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49年前的今天(9月13日),蒙古温都尔汗草原上一声巨响,火光冲天,一袈“三叉戟”专机坠毁了,林彪及其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都在爆炸中丧生——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三事件”。
这些年来,关于“九一三事件”的研究,越来越陷入阴谋论的泥沼,各种堪称玄幻的说法层出不穷。
在我看来,尽管还有一些细节有待厘清,但“九一三事件”之所以会发生基本脉络是清晰的,就是要不要通过社会主义革命以彻底实现并保持共和国的人民性问题。
作为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之一,林彪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无疑堪称英雄豪杰。
新民主义革命是干什么呢?就是彻底反帝反封建。
这里至少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
第一个层面,是要把帝国主义的政治、军事势力彻底从中国驱逐出去,消灭买办资产阶级,在农村,则是要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土地改革;
第二个层面,则是要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彻底清除封建买办文化,建立民族的、大众的、革命的新文化。
当年,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第二个层面的斗争比第一个层面的斗争要艰巨得多,包括很多革命者,都浸淫在旧文化之中,不觉有异。
02
中国革命胜利之后,迅速出现了再封建化的趋向,表现为等级制和人身依附关系以新的形式重新出现,封建文化也以新瓶装旧酒的方式重新出现。
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一直对这种现象保持着高度警惕,从五十年代初期开始,为了遏止这种趋势,他进行了持续的、艰辛的斗争,一直到他与世长辞。
但林彪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就差多了。到了后期,林彪和他身边的一些人,包括军委办事组的几员“大将”,已经变成了一个封建性的小集团。
比如,林彪让妻子叶群当办公室主任,他最信任的黄永胜、邱会作、吴法宪等也这样做,这实际上等于把办公室变成了一个小的“宫廷”,把军国大事和家事混为一谈。
对林彪而言,这种安排对他个人也造成了严重后果,在某种程度上,他变成了叶群的“信息俘虏”。“叶主任”和“首长”的关系很多时候被颠倒了,不是“首长”决策“主任”执行,而变成了“主任”通过筛选信息的方式操纵“首长”决策,把“首长”变成了自己的提线木偶。
再比如,叶群操纵军委办事组,在全国范围内为林立果“选妃”,这哪里还有一点最起码尊重女性人格意识以及平等意识?只有自视王侯的人才会这样做。
林立果参军之后,“一年兵,二年党,三年当了副部长”,吴法宪并且宣布,林立果在空军可以“指挥一切,调动一切”。
林立果既无资历也无军功,能成为空军的“太上皇”,靠的就是血缘关系,这不是一种封建性又是什么呢?
当然,林彪对林立果如此纵容,实践证明既害了儿子也害了自己,如果他当年能够像毛主席号召的那样,送林立果到农村去插队落户,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而不是与周宇驰、于新野这些野心勃勃的青年法西斯分子打成一片,林立果的结局也不会如此悲惨吧?
直接导致林彪失势的九届二中全会,一个重要的引爆点是“天才论”。
林彪在庐山会议开幕式上讲话,表示要坚持“天才论”观点,陈伯达还连夜搞出了《恩格斯、列宁、毛主席关于称天才的几段语录》的材料,为林彪捧场造势,引起了毛主席极大反感。他写了《我的一点意见》进行反击,这是老人家一生当中最后一篇带有理论色彩的文章。
毛主席在文章中严厉指出——
“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奴隶们创造历史,人的知识(才能也属于知识范畴)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才有的,是唯心论的先验论,还是唯物论的反映论,我们只能站在马列主义的立场上,而决不能跟陈伯达的谣言和诡辩混在一起。”
为什么毛主席会把“天才论”看得那么重?
原因之一(不是全部)就是因为这一“理论”是为林立果“接班”量身定制的,因为“天才”是先验的、无须论证的,林立果被宣布为“超天才”,由此,“小舰队”的人已经在宣扬“林立果的出现解决了第三代接班人的问题”了。
在毛主席看来,这当然是绝对不能接受的。为了推翻封建主义这座大山,中国革命牺牲了那么多人,现在又搞了文化大革命,最终却出现一个林家世袭王朝,烈士的血不是白流了吗?
林彪不能克服自身的封建性,就意味着他过不了社会主义革命这一关,这决定了他在政治上必然出局,至于在温都尔汗草原上以如此惨烈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这倒是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03
周总理晚年经常说:
要保持革命晚节,活到老,学到老,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到老!
这句话,林彪一定听到过,但没有听进去。
“九一三事件”之后,对林彪的批判逐渐和对孔子的批判联系在一起,良有以也!
批孔是批什么呢?就是批封建主义。
毛主席去世以后,反封建的问题出现了反复。
今天,“九一三事件”已经快半个世纪了,还要不要继续反封建呢?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