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针对日本右翼分子的一再挑衅,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发出严正警告,“我们从不会主动挑起战争,但也不惧怕战争”。此言掷地有声,代表了广大国民的心声,然而同时也有一些人跳出来妄加指责军人“干政”“好战”,甚至不惜污言秽语相向。笔者认为,即使对一些问题我们有不同见解、不满情绪,但那都是人民内部矛盾,外患当前之时,我们应该以民族大义为重,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而不应该自毁长城,动摇民心士气,使亲者痛仇者快,让日本右翼势力看中国人的笑话。为了定民心、鼓士气,净化国防舆论环境势在必行。
“军人干政论”必须休矣
军事和政治从来密不可分,军事服从并服务于政治。西方各国鼓吹的“军人不干政”之说,细观事实,其伪命题之本质便暴露无遗。例如,一些国家在大选前,将票箱运到海外军事基地拉选票;美国政府刚信誓旦旦地说,在钓鱼岛问题上“不选边站”,驻日本冲绳美军总司令、现役海军陆战队中将威斯勒(Wissler)就扬言要派“鱼鹰”多用途运输机到钓鱼岛去;日本防务官员一再大放厥词,挑衅中国的国家利益……这些叫不叫“军人干政”?2011年,英国《卫报》曾披露,美国军方与一家本土公司合作研发一种新型软件,该软件允许一名美国军人在某社交网站拥有10个“马甲”而且操作者在同一地址登录时产生与美国军方毫无关联的假IP地址,这些军人可以轻易冒充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身份的人,一旦这个软件开发成功,由美军现役军人组成的“网络水军”将会在各大社交网站夜以继日地聊天、发帖,或利用其他方式制造亲美言论。美国中央司令部发言人比尔·斯皮克斯中校已经承认了这一信息。这不又是军人干政之例吗?
然而,中国的国防部发言人和军方学者一发声就被戴上“军人干政”的帽子,成为一些人舆论攻击的目标。在涉及国防政策、与军事有关的涉外事件及重大国际安全问题时,新闻发言人代表国防部阐述立场和表明态度,这是世界各国通用做法。就军方的学者来说,军人是特殊群体,对于媒体发声须持谨慎态度,但是这并不是说军人在媒体上不能发声,军人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必须发声。同时,不要盲目把中国军队和他国的军队放在一起轻率类比,每一个国家都有其具体国情,符合一个国家国情民意的体制才是合适的体制。别拿什么“军人干政”“军队非政治化”“军队非党化”来说事,正因为中国军队置于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以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为己任,才能保证中国军队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越位,也不会擅权;但关键时候也不会失声、缺位。
军人“言战”何以成罪
军人的职责,就是准备打仗,缔造和维护和平。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赋予军人的神圣使命。国家的各个群体社会分工不同,军人的职责就是准备打仗。对于军人来说,利用战争维护和平是他们永久的使命和课题。如果一个军队,一名军人不时刻准备战争,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不能打、不敢打、不会打、打不赢,那才是最大“违宪”和失职。对于一名军人来说重要的是敢战,最终目标是胜战。打胜仗是衡量一个军队一切工作的唯一指标,敢于亮剑才是军人宝贵的职业品格。军人的“言战”并非“好战”,言战本身的目的是备战、慑战和止战。能战方能言和,有备才能无患。
近几十年来,部分民众心中滋长了泛和平主义思潮,认为不管什么问题全都应该用和平手段解决,不能再使用战争手段。但是历史事实证明,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用和平主义手段解决。我们渴望和平,但是不能用“土地换和平”,不能牺牲国家的核心利益,不能置民族尊严于不顾。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和平发展”并不等于我们已经挂上了免战牌,什么问题都逆来顺受。美国外交政策委员会的会徽是一只左爪持剑、右爪抓盾牌的老鹰,天下通理,只有“和”与“战”两手都抓,才能维护国家安全。敢战方能言和,有备才能无患。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
目前,我国周边并不太平,祖国尚未统一,分裂主义和恐怖主义势力仍对我国构成威胁,我们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经历过“挨打”的中国人民更应该懂得国防的重要性,更应该支持、监督中国军人练兵习武、整军备战,坚决杜绝一些人散布蛊惑人心、涣散斗志、反党乱军的言论。现在网上个别散布不为国家上战场的博文,影响极坏。在平时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挑拨人民群众与党的关系,离间人民群众与人民军队的关系。在战时,这些言论将触犯《国防法》,是要追究法律责任的。我们应当记住,好战误国,但忘战必危。
“军人刺激论”本末倒置
网络上的一些人盛传这样一种说法,认为日本右翼分子的极端言行是被中国军人的言行刺激起来的,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安倍晋三要修改和平宪法,参拜靖国神社,为二战侵略历史翻案,这些事情的源头归罪于中国军人言论怕是因果倒置。日本右翼猖獗有其内在的政治要因,中国军队在国际海域进行正常训练,日本派军机军舰抵近侦察、干扰,不由得让我们怀疑他们的目的。其实,日本的右翼分子就像景阳冈的老虎,你斗它,它吃人,你不斗它,它也吃人。没有领土争议、没有防空识别区,它还会找到其他的理由。我们说一些强硬的观点,或者不说强硬的观点,对日本来讲本质上都无所谓,因为它已铁了心要按照既定的路线走下去,只是缺少一个由头罢了。我们绝不应该因为一些人网上议论,就畏手畏尾。事实证明,我们只有表现出武松打虎的英雄气概,才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日本右翼势力的嚣张气焰。
如今,日本在国内大力倡导修改宪法,重整军备,意图解禁集体自卫权,在国际上,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处处针对中国,咄咄逼人。事实上,不是中国在刺激日本,而是日本一直在刺激中国人的忍耐底线。
军人“慎战”非“怯战”
现在有人说中国军队“怯战”,“30多年不打仗,不敢打仗”,动辄呼喊军队为什么不上。上和不上不是胆大胆小的问题,而是该打不该打的问题。军事斗争要有理有利有节,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慎重初战,首战必胜。但是慎战,并不等于惧战。慎战,是为了给和平留有最后的机会;慎战,是为了积蓄力量,为打赢战争营造有利的战略态势;慎战,也是在捕捉战机,以求在关键的时机给予敌人致命一击;慎战更需要战略耐心和智慧。
中国军队不怕打仗,在涉及国家利益与民族尊严的事情上从不却步。中国军队的劲儿只能鼓,不可泄,要坚定地听从党的指挥,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排除各个方面的干扰,不急不躁,不为一些风言风语所动,正所谓“引而不发,跃如也”。扎扎实实抓好军队建设,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国防舆论的主体来自社会,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国防舆论客观上反映着一定社会的精神风貌和心理状态。国防舆论的社会性,决定了一定社会的心理状态。必然会对国防舆论产生直接和重大影响。一方面,社会对于军事领域的认同和支持,直接影响着国防舆论的内容;另一方面,社会风气、社会思潮和社会心理倾向,也直接影响着国防舆论的内容。社会崇军尚武,尊重军人,国防舆论就趋于正向强势,社会轻视国防,轻视军人,国防舆论就会趋于负向弱势。现在,中国军队确实存在一些急需改进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人民群众反感,广大指战员也深恶痛绝,加强舆论监督是应该的。但也要认识到,这些问题是少数害群之马,不能让全军指战员为他们背黑锅。特别以习近平同志为主席的新一届军委正在大力打击和整饬那些影响和腐蚀军队战斗力的消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抹黑和弱化军人形象的言论绝对不是什么好现象,而是自毁长城的行为。
纵观世界,许多国家都深刻认识到国防舆论的重要性。世界各国军队都普遍配置了精神教育和舆论管理部门,其重要职责之一就是管理和调控国防舆论。舆论战也已经由过去的战术层次逐步被提高到了战略层次。美国早已将舆论战放在战略位置来考虑,把军事战与舆论战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精心部署军事作战的同时,制定舆论战战略。在美国的带动下,各国已经在实施的新军事变革中,将舆论战纳入其中,在推行军事信息化建设中,也在加大舆论战建设。在网络舆论的新时代,舆论话语权已经成为各国军队竞相争夺的战略高地。一位美国战略研究员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现在与中国的战争,既不是海上战争,也不是空中战争,而是现代的网络战,我们只需要极低的成本就可以让中国军队在发展竞赛中失败。”这应该引起我们高度警觉!
如今的舆论态势纷繁复杂,尤其是我们以前谈网络战、舆论战,觉得那是一个特别抽象的概念,但是,事实证明在我们身边确确实实发生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如今,在这场战争里,我们的国防概念和军人形象正在遭受侵蚀。而反观自身,我们对这场战争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应对能力还有待提升。目前,我国已成立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习近平在讲话中也特别强调,“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宣传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要圆强军梦,提高在信息化条件下打赢战争、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一个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同时也要加快转变舆论战斗力生成模式,尽快打破敌强我弱的舆论格局。国防既有有形的战场,也有无形的战场,我们不能在无形的舆论战场上先败下阵来。在新的战争形势下,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改革理念和创新手段,重视网络以及舆论生态的深刻变化,运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瞄准未来战场,提高舆论战斗力。要改变在网络这个国防舆论主战场上“新办法不会用、不让用;老办法不顶用”的被动局面,调集部分精兵强将夺回并坚守好这个国防舆论的“上甘岭”。
有这样一段话讲得很好,“军人是什么,军人是为战争而生,为和平而死的人,军人是救民于水火,救国家于危难的人,军人是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的人,军人是战死疆场、马革裹尸的人,军人是战必用我、用我必胜的人,军人是坚持信念、百折不挠的人,军人是坚守孤独、无惧无悔的人。”面对错综复杂的安全环境,我们不要让中国军人侧着身体战斗,中国军人需要理解、需要支持。在新的国防形势下,我们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大国防宣传力度,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军民一心,上下同欲,这样才能铸成无法摧毁的钢铁长城。
原题:净化国防舆论环境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