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年前有一个认知——越好的大学招生规模越大。当年在校生总数超过1万的都是牛逼大学。在很多年以后的今天,规律早就变了,甚至可以说反过来了。如今,清华、北大每年本科招生数量各自约四千人,虽然比上世纪已经扩招了一倍,但在今天算是非常节制了。
说到数量的概念,不比不知道。昨天有个上了热搜的高校叫做广东白云学院,它上热搜的原因是1477名新生拟放弃入学——我滴个乖乖,要是有这么多考上清华不去的,把名额递补给咱有多好?
虽然这个数目很大,但校方并不着急,教务处回应称,该校每年招生在1万人左右(潇湘晨报)……好了,不用说了,现在知道为啥不急了,一千多不来,还有八九千呢,就算剩下的也比浙大等巨无霸招生还多呢。
具体是什么原因放弃,教务处声称原因不详,但通过一些具体情况,也能猜出个大概。
据公开信息,该校系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前身是广州白云应用技术学校,2005年升格为本科——这就是一所大家耳熟能详的所谓“二本”,它也代表了很多同类型院校的典型发展历程。新世纪以来的高校大扩招,扩招的也主要是这个部分,而不是清北、985、211等头部院校。
今天,全国211以上院校每年招生约65万人,算上双一流的话一百多万,而所有高校招总数是一千万左右——所以你知道今天热火的“双非、三非、考研、找工作”等社会难题,就是由这个数字而来。对这一代的适龄青年来说,几乎要实现人均大学生了,但是我国的经济结构,还没有发展到需要这么多脑力工作者的地步。这就是矛盾的根源。
所以处于高校鄙视链最低端的民办二本,就业状况也是最困难的。但它们的就读成本却是挺高的。就拿广州白云学院来说,每年学费在3~5万元,而985高校的学费一般在5千元左右。相比之下,就得出一个结论,从经济角度来说,性价比很低。不幸的是,就读民办二本的并不是富二代,还是以平民阶层为主,不能不考虑这场投资的回报率。这可能也是产生大量弃学的重要原因。
没错,大学不是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更像是一种投资。你要投入学费和生活费,以及最宝贵的青春岁月去学习一门专业技能,以期望它能成为你事业和人生的基石。如果你入错了行,或者学了一门用不上的专业,其损失也可想而知。
当然,二本里面也有不少热门专业,譬如计算机、互联网、电气等等,但是在名牌高校的同类专业面前,就业毫无优势。不仅去不了大厂,可能也去不了小厂,最终能接纳的只有美团,或各种保险、销售,都是没有门槛的岗位。总之,花费四年时间和几十万成本的专业是白学了。
为了鼓励大学生多渠道就业,近年网上不断在讨论“脱下孔乙己的长衫”——也就是说,找不着计算机的工作,就去送快递,别抹不开面子。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
孔乙己念过书,但是没有考取到功名,放在今天,相当于高中生,或者二本。就是典型的高不成低不就。想去做读书人能做的事,没有人要他。想换上短衣去做体力活,又放不下身段。所以他就成了穿着长衫却站着喝酒的唯一的人。
上大学,尤其是念本科,原本的期望都是一份脑力工作,能坐办公室吹冷气敲键盘的那种,而不是风里来雨里去祝您用餐愉快那种。如果是这样的结局,那还不如初中毕业就去注册骑手,趁体力最好的几年还能多挣点钱。
当然我们也理解,孔乙己的长衫,就是个贼船,穿上去容易,脱下来难。除了面子过不去,主要大家的认知也有误区。可能很多人在高考之前并不知道全面的情况,能不能学到真本事,四年后就业怎么样?
当然,随着一届又一届的毕业生撞了南墙试了大海,信息的壁垒正在被打破。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终于意识到,是不是任何一个本科都值得去念。
借用张雪峰的一句话:以终为始。大学是一场投资,不是幼儿园,更不能是豪赌。18岁已经成人,需要认真地考虑自己成年的路,不能走一步算一步。至今还有很多同学有本科情结,学习再差也要念个本科,不考虑专科不考虑职校。这种想法是错的。虽然有极少数人可以一点点逆袭,但大多数只能越走越难。尤其是普通家庭,不可能一直供着你考研、考公,快30岁还在求学。时间的长度并不能改变起点的高度。
一般来说,读书方面的前途在18岁已足够能看清楚。如果上不了有足够含金量的好大学,强烈建议另寻他途。有些修飞机、修地铁的大专和职校,就业率远比普通本科要好,工资还更高。同样的钱,不用东颠西跑,上下班有点,还有技术积累和成长前途,比拿着空洞的本科文凭去送外卖当然强多了。
所以二本的长衫究竟要不要穿,建议大家早点想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