腾退的事情,就是典型的“倾听民声、反映民意、解决民忧、增进民利”,也是通过媒体报道的方式及时准确地将群众的呼声反映给党和政府,为党和政府的相关工作带来强大的助力。
正如“群众的事情无小事”的说法,此篇报道虽小,但意义巨大。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应该由党媒引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