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吴敬琏怒责主流经济学 何新评论:您过河拆桥不地道啊!

2016-10-26 09:11:03  来源: 何新微信   作者:何新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摘要]中国经济毁于中国的经济学家。准确说,几乎毁了中国改革;导致今天改革之路越走越难,越搞越乱之总恶根一一就是源于大师们鼓吹引入中国近30年的新自由主义。我多年来一直反对厉大师、吴大师鼓吹的这一套拜市场宗教一一市场绝对主义的拜物教。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吴大师也承认中国主流经济学太肤浅了。大师现在开始骂学生不争气了!但是,大师客气了!他们这批学人不正是中国主流经济学的三巨头:厉大师、吴大师、茅大老,手把手,口对口地谆谆教诲出来的吗?!

  [何新的评论】

  吴大师这篇高论(注:吴敬琏文章在文后),居然不说神话说人话了,与时俱进,大有进步。

  但是最早嘲笑中国经济学人造个新词就当创新发明的一一这是本老魔半年前发表的言论。

  吴大师现在也这么说了。我围观,你懂的。

  鄙人非经济学家,所以一直认为,中国经济毁于中国的经济学家。准确说,几乎毁了中国改革;导致今天改革之路越走越难,越搞越乱之总恶根一一就是源于大师们鼓吹引入中国近30年的新自由主义。

  我多年来一直反对厉大师、吴大师鼓吹的这一套拜市场宗教一一市场绝对主义的拜物教。

  今天太阳从西边出来。吴大师也承认中国主流经济学太肤浅了。

  可惜,哪是什么肤浅不肤浅的问题?而是有些跨国帮会和利益集团一直在利用这种伪经济学误导国策!误导改革!

  特别最近几年,用不合时宜的结构转型摧毁制造业,用持续的人民币高汇率吸热钱买美债对美输送利益,又搞垮本国出口业,用金融创新、旁氏金融骗局制造债务危机,以致金融领域乱象险象丛生,实体产业崩解,下层民不聊生,国民经济空心化!结果就是,当前中国经济深陷泥沼!

  回看一直以来大师大仙大神兄弟和公鸡你们鼓吹的那一切,中国经济怎么可能不陷入这种泥沼呢?大师还是再反省反省吧!

  大师现在开始骂学生不争气了!但是,大师客气了!他们这批学人不正是中国主流经济学的三巨头:厉大师、吴大师、茅大老,手把手,口对口地谆谆教诲出来的吗?!

  我要是中国经济学家那我会哭昏一一吴大师您过河拆桥不地道啊!您现在反戈一击撇得干干净净的,大师宝座您左右都做,您让俺们今后可上哪儿去找北啊!

 

  相关阅读

  吴敬琏再发声:经济刺激效果近零,警惕“改革空转”

  2016年03月14日  来源:凤凰国际智库 

  中国经济不能实现改革初衷,主要是这一代掌握政策和话语权的人都深受苏联意识形态的毒害,教科书等还没彻底清理这些苏联式意识形态,甚至还被拿来作为阻碍改革的武器。凯恩斯主义只是用来应对短期经济困难的处方,但绝不适合用来应对长期的经济问题。

  

  作者:吴敬琏 著名经济学家

  转自:微信公众号“平说 iNews-”   3月12日

  本文源自吴敬琏教授在中欧管理论坛上的演讲

  中国经济不能实现改革初衷,主要是这一代掌握政策和话语权的人都深受苏联意识形态的毒害,教科书等还没彻底清理这些苏联式意识形态,甚至还被拿来作为阻碍改革的武器。

  凯恩斯主义只是用来应对短期经济困难的处方,但绝不适合用来应对长期的经济问题。

  2009年政府采取了强刺激政策,4万亿的投资和10万亿的贷款,虽然在当年第4季度和2010年第1季度,将经济下滑的趋势拉回上10%的增速,但是随后就掉头直下。

  政府干预扭曲了市场信号,对不可预知的政策依赖令人生活在无知的恐惧中。

  随后几年来,几乎每年政府都会出台一些保增长的刺激措施,但GDP增长率仍然一路下行。从2011年到2014年的四年中,GDP增长率分别是9.2%、7.8%、7.7%、7.4%。

  到了2015年第3季度终于掉到7%以下,尽管这个季度刺激措施不比2009年差,但促增长的效果已经几近于无。

  这说明靠政府投资拉动根本无法抵抗报酬递减规律,而一味地进行投资,债务系统风险已经太大了。可是改变这种趋势也很难。

  这是因为中国的体制问题,大多数国家的城市都是依靠地方的市场化实现经济繁荣,是从下而上的。通常的情况是,一个地方形成了市场,人们因为市场交易逐渐发展成城市,城市规模扩大,实现繁荣。

  但中国的城市是层层等级森严,越是往上一级的政府越是掌握着更多的资源,城市规模越大土地出让金越多。上面投资哪个城市,哪个城市就被硬生生造起来,其他城市就掉下去。

  而那些财政的钱却被拿来投资那些“趙家人”的“僵尸企业”,赔了算政府的。政府又只能搜刮民财。税负越来越高,民间积极性越来越低。于是,政府又多发钞票,结果人们都去投资股市,捣鼓泡沫,而没人投资实业。

  中国经济不能实现改革初衷,主要是这一代掌握政策和话语权的人都深受苏联意识形态的毒害,教科书等还没彻底清理这些苏联式意识形态,甚至还被拿来作为阻碍改革的武器。

  因为改革不彻底,有太多腐败的机会,依靠旧体制发财致富的势力,积累了30年的力量,不容小看了。

  另外中国的经济环境越来越不利。曾经快速增长的时候,为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时机,这样的经验没有吸取,这也许是吴敬琏说环境不利的意思吧。

  既然眼看着时机溜走,上面的阻力又像泰山一样顽固,而要想建成一个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市场体系本身在专业上、技术上要求就非常高。

  可想而知,中央需要什么样的“极大政治勇气和智慧克服阻力和障碍”呢?

  

  中国经济发展

  面临的主要挑战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什么挑战?主要表现为“三期叠加”和“四降一升”。

  三期叠加

  第一“期”叫经济增长换挡期。

  开车时经常要换挡,换挡讲的就是增速下降。

  第二“期”叫结构调整阵痛期。

  结构调整提出来至少有10多年了,但是调整并不容易,在调整结构的过程中要付出代价。调整包括投资结构、消费结构和三个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三“期”叫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前期我们对付增速下降的办法就是用需求刺激,主要是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去增加需求,它们都会造成货币超发、债务增加这些相伴随的后果。

  四降一升

  具体来说就是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增幅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

  一方面是工业品价格下降,按出厂价格来看我们现在已经处在通缩阶段。工业企业利润随之下降,如果成本没有大幅度下降,那么企业就面临很大的困难,这又导致了国家的财政收入下降。

  另一方面,经济危机发生的概率上升了。因为前期刺激使得债务增加得很快,大大提高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杠杆率,这样在某些环节上就可能出现危机,出现经济链断裂。

  两种分析框架

  两种对策思路

  面对问题就要找寻它的原因,找出对策思路。

  总体来说,有两种分析框架去分析产生这些挑战的原因,和相应的应对办法。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需求侧分析方法占主导地位。需求侧这三个因素在中国称为“三驾马车”。

  根据这种分析方法,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原因是消费、投资、出口这“三驾马车”力量不足,拉不动中国经济这辆大车。要“保增长”,就得振作这“三驾马车”的力量,叫做“扩需求、保增长”。

  即使认为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理论完全正确,用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框架去分析中国的长期经济发展趋势,也是一种误用。

  

  由于中国在相当长时期中采取凯恩斯式的刺激政策来拉动增长,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后果,三个主要的负面结果是:

  ★ 投资回报递减

  经济学有一个规律叫做投资回报递减的规律,常用增投资的办法去刺激经济增长,它的效果是越来越差。

  这条规律在我国表现得非常明显。

  

  从2009年一直到去年第三季度,几乎每年都有一轮刺激,强度差不多,但是效果呢?2009年那次拉上去好几个百分点,增长率到了10%以上,后来就每况愈下。

  到2015年刺激政策就完全没用了,这就是经济学所说的投资回报递减的规律已经明显地表现出来了。

  ★ 杠杆率提高得非常快

  在分析国民资产负债表的债务状况时,通常使用有两个指标:一个是债务率(债务对总资产的比例),另一个是杠杆率(债务对GDP的比例)。

  一般认为中国现在总的杠杆率大概在300%左右,即我国一年的经济增量的三倍。

  ★ 货币超发导致经济泡沫

  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在分析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趋势的时候,应当从供给侧的三个因素(劳动、资本和效率)寻找原因和对策:

  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R•索洛(Robert Solow)提出一个假设:推动经济增长的,除新增劳动力和投资之外还有一个余值。这就是索洛余值。索洛把这个余值的内容界定为技术进步,即运用资源方法的改进。也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讲到的“全要素生产率”(TFP)。

  对索洛余值的内容,Solow、Kuznets和Schultz的界定有所不同,但他们和大多数经济学家一致,认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量在于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

  这种分析对于中国过去的高速增长和目前的增速下降都有很强的解释力。除了人口红利和大规模投资以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效率比起过去提升了很多。

  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劳动力和土地等资源从过去在农村的低效利用转移到城市较高效率的利用(即所谓“库兹涅茨过程”),另一个原因是在我国和外国技术水平差距非常大的情况下,仅仅是采用简单的购买外国设备、引进技术的方法就能很快提升技术水平。

  

  正确的方针

  用改革推动体制完善和提高

  到了21世纪初期,我们已经从一个完全的跟随者变成了某些领域的领跑者,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创新很难再提升技术水平。

  同时,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新增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变得越来越小。人口增长率下降的问题不是三五年就能解决的,一般规律是生活水平越高、文化水平越高、出生率越低。

  关键在于要通过改革,消除这种体制障碍,建立起一套能够激励创新和创业的体制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把以上的分析概括起来可以看到,正确的方针,是在稳住大局、保证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条件下,全力以赴,推进改革,以便提高增长质量,实现发展方式转型。

  “十三五”提出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五中全会以后把它归结为一句话,叫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控制和化解风险

  为推进改革赢得时间

  现在风险积累是很明显的,所以要用一些办法保证不出现大的风险,不出现系统性的危机。一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控制和化解风险的措施:

  ① 停止没有或过低回报的无效投资;

  ② 停止对“僵尸企业”的输血;

  ③ 动用国有资本偿还政府的隐性负债;

  ④ 资不抵债企业破产和重整,释放风险;

  ⑤ 停止“刚性兑付”;

  ⑥ 盘活由于粗放增长造成的死资产存量。

  再辅之以灵活的财政货币政策,维持宏观经济的基本稳定,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发生是完全能做到的。

  另一方面,尽管凯恩斯主义的短期政策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但是如果在短期内政府不采取救助措施,会在短期内造成难于补救的损失。所以,我们有时候还得使用短期政策来渡过难关。短期政策无外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需要注意的是在出现了资产负债表衰退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作用往往是无效的。因为在“现金为王”的情况下,用扩张性货币政策注入流动性,人们拿到钱以后更愿意投在流动性高的股市而非流动性低、不易抽身的实业上,结果就造成了股市泡沫、房地产泡沫。而天下没有不破的泡沫,一旦泡沫破灭,就会造成大灾难。

  所以应该更多地使用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简单地说就是用赤字来增加需求。增加赤字有两个办法:一是增加支出,二是减少收入。

  从当前的情况看,我认为主要应该采取普惠性的减税的办法,因为现在中国经济面临的很大的问题是不少企业家对未来缺乏信心。当然,营商环境不够好只是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但降低税收对于改善营商环境和提高企业家的积极性有好处,则是确定无疑的。

  

  

  

  拧紧责任螺丝,

  抓紧搭建市场体系的主体框架

  最后,推进改革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办法。必须警惕“改革空转”,“文件不落地”等消极现象。

  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中央深改小组第20次会(1月11日)和21次会(2月23日)的要求,“拧紧责任螺丝”,把改革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位,使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规定的各项改革措施落地生根。

[附文]钮文新:中国经济别总“整词儿”

2016-03-07 20:18


  毛病,只会“造词”!中国经济研究水平太肤浅!

  中国经济中的“整词儿”现象值得注意。什么框架、重构、供给侧、需求侧等等,过一段时间就出现一堆新词儿,但问题还在那摆着。

  为什么是这样?这与中国经济研究的肤浅密切相关。我注意到,中国经济研究存在两大问题。

  第一,更多地是在“历史经验中找类同”,套用某个国家、某个时期的历史与中国经济比对。于是,把人家的发展结果套用到中国,看作是中国未来也必然出现的趋势。比如,以日本和韩国的历史脉络论证中国经济减速的必然性。

  第二,就是翻阅教科书,从中找到一些名词,并把它当成时髦词儿,然后用它去概述中国经济。

  第一种研究方法很讨厌,它的关键问题是:把别人的失败当成发展历史必然,当成我们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不是大问题吗?最近,一家重要的智囊机构召开研讨会,研究日本20多年的衰落问题。这对我们而言本来应当是教训,但研讨会上有人认为,日本的发展时历史必然,认为我们的发展道路不可能超越日本的命运。我真不明白,国家养这样的专家意义何在。

  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人家怎样做、出了怎样的问题,那我们应当如何去做,避免出现同样的问题。换句话说,我们应当研究的是,我们怎样做才能跨越“日本困局”,而不是如何去适应。

  在最近许多论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文章当中也经常出现韩国和日本的例子,说这些国家在什么的情况下,什么样的时间点出现了经济高增长的拐点,而我们在同样的时间点上也必然出现这样的问题。

  看了这样的论述感到很难过。为什么它们的昨天一定是我们的今天?为什么它们的今天一定会是我们的未来?那我们的未来还有希望吗?这样的比对能带给我们什么帮助吗?  第二种研究方法就是“整词儿”。为什么“整词儿”?因为要“显得深奥”。用大家或领导过去没有听说过的“词儿”以表现自己的研究深刻的、学问是渊博的,但“整完词儿”就有解决方案吗?

  没新的,只是再告诉我们一堆词儿,于是就有了什么框架、重构,什么供给侧、需求侧等等。用一堆“新词儿”解释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更有甚者,他们会告诉我们,失败者是怎样做的,我们应当向人家学习。

  不是吗?我们现在的做法不就是在沿着日本失败的道路前行?看不到金融资本主义道路对日本经济的摧残,看不到金融短期化、投机化对日本实体经济的危害,而所有人给出的方案都是“加杠杆”,那杠杆不是越去越高?这不是中国经济的现实吗?

  我看到的事实是,金融的市场化、自由化摧毁了长期支撑日本实体经济发展的“主办银行制度”。当年,主办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动辄5年、10年,甚至30年,企业依据这样的资本期限所安排实业发展规划,在金融市场化、自由化过程中泡汤了。

  因为,金融投机盛行、金融短期化趋势使得主办银行的资金周转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尤其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发生了严重的流动性危机。

  企业已经把长期贷款使用出去了,不可能归还银行;银行的存贷款期限错配越来越严重,结果是资金链断裂。加上企业间交叉持股,所以危机蔓延和传导得十分剧烈。最终拖垮了日本经济,而且一蹶不振。

  所以我认为,摧毁日本经济的关键问题是金融,是金融市场化、自由化过程中,至高无上的金融资本脱离了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重心的必然结果。在中国,有多人愿意承认这样的逻辑?

  很少。为什么不承认?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和读过的课本没有这样的理论。这就是中国经济研究的悲哀——理论到了无视现实的程度。

  现在,日本开始实行“安倍经济学”。“安倍经济学”的核心是治理通缩,但有人把这个问题集中到物价上,这也太表面化、书本化了吧。我认为,“安倍经济学”的核心是压低日本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向市场输送长期流动性,让金融市场更加有利于资本的形成,并借以培育日本新的实体经济快速发育。

  这当然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所以许多人仅仅依据一两年的GDP、CPI数据就说“安倍经济学”失败,这实在太小儿科了,真有点“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感觉。

  一位刚从日本考察回来的朋友告诉我:日本经济衰退是假象。原因是,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日本高科技产品正在突飞猛进。所以我认为,日本卧薪尝胆,正在准备弯道超车。

  过去30年,中国的开放、日本的产业转移和经济、金融危机,使中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在日本传统优势产业,中国几乎全面超越了日本。但未来哪?全球经济结构调整过程实际是一次重新洗牌的过程,日美重新合作,给中国搅局实际都有为自己赢得时间的韵味。

  所以,中国经济的关键问题还是金融问题,还是中国金融市场越来越远离资本形成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中国经济向好存疑。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