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张志坤:如何让太平洋容纳中国

2020-12-10 09:24:31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张志坤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作者按:这是笔者在2020年6月份所写的一篇文章。2020年8月,中国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几乎同时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使得这个问题更加突出。本文仅仅从军事战略角度谈谈即将到来的中美海上争衡。

  曾经有一个时期,中美两国高层领导都反复强调说,太平洋足够大,足以容纳中美两个大国。尤其是那个著名的前国务卿希拉里,她在这个话题上说得最多,也说得最好听。她曾信誓旦旦地表示,“我曾经多次说过,太平洋对我们来说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美国将继续欢迎中国的崛起”。而前美国总统奥巴马更是言之凿凿、煞有介事地说,“美国欢迎一个和平、繁荣、稳定的中国崛起”,还声称什么,一个和平、繁荣、稳定的中国符合美国的利益。

  但是,话虽然说得很美好,可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现在,不要说在太平洋上美国正全力排斥中国,就算是在西太平洋的几个边边角角譬如南中国海、台海等地,美国都打着“航行自由”的旗号而要把中国赶出去,为此两国之间经常发生激烈的碰撞。这就引出这样的疑问,在一些个边角小地方,美国都不允许中国占有一席之地,难道太平洋会允许中国染指利用吗?太平洋有可能成为中国可资利用的战略空间吗?

  第一,太平洋是美国的战略内湖

  把占地球表面三分之一、占地球海洋面积二分之一的太平洋变成美国的战略内湖,这是美国自美西战争到冷战结束近百年战略扩张达到顶峰的标志性成果,期间美国先后打败了西班牙、德国、日本等列强,先后抢占了夏威夷、阿拉斯加、马里亚纳群岛、南太平洋诸岛、菲律宾等,最后又通过冷战搞垮了苏联,从而在太平洋上筑起了道道堤坝,建立了连绵密布的基地堡垒与军事据点,从新加坡到澳大利亚,从新西兰到阿留申群岛,从智利沿海到美国和加拿大西海岸,美国给太平洋安上了层层篱笆、围墙与关卡,任何海空活动都处于美国全面的监视控制之下。这导致辽阔浩瀚的太平洋虽然大部分海域是公共海域,全球各国名义上都具有平等使用的权力,但真实的情况是,这一切都只能在美国的枪口下进行,只要美国需要,就可以随时予以取缔剥夺。可以说,美国已经在军事上完全控制了太平洋,霸权以基地和据点为支撑,以海空力量为工具,美国成为整个太平洋海域的战略警察。

  正因为这样,所以美国的战略学者们才称呼太平洋为美国的“内湖”,并将其视为美国战略安全的重大保障,是天赐美国之巨大的幸运。

  第二,美国不会向中国提供或让渡太平洋的战略使用权

  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名词是“亚太战略”,但对于什么是“亚太”,“亚太”的范围大小及其与其它部分关系,却大都不甚了了。其实,战略上的“亚太”概念包括两大地理板块,一个是大陆板块,一个是海洋板块。这两个板块各成体系,相对独立,但又互相作用。其中,海洋板块为美国所独占专有,而大陆板块则包括俄罗斯、中国、印度、越南等诸多大、中、小国家。这样一种情形,同当年大英帝国之于欧洲大陆的情形如出一辙,今日之美国譬如当年的大英帝国,今日之中国则在相当程度上同当年的德国相类似(有关这个问题,请参阅笔者文章《骑上惊涛逐骇浪》)。正因为这样,所以现如今美国霸权的“亚太战略”也在相当程度上带有大英帝国当年“大陆政策”的影子。

  但是,现如今的“亚太”格局同历史上欧洲列强争霸的格局又有许多不同。现如今中国所面对的紧迫课题,依然不是什么走向深海驰骋大洋,而是如何解决来自海洋板块巨大的战略威胁。建国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老一辈革命家在谈到海防建设时经常谈到的一句话是,帝国主义侵略我们多从海上过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判断,这一判断相当精准地说明了亚太格局中海洋板块之于大陆板块的侵略性与危险性。事实上,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面对的是美国军事力量侵入亚洲大陆的危险,冷战结束后的一个时期,美国更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一套“由海向陆”的军事战略,要实现由“在海上”到“从海上”的转变,所谓的“濒海战斗舰”就是这一战略的具体产物。这也就意味着,美国认为自己对海洋板块的控制权已经高枕无忧矣。

  但是现在,霸权的这份狂妄显然已经被中国海军迅猛的发展进步给冲刷得一干二净了。现如今中国不但拥有体系完整的由陆向海的打击体系,而且海军的远洋舰队也渐成规模,隐然已发展成为能够同美国舰队在大洋上相抗衡的力量,于是就出现了美国“在海上”的危机。由此一来,美国军事入侵亚太大陆板块的可能性就变得微乎其微,不要说美国陆军有没有这个能力,即便美国陆军依然可堪进行大陆作战,但支撑大陆作战后面所需要的海上通道以及相关支援与支撑,美国也难堪承受、难乎为继。就算如今美国的海军力量依然十分强大,但也不足以一方面压制打败中国的海上与向海攻击力量,一方面还要保障亚太大陆作战所需的海上运输补给,美国海军已经无力同时完成这样两个艰巨的任务。

  尽管如此,但美国依托海洋优势介入大陆边缘的危险性依然很大,对中国而言,具体几个地点就是南中国海、台海、钓鱼岛以及朝鲜半岛周围。美国要依托海洋优势确保对上述地区的战略控制,瓦解美国所描述的中国的“反介入”和“区域拒止”战略,在大陆边缘的浅近地区打败中国。

  实质上这是一种以攻为守的战略。美国的战略企图就是决心封堵中国通往大洋之路,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足以构成对中国最沉重的战略打击,就足以确保美国拥有“太平洋战略内湖”的地位不动摇。同时,这一战略也意味着,美国不会向中国提供或让渡太平洋的战略使用权,一丝一毫都不会(参阅笔者2016年文章《美国会给中国的发展留出足够的空间吗》)。和平利用与开发是一回事,这当然可以,但前提是中国的行为都不能对美国构成挑战、形成威胁,否则美国就将“杀无赦”。牢牢控制“太平洋内湖”,巩固霸权的海洋优势,既可以强化海洋板块对大陆板块的打击作用,有利于霸权驾驭掌控亚太战略格局,同时又能在战时干净利落地切断中国的海上航线,从而扼杀中国经济。

  第三,砸开太平洋枷锁,核心是台湾问题

  这样的态势对中国构成巨大的威胁。鉴于中国对全球原料与市场的需要,保障可持续与稳定发展而不被颠覆的任务就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但现如今中国显然不具备这个能力,太平洋之于中国,在军事上战略上是困局、是枷锁。摆在中国面前的迫切问题是如何砸开枷锁,还远未到可以纵横驰骋、逐鹿大洋的时候。人们经常挂在嘴边所谓的“马六甲困局”,不过是太平洋困局与枷锁的一部分,除了这个“马六甲困局”,对中国构成现实而巨大威胁还有岛链封锁,还有台湾、冲绳、新加坡这样的“航空母舰”,还有朝鲜半岛、菲律宾等这样地缘安全匕首,还有印度、日本等这样不可轻视的战略制衡力量。把上述这些东西综合在一起,就使得太平洋对中国而言虽然触手可及、一目在望,但却险阻重重、征途艰难,不经过一番苦战、血战,就想让太平洋接纳中国成为一个玩家,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中国前出太平洋的最大障碍是美国的围堵压制,而当前的核心问题是台湾问题。台湾堪称中国面向太平洋的枢纽与大门,关闭这扇大门,中国沿海从南到北就基本被封堵封死;打开这扇大门,中国就获得直面太平洋的广阔通道。依托台湾的海空基地,中国还能够有效地控制第二岛链以西的广阔海域,可以机动灵活地对抗单薄脆弱的第二岛链。当然,如果中俄能够结盟、实现“集体防卫”的话,则中国可以直接利用俄罗斯鄂霍茨克海与勘察加半岛的地缘优势,如果这样的话,中国甚至可以越过第二岛链直接把美国西海岸暴露在自己的打击面前,这将成为一个很好的间接路线战略(有关这个问题,请参阅笔者2014年文章《中国海空间太小,太平洋足够大》)。可惜中国没有这个进取心,做不到这一点。于是,台湾问题就成为没有选择的核心与关键。

  因此结论就非常清楚了:太平洋接纳中国的第一步,是中国收复台湾,实现国家统一。做不到这一点,不要说走不出通向大洋之路,有台湾这个包袱沉重地压在身上,中国对辽阔的太平洋也提不起情趣,激发不出应有的战略感情。

  第四,太平洋容纳中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太平洋接纳中国,中国分享太平洋的战略权益,这将是对美国霸权的沉重的打击。中国舰队驰骋在太平洋上,一想到这样的场景,霸权主义者就会痛苦得彻夜难眠。所以他们不会因为中国走向太平洋而终止对中国的围堵与打压,在中国收复台湾打开太平洋的大门之后,中国同霸权之间要出现一场伟大的太平洋争衡。这场浩大的争衡将贯穿中美战略斗争的全过程,因而将十分艰难与漫长,将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点。

  对中国而言,大致上要分出如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破坏美国对西太平洋的控制——打破霸权在西太平洋地区一统天下的独霸局面,中国获得西太平洋地区的部分控制权;

  第二步,在西太平洋地区获得立足点,得到有效的战略支撑,从而控制西太平洋;

  第三步,争取在中太平洋一定程度自由活动的能力;

  当然,上述三个步骤只是基于海洋战略的一种设想。海洋战略历来同大陆战略、空天战略相结合,今后更是这样。中国走向大洋的过程也必定要同走向外太空战略紧密结合,彼此互相助力,同时,新兴的人工智慧也为今后的海洋安全战略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外太空与人工智慧,这是人类未来的两个技术制高点,都是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

  总之,太平洋确实足够大,也完全应该容纳中国,但这要靠中国去打出来夺过来,而不可能是别人的让渡、包容或赐予。人类世界没有这样的好事,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没有。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