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篇,分别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人和资本的关系的角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仍然适用于今天的世界,中国的成功得益于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认识和改造世界。
今天要说的是,从什么是平等、如何实现平等的角度,中国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实践,同样是和马克思的思想相一致的。
4、“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和共同富裕
公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也是社会主义最为吸引人的口号。但是,什么是公平,怎样实现公平,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和之前其他学派平等观的最大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不仅关注形式上的平等,更关注实质上的平等。
一、形式的平等和实质的平等
马克思关于社会公平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他的《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这篇著作很大的贡献是,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形式上的平等、但实质上的不平等”现象。相对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在社会公平方面有进步性,让劳动者摆脱了封建社会的人身依附关系,在等价交换的价值规律面前,看起来是人人平等的,这就是形式上的平等。
同时马克思又认为,这种形式上的平等,掩盖着实质上的不平等。虽然资本家和劳动者表面上平等,但他们享用这种“平等”的机会是不一样的。随着资本的积累,由先天禀赋、自然条件和偶然因素而导致的不平等将会不断扩大,后来的学者将其概括为“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之所以资本有这种魔力,就是因为剩余价值的存在,资本的所有者可以无偿占有他人的劳动,而且资本越集中,这种占有的能力就越强。因而,由资本占有的不平等而带来的不平等,是一切不平等的根源。
马克思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在社会条件的逼迫下,按照自己的日常生活资料的价格,出卖自己一生的全部能动时间,出卖自己的劳动能力本身,为了一碗红豆汤,出卖自己的长子继承权”[1]】
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公平交易”,看起来是双方自愿,但是由于一方掌握资本,另一方只能出卖劳动,实际上双方是不平等的。一句话“私有制+等价交换”是资本主义能够达到的最公平的分配方式,但是这种形式上的公平掩盖着实质上的不公平。
我们从《哥达纲领批判》中读出的是马克思的平等观,也就是说要关注那些由形式上的平等所掩盖的实际的不平等。例如,高考是一种平等的规则,但是由于受教育机会的不同,在平等规则的面前,不同地域、不同家庭出身的学生,实际上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是不平等的。这就是形式上的平等所掩盖的实际的不平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除这种不平等。
二、不能脱离生产讲分配
那么,靠什么手段来实现公平呢?马克思认为,分配方式由生产方式决定,不能脱离生产方式讲分配,特别是不能脱离生产资料所有制讲分配。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包括在我国,不断有观点把分配和所有制分开,认为实现公平的分配不一定需要通过公有制,而是通过税收、社会福利等办法就能够实现。
马克思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能脱离生产谈分配,只有生产资料的平等占有才能实现人和人真正的平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使得谁也不能凭借生产资料参与分配,这就消除了资本的占有者依靠资本剥夺他人劳动成果的可能性,为真正的平等开辟了道路。
马克思之所以写《哥达纲领批判》,原因就是认为哥达纲领把生产和分配这两个问题割裂开了。马克思批评了这种观点,即只要争取到普选权,把工人的代表选到议会里去,就可以实现社会主义了。马克思指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是。生产的物质条件以资本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手中,而人民大众所有的只是生产的人身条件,即劳动力。既然生产的要素是这样分配的,那么自然就产生现在这样的消费资料的分配。如果生产的物质条件是劳动者自己的集体财产,那么同样要产生一种和现在不同的消费资料的分配”。】
不改变私有制就实现不了真正的公平分配,这在今天世界各国的实践中已经给出了清晰的表现。20世纪50-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各国分配差距缩小的时代,但这个时代同时也是资本力量受到约束、公有制比重提高、特别是在国际上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竞争的时代,而20世纪80年代之后,资本的力量重新占据优势,欧美国家和拉美等实施新自由主义的国家,收入分配状况都恶化了,并且成为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
三、社会主义国家还实现不了真正的平等
不过,虽然社会主义为消除不平等开辟了道路,因为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避免了资本和劳动者之间的不平等,所有劳动成果(除了必要的公共事业的扣除等)都由劳动者享有,这比资本主义前进了一大步。但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实现真正的平等,因为每个人的劳动能力有强有弱,赡养的人口不一样,因而形式上的平等(按劳分配)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马克思将这种不平等叫做“资产阶级法权”。
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还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还要承认并接受“资产阶级法权”。用我们通俗的话说,就是在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不够发达,还不能搞“平均主义”和“按需分配”,否则就会导致人们积极性的丧失。
用马克思自己的话说,当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的高度,劳动还占去社会大多数成员的全部或几乎全部活动时间,以致没有多余的时间来从事社会的公共事务,例如劳动管理、国家事务、法律事务、艺术,科学等等的时候,必然有一个脱离实际劳动的特殊阶级来从事这些事务;而且这个阶级为了它自己的利益,永远不会错过机会把愈来愈沉重的劳动负担加到劳动群众的肩上。也就是说,消灭剥削和压迫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
马克思主义反对剥削不是从道德角度上说的,而是认为剥削是一种历史现象,这种历史现象的存在,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分不开的,是合乎历史发展的规律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还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如果放任资本压迫劳动者,不仅不利于劳动者,而且不利于提高经济效率。所以,社会主义阶段可以更好地解决公平的问题。可以做到限制两极分化,并逐步消灭两极分化。
四、中国:从“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到“共同富裕”
毛泽东深受马克思“资产阶级法权”思想的影响,把建设一个平等社会作为毕生的追求。新中国建立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平等的社会,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避免了恶性的两极分化。同时毛泽东也认识到,公平是受到时代条件约束的,“资产阶级法权”只能“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加以限制”,而不能够完全消灭。这一认识表现在他在1958年面对那些取消商品交换、取消货币、实行完全的供给制的观点时,给予制止,强调“价值规律是一个大学校”。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也是对马克思平等观的继承。邓小平说的“黑猫白猫”,是指具体的方法和手段,但是在原则层面,邓小平丝毫没有动摇过,他把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其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虽然这两句话中出现两个“生产力”,但这句话说的恰恰不是生产力,而是生产关系,因为生产力自己不能解放自己,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恰恰是生产关系,而生产力最核心的因素是人。解放生产力,根本就是发挥人的积极性。
人的积极性如何发挥,那就要反过来回答是什么制约了人的积极性。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资本制约了人的积极性,在苏联式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官僚主义制约了人的积极性。所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背后的制度解读就是,让人实现全面自由发展,既反对资本对人的奴役,也反对官僚主义对人积极性的压制。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正是社会主义要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地方。
前几年,是否坚持“共同富裕”,居然在一些人那里成了争论不休的问题,这种现象令人深思。实际上,坚持共同富裕,是从毛泽东、邓小平到习近平,始终一以贯之的。
中国致力于建设一个平等的社会,这不仅是社会制度的要求,本身也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建国初期,正是由于进行了社会革命、才为经济现代化的启动和低成本积累资源创造了条件。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正是形成了人和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才在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在改革开放之后,正是由于改革前奠定的比较公平的社会基础以及基础教育、基本以来的普及,经济增长才产生了强劲动力。
中国并没有违背马克思主义对平等的追求,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既不超越阶段,也不是无所作为,在历史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努力缩小着社会差距,一步步迈向共同富裕的彼岸。
[1]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5):312-313.
【江宇,察网专栏学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共和国经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