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自媒体号

2024,会成为1929吗?

2024-01-02 14:44:12  来源: 下班来玩啊公众号   作者:下班来玩啊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两种危机形态

  传统的市场经济危机,表现为产能过剩,一方面是堆积的商品,一方面是无力购买的人群。这种过剩以每几年一次的方式周而复始地爆发。

  当危机爆发的时候,国家就会放任生产力被消灭(典型的就是倒牛奶),用西方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市场出清。过剩生产力被消灭后,经济再次走向相对平衡,重新开始下一个周期。

  凯恩斯主义以来,市场经济国家强调需求管理,消灭过剩产能的作用在减弱。

  我国在1997年后的数次危机中,都采用了凯恩斯主义的方式进行需求管理,延缓危机的爆发。

  凯恩斯主义的实质,是政府以资本总代表的身份,采取积极财政和货币政策,以未来更大的危机为代价,消耗当前过剩产能,缓解当前危机。

  举例而言。某国由于生产过剩,钢铁和水泥大量堆积卖不出去。国家不希望企业裁员,因为大规模裁员会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缓解危机,国家出台了一个政策,号召每个城市修一个公园。

  这有两个方面的好处,首先修公园需要钢铁、水泥,这样就可以消耗钢铁水泥的过剩产能,稳住重工业就业;其次修公园还需要雇佣工人,这还能带动一部分失业人口再就业,就业后这些人就有钱买买买了,这会进一步带动轻工业发展。

  这两者还能形成良性循环,因为重工业发展了会雇佣更多工人,进而消耗更多轻工业产品,轻工业发展了会购买更多设备、修建更多厂房,带动重工业发展。

  这就是凯恩斯主义。通过积极财政等手段,配合相应的货币政策,扩大需求(比如政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消耗过剩产能,延缓危机的爆发。

  当然,修建公园只是一种方式,它还可以是修建铁路、修建公路、修建机场、修建形象工程,或者修建各种烂尾和不烂尾的楼。

  我国1997年后危机的发展过程

  1995-1996年我国第一次面临过剩。1995年104种主要工业品调查中,产能利用率80%以上的只占30%,主要是能源和原材料,50-80%之间的46%,50%以下的24%。1996年工业普查,900种主要工业品,60%的企业生产利用率不到50%。产能过剩在随后几年进一步恶化。国内贸易部1997年下半年对613种主要商品统计,供不应求的1.6%,基本平衡的66.6%,供大于求的31.8%。

  我国一面淘汰落后生产力,一面采取积极财政,也就是凯恩斯主义对冲下滑。

  199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0.1%,主要靠政府拉动。

  其一,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原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调整为增长15-20%,增加投资2200亿(农林水利,铁公机,城镇居民住宅,企业技改等),仅铁路和公路投资就增加了470亿。

  其二,宽松货币政策。下调贷款和存款利率,下调准备金率,刺激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企业投资其实增加不多,因为终端消费增加小。1998年继续加大财政力度,主要依靠基建投资,即农林水利、城镇居民住宅、企业技改、环保、电网改造、城市公用事业、粮仓建库等。同时,通过房改,推进房地产投资。

  在这一时期,政府部门杠杆率快速上涨。1998年房改后居民部门杠杆率也快速上涨。这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使用凯恩斯主义方式进行需求管理,以应对产能过剩导致的经济疲软。

  如果我们把1996-1997看做第一次危机时期(潜在尚未变成现实),那么1998-2001年的刺激政策,就是为了延缓危机的第一次刺激。这次刺激的结果是政府部门和居民部门债务都有了小幅度的攀升。2002年后,我国加入WTO。外需快速恢复,并且伴随城镇化加速,我国经济进入快车道。

  2008年危机时期也是类似。

  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受到巨大冲击,在极度危急的形势下,2009年我国决定加大投资力度,鼓励企业贷款,准备实施一系列基建工程。除了灾后重建外,主要有如下方面:第一,加快保障房建设,第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第三,加快铁路公路机场建设。

  基建的钱从哪里来呢?从银行来。国家要求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加大对重点工程等项目的贷款支持。为实施上述工程,国家预计到2010年投资合计四万亿,其中保障房2800亿元,农村民生工程和基建3700亿元,铁路公路机场城乡电网共计18000亿,生态环境投资3500亿元,自主创新结构调整1600亿元,灾后重建1万亿。

  城投债从此爆发。

  第二次刺激时,债务上升最快的其实是地方政府,但是由于城投债统计在非金融企业部门之中,因此从数据看,非金融企业部门反倒是上升最快的。由于城投公司有地方政府信用兜底,金融机构乐于向其贷款。

  2009-2012年,平台债务快速增加,规模巨大。“截至2010 年末,全国地方投融资平台10.7 万亿,占GDP26.9%。”。另外,2008年后房地产价格爆炸式增长,居民买房争先恐后,居民部门杠杆率也开始快速攀升。这一次快速增长到2012年结束。

  从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凯恩斯主义的方式延缓危机,代价就是杠杆率不断攀升,债务规模不断变大。

  如果我们把1997-2007看出一个短周期,把2008-2012看成另一个短周期,那么这两个短周期不再是简单的重复,第一个短周期中,我们用凯恩斯主义的方式刺激经济,导致全社会债务规模与GDP的比值从95.5%上涨到123.4%,第二个短周期中,我们再次刺激经济,全社会债务与GDP比值在短短三年间暴涨至180.7%。

  刺激的边界和危机的展开

  在当前的中国,我们危机的爆发形式明显不同于马克思时代,也就是说危机不再以周期性的产能过剩一次次简单重复地爆发。我们的爆发形式体现为通过凯恩斯主义延缓危机,而不断导致一个个短周期相继被推迟,产能过剩的危机,最终演化为债务危机,每一个短周期都构成一个更长周期的环节。

  自由主义时期,因为垄断尚未形成,国家没有调节经济的手段和资源。垄断时期,特别是信用货币时期,短周期环环相扣形成长周期,最终以债务危机的形式爆发。

  1997年后历次危机中,虽然都强调消灭过剩产能/供给侧改革,但需求管理明显是更主要的方面。失衡-刺激-恢复-再失衡-再刺激,形成了往复的循环。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这种重复的意义在于,每一次重复的时候,债务都在不断增长。刺激是需要负债的,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居民部门在不同的危机时期,相继更替加杠杆,不断催生债务规模。债务规模越来越大,资产泡沫越来越大,最终若干次的短周期构成了一次长周期,即若干次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构成了一次总的债务危机。

  若干次的刺激之后,我国债务与GDP的比值从90年代不足100%,增长至当下的284%。

  欠债是要还钱的。明斯基将借钱(融资)分成三类:

  第一类叫做对冲性融资,借钱的人有足够的收益(比如工资或者经营利润)能够还本付息。

  第二类叫做投机性融资,债务人的收益不能覆盖本息,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借新还旧,但是整体而言,债务人的收益还是能覆盖当期利息。

  第三类叫做庞氏融资,债务人的收益不仅不能还本,甚至都不够支付利息。债务人必须依靠不断上涨的资产抵押,借新还息,或者变卖资产还债(导致资产价格崩盘,触发危机)。

  当你的债务规模不断扩大,以至于你连利息都还不上的时候,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就会崩塌。2016年底,人民大学发布经济分析报告,用2015年4161家非金融企业(发债企业)的数据做了测试,结论是:(1)对冲性融资不到2%。(2)约有9%的企业受益都不够还利息,必须借钱去还,即属于庞氏融资。(3)剩下90%左右,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借新还旧,属于投机性融资。

  资本体制的不断成熟,垄断资本在生产关系不变的情况下调节手段的不断成熟,使得市场矛盾的表现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前的危机直接表现为短周期的相继出现,繁荣-过剩-衰退-复苏。

  现在的危机表现为若干个生产过剩的短周期、以及为了延缓危机而实行的刺激政策,共同构成了一个长的债务危机。生产过剩-刺激-延缓-更大规模过剩-更大规模刺激-再次延缓,最终形成了以债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危机。

  2024,会是1929吗?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