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前两天,一直非常高调的电影《800》,因为“技术原因”没有能够如事先宣传的那样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式上放映,这引起了一些猜测。
在我看来,既然公布是因为技术原因,那么很可能就是因为技术原因,有什么好猜的呢?现在是一个一切依赖技术的时代,因此也是一个一切受制于技术的时代,技术原因导致原来的计划不能执行,这是完全可能的。
不幸的是,就在这次“技术原因”出现前几天,几位资深的军事电影爱好者(我也是其中之一),在一起聊了聊这部电影(也聊了其他电影)。聊完之后为了和大家分享,就整理了一点文字放在网上,孰料这次却被人揪了出来,要他们为“技术原因”负责。
02
—
这可真是天大的冤枉。
我们打了个喷嚏,恰好天上坠下了一块陨石,难道就能说是因为我们的喷嚏导致陨石坠落吗?
两个现象,时间上有前后相继的关系,并不等于存在内在的因果关系,这是起码的逻辑常识。
但有人就是一定要我们为陨石坠落负责,并在盛怒之下,一口气扣了好几顶帽子,包括“精致利己主义者”、“民粹、极左、极右”以及最新款的“红左”,等等,真是有趣的很(见下图)。
由于失落加上恼怒,所以他们顾不上其中的内在矛盾了。比如,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通常是不极端的,八面玲珑,多方得利才是其主要特征;而一个人倘若是“极左”,一般也就不会再是“极右”,而一个“极右”(如热烈崇拜蒋介石的人)也绝无可能是“红左”。
03
—
不过,尽管这些人扣帽子得心应手,但讲道理却不行,令人不忍卒读的错误比比皆是,我如果是他们的初中语文老师,是不会承认他们是我的学生的。
他们有几个主要错误,我客串一下语文老师,简单地给他们批改一下。
其一,“行业外的人不要干扰专业。”
这句话气的我简直想要爆粗口。电影就是大众化的艺术,乡野村夫,贩夫走卒,都可以看,都可以评,怎么了?
看电影是一种消费,品评电影也是一种消费,这是我们做为电影消费者不可剥夺的权利,不想让我们讲话,别要我们的票房啊?
自从电影诞生以来,还从来没有听说过不许非专业人员品评电影的事,也许只有中国部分电影界精英才这么霸气、无知吧?
04
—
其二,“历史的碎片也是历史的本质。”
我觉得,没有必要再给你讲一遍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了,也没有必要告诉你什么叫透过现象看本质。
我只想问问这位仁兄:我看到你有一片指甲,就说你是一种类似穿山甲那样的鳞甲目动物,你同意吗?
当然,你不会同意。因为指甲只占你身体面积的极小部分,你还是“两足直立行走而无羽毛”的动物,当然也无鳞甲。
“八百壮士”在退入英租界之前,表现是英勇的,我对他们心存敬意,但他们并不代表国军的本质。
国军的本质是一支剥削阶级军队(这个你可能不太懂),带有很强的封建性和半殖民地特征,战术呆板,腐败无能,内部存在深重的阶级压迫,士气低落。
所以,在抗战期间,虽然他们垄断了全国的大部分资源和全部外援,但并没有很好地承担起保家卫国的责任,很多国军将领在一个正常的国家里都应该被送上军事法庭。
我们之所以对《800》提出很温和的批评,就是因为这部电影没有反映国军这样的本质,反而用“八百壮士”这一国军“碎片”遮蔽了国军的本质,这对观众、对历史都是不负责任的。
你明白了吗?回家去在作业本上把这段话抄20遍。
05
—
其三,批评电影不应该美化国军,不应该歌颂青天白日是没有自信,“没有了自信,所以才会惧怕。”
这是什么话?
我坚信这个钱包是我的,难道就应该任由你偷走而视若无睹吗?没有这样的道理。
这简直等于说:既然钱包是你的,我偷一下有什么了不起,难道你对钱包是你的没有自信吗?
没有比这更奇怪、更无耻的逻辑了。
相反,只有在我不能确定这个钱包是不是属于我的情况下(也就是不太自信的情况下),我才会对要不要就你偷拿钱包的行为断喝一声“抓小偷”感到犹豫。
毛主席、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人民武装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
正是基于对这样一个简单事实确凿无疑的自信,所以我们才对包括《800》在内的国军“主旋律”电影提出批评,没有这种自信,敢提出批评吗?
06
—
总之,通观几篇“反击”的言论,感觉他们似乎是要我们几个军事电影爱好者为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景气承担责任,这太过分了。
电影不是你们在拍吗?你们拍不出优质影片,怎么能够怪影迷呢?
那么,中国的电影市场为什么缺乏优质的国产片?
我倒是有一个不同看法。
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晚近三十多年来严肃的电影批评的缺位。所谓影评基本变成了娱评,乃至营销手段。由于严肃的电影批评缺位,导演等电影的主创人员简直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丑而不知其丑,电影的质量自然也就难以提高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这几个资深的军事电影爱好者,因为能够对电影提出严肃的批评,恰恰是推动中国电影健康发展的正能量——不知道那些浊气一涌就为《800》抱不平的人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