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门的持续炮击,等于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的统一战争并没有结束。”
01
1986年,大陆上映了正面表现“国军”抗战的影片《血战台儿庄》,据信获得了蒋经国的首肯,与之成为鲜明反差的是,台湾却拍摄了反映金门炮战的电影《八二三炮战》。
作为一个微妙的信号,这似乎标示了两岸在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攻守易势。时至今日,大陆的“果粉”(即崇拜“民国范儿”、“国军”的网民)已成为互联网上相当强势的力量,但在台湾岛内,却鲜见“共粉”的影子。
《八二三炮战》的导演丁善玺,擅长拍“国军主旋律”,被《八佰》模仿的台湾版《八百壮士》也是他执导的。
看得出来,丁善玺很想好好表现一下“国军”的“英雄主义精神”,但由于金门炮战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解放军手中,弹丸之地的金门动辄被我军炮火完全覆盖,而丁善玺伪造历史的胆量又比不上当下大陆的“国军主旋律”导演,所以尽管他很努力,影片中“国军”给观众的印象仍然是“虽然我被人胖揍一顿,但没有倒下,还可以含泪唱歌”,如此而已。
炮击金门是毛主席亲自决策、指挥的一场极其精彩的“政治-军事”战役,对海峡两岸关系的影响相当深远,但遗憾的是,迄今为止,大陆并没有拍摄一部全面反映金门炮战的电影。
不仅如此,在1979年元旦宣布停止炮击金门后,这场战役在大陆竟慢慢被遗忘了,甚至在2018年,即炮击金门60周年的时候,也没有举行正式的纪念活动。
与大陆相反,台湾则每年都会纪念“八二三炮战”,“逢五、逢十”还会举行隆重仪式。
2020年8月23日,蔡英文伙同“美国在台协会”人员到金门参加“八二三炮战”62周年纪念活动,并借机声称“安全合作是美台伙伴关系重要一环”,“和平靠的是坚实的国防,捍卫‘主权’绝不退缩”,云云。
尽管在1958年,大陆赢得了金门炮战的胜利,并达到了预期的战略目的,但这些年来,对金门炮战的解释权却渐渐丧失——这样一场旨在阻止美国分裂中国阴谋的重要战斗,竟逐渐变成了台独势力“捍卫‘主权’”的精神资源。
在台海兵凶战危,台独势力蠢蠢欲动的形势下,这种状况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有必要对炮击金门的历史经验重新进行一番认真总结。
02
要理解毛主席炮击金门的决策,必须了解《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美国对台湾的布局可谓深谋远虑,早在 1948 年下半年,人民解放战争如火如荼,国民党军兵败如山倒时,美国杜鲁门政府就开始认真考虑对台“新政策”了,此后经过艾森豪威尔政府,这一政策被最终确定并为历届美国政府所延用。
美国这一“新政策”的总原则是,使台湾“保留在对美国友好的政府手中”,而“最切实的手段”则是将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见王景弘《采访历史:从华府档案看台湾》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0年版)。
美国政府的这一意图,在《美台共同防御条约》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的内容主要包括:美国帮助台湾当局发展军事力量;美国拥有在台湾、澎湖及其附近海域部署海、陆、空军的权利;当台湾“领土”遭到“武装进攻”时,美国应立即采取行动对付“共同的危险”。
这一条约在把台湾事实上变成美国独占殖民地的同时,也把台湾置于美国的军事保护之下,应该说这一结果正是蒋介石所渴望的,但美蒋在谈判这一条约时,却相当不顺利,争议主要集中在两点:
1、美国拟将其对台湾的“保护”义务,明确限制在台湾本岛和澎湖列岛,而将与大陆距离最近的金门、马祖排除在外;
2、美国要求在条约中明确写明:在征得美国政府同意之前,台湾当局不得采取任何针对大陆的军事行动。很明显,美国要的是对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否决权。
关于第一点,只要看一看台湾海峡的地图就明白了,美国无疑是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台独的“干净”的地缘政治环境。
如果金门、马祖被从台湾“剥离”出去(在五六十年代的台海危机期间,美国多次施压蒋介石,要求其从金、马撤军),在大陆方面短时间内无法力压美国海空力量,取得台湾海峡制空权、制海权的情况下,台湾和大陆将会长期处于“井水不犯河水”的状况,不再有任何军事、政治上的“连接点”。
这种态势形成后,美国如果操纵台独势力,发动政变取蒋介石而代之,正式宣布建立一个“新国家”,如“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制造伪“满洲国”那样,并带领西方集团予以外交承认,则无疑将会给中国未来的统一在政治上造成很大麻烦。
关于第二点,显然不意味着美国对大陆的任何善意,而是因为美国对蒋介石政权的腐败无能和蒋军的战斗力毫无信心,美国不愿意被拖进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中,更担心蒋介石“反攻大陆”失败反而会引火烧身,招致解放军乘胜追击,顺势解放台湾。
对蒋介石来说,他之不能接受这两条,原因也很简单:接受这样两条,意味着他“反共复国”的政治图腾完全失去欺骗性,甚至被彻底放弃,而这却是他“执政”、当“总统”正当性的主要来源,他将陷入随时被美国抛弃、“换马”的危险境地之中。
不过,尽管蒋介石“执拗”了一段时间,但奴才是没有资格和主子讨价还价的,蒋介石最终妥协,唯一的要求是不要把这两条写入条约正文,而作为秘密条款。
对蒋介石这点可怜的小心思,美国人最终“俯允”。1954年12月2日,《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在华盛顿正式签署。
不过,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就此发布的声明中,仍然将台、澎之外的金门、马祖,称为台湾当局“管辖下的其他领土”,而在“条约”第六条则规定,所谓“领土”等词,就“中华民国”而言,仅指台湾和澎湖列岛。
杜勒斯这是公然制造“两个中国”,并为最终走向“一中一台”做好了铺垫。
蒋介石事后总结这场谈判,颇有心得地说:
“和美国人打交道,就是要打落牙齿和血吞。”
《美台共同防御条约》签订,意味着美国已经为“将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廓清了场地,端看大陆如何出牌了。
03
对大陆来说,要打破美国的阴谋,在暂时没有条件彻底解放台湾的情况下,就必须用一种明确的、不会引起任何误解的方式,向全世界宣告,台澎金马是中国的“待解放地区”,而绝不是杜鲁门所谓的“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讨论。”
这一考虑,是炮击金门的主要目的。
1958年7月18日晚,毛主席召集中央军委、总参谋部、空军、海军、炮兵等单位的领导人开会,部署东南沿海军事斗争的任务,对炮击金门作了明确指示,指出:
“准备打金门,直接对蒋,间接对美。”
根据会议部署,福建前线部队做了周密的部署,到8月 21日晚,从四面八方增调的参战地面炮兵、海岸炮兵和其他保障部队,全部在隐蔽状态下进入了指定位置,做好了战前的一切准备。
8月23日,毛主席亲自下令对金门实施大规模炮击:
“今天开炮。时机选择得当”。
之所以选择这一天,是因为联大此前一天刚刚通过了阿拉伯各国要求美国从中东撤军的提案,此时炮击,也是对中东人民抗美斗争的支持。
当天傍晚17:30,中国解放军福建前线部队突然万炮齐鸣,揭开了炮击金门的序幕。
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三万多发炮弹如冰雹地落在金门蒋军的指挥机构、炮兵阵地、仓库、舰艇和营房上,金门岛完全变成了一片火海。
当年在台湾“国防部新闻局”任职的刘毅夫,作为视察金门的“国防部长”俞大维的随员也在岛上,他于1978年撰写了《八二三炮战廿周年追忆》一文,记述了金门遭到炮击时的惨烈情景:
“下午五时三十分,我金门太武山下的翠谷湖心亭中,餐会已散,胡司令官(即胡琏)陪着俞部长在张湖公路的山下漫步回司令部,赵家骧、吉星文、章杰三位副司令官站在翠谷湖岸的桥头上谈天。突然有阵嘶哮声,掠过太武山头,驰落翠湖,紧接着是山摇地动的不断爆炸声,整个翠谷烟雾弥漫,弹片横飞,在小桥上的三位副司令官,于第一群炮弹落地爆炸时,就全都牺牲殉难了。”
这时,胡琏和俞大维已经走到坑道附近,听到爆炸声,擅长战场逃生的胡琏手疾眼快,跑进了坑道,俞大维则被炸伤,
“回到司令部的胡司令官,他的第一个动作,就是要用电话指示炮兵指挥官下令金门炮兵立即还击,但是他懊悔极了,电话线已被匪炮打断,他再拿起多处电话机,叫炮兵阵地,传达命令,糟,所有电话线都炸断了……”
以1958年8月23日为起点,对金门的炮击持续了21年之久!
04
对金门的炮击,从最初的雷霆万钧,到暂停炮击7天,允许在金门驻守的蒋军补给,再到单日打,双日不打,以后逐渐演变成只打宣传弹,是一场典型的“政治-军事”战役。
从任何角度来看,金门炮战都是一道分水岭——它使得国民党政权在被彻底逐出大陆及绝大部分沿海岛屿之后,暂时处于停战状态的解放战争,再次变成了“现在进行时”,并由此产生了三个方面的效果:
1、对金门的持续炮击,等于向全世界,特别是美国宣布,中国的内战并没有结束,任何分裂中国的企图——无论是“两个中国”还是“一中一台”——都是不能得逞的;
2、中国的内战既然没有停止,当然也就不存在“破坏和平”的问题。对金门的炮击,既然可以从毁灭性的“八二三炮击”转为象征性的炮击,也可以随时从象征性的炮击再转为实际的毁灭性炮击,乃至于登岛、渡海作战,统一祖国的主动权完全操之在我;
3、用“打而不登”、“封而不死”的方式,挫败了美国“剥离”金门、马祖,并最终在台湾本岛和澎湖列岛制造一个美国版的伪“满洲国”的图谋。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在双方发表的《上海公报》中,基辛格代表美国政府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无疑,美国所“认识到”的事实,正是炮击金门所导致的政治后果。
05
在炮击金门的过程中,还出现了这样富有启发性的一幕。
1958年9月7日,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关于台湾海峡地区局势的声明》,重申解放台、彭、金、马是中国的主权,任何外国不得干涉。
然而,美国政府却故意无视中国政府的声明。9月7日,美国军舰以为蒋军运输船护航为名侵入中国领海。
叶飞司令员请示我军是否开炮?毛主席命令:坚决打击,但是“只打蒋舰,不打美舰”。
结果,解放军一开炮,美国军舰立即丢下蒋军运输船向公海方向遁去,任凭蒋军舰船被我军炮火轰得人仰马翻,无线电里充斥着美军舰长和蒋军舰长互相咒骂的声音。
这一通炮击,测出了美蒋关系、美台关系的本质:台湾无非是美国的一颗棋子,并且随时会成为弃子。
今天,美国不断在台湾问题上制造麻烦,又是通过涉台法案,又是派遣高官访台,又是不断派军舰穿越台湾海峡。
美国的意图究竟是什么?美国愿意为台独势力火中取栗,和中国打一仗吗?
这些问题,靠教授分析,智囊推演,都不可能有靠谱的答案!
开一炮试试,一切答案就都摆在桌面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