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贸易战为标志,中美关系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了。
进入新历史阶段的中美关系,将颠覆和砸烂过去许多有关中美关系神话与传说,这些东西包括:
——中美利益深度融合论
2019年,就在中美贸易战激烈进行之际,有中国权威机构、权威学者出面发表权威报告称,中美两国的利益深度融合,美国对中国提出的要求大部分是合理的,中美关系有着进一步深化、亲密化的良好基础。
这种观点,表达了当今中国经济与战略界相当一部分顶尖精英们的真实心声。他们坚定地认为,中美两国不但类似于“夫妻”,而且还是“命中注定”的“夫妻”关系,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深度、高度融合在一起,已经“谁也离不开谁”,只能生同衾死同椁、“风雨同舟”地捆绑在一起了。
这种观点并不是号称“精英”的那些中国人的发明创造,相当程度上不过是对发自美国类似观点的陪衬应声与啦啦助叫,在美国,有人推出了著名G2和“中美国”概念,其理论基础也根植在“中美利益深度融合”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把中美两国描述得俨然如“双子星座”一般照耀在人类的宇宙天空。
上述源自美国及呼应于中国的有关中美“利益深度融合”论相得益彰、奇趣互映,只不过对比之下,美国方面的说法具有战略上凝练,有高度又有品位,而中国方面拿“夫妻”来形容国家关系,显得挺庸俗市侩、挺低级猥亵而已。
但是现在,这个所谓“中美利益深度融合”论显然已成一堆垃圾。在今日中国,除了极少数“公知”、“精英”仍然坚持此说之外,绝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这根本不符合事实,基本可以看做是个别人的一种恶意绑架或阴险设套。
——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彼此分歧论
这是此前一个时期在中国相当盛行的一种学说,坚持这种学说的人认为,中美两国之间没有根本性(借用国际关系学界的学术术语说描述就是“结构性”)的矛盾,只存在一些“分歧”,但彼此之间的“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因此,发展中美关系就要持续不断、持之以恒下大力气做大中美共同利益的“蛋糕”,“蛋糕”大了,吃起来自然就又香又甜又饱又暖,把美国喂饱了,中美关系自然也就好了。当然,与此同时,也要对中美彼此之间的“分歧”进行有效地“管控”。
在“中美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的基础上,一方面继续做大中美“共同利益”的“蛋糕”,一方面卓有成效地“管控”彼此之间的“分歧”,这样一来,中美关系还不是要好到天上去吗?想低调一点都不行,实力不允许呀!
但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战以及相关的政治、宗教、技术冲突无情地说明,所谓中美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彼此分歧的说法没有说服力,这一战略判断在理论上难以自洽——“共同利益”与“分歧”还能比较出大小多少,人们不知道这是怎么算出来的,究竟是拿杆秤称量出来的,还是用数学公式推导计算出来的;计量单位是吨、是桶还是公升,一概不得而知。这一战略判断在实践上十分荒诞——中美两国本来是各自跑在两条不同道上的两辆车,中国正在走中国道路,美国正在走美国道路,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两国存在有关乎核心要害问题的巨大的战略性冲突,根本就是不同文明类型与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关系,在发展前进的目标方向与根本利益上完全相悖(有关这个问题,请参阅笔者《中美“共同利益”究竟有多大》等相关文章),以为做大“共同利益蛋糕”就能满足美国的战略胃口,就能化解美国的战略围攻使之不再对中国下手,完全是可笑而又可怜的幻想。
——经贸关系压舱石论
毫无疑问,中美两国之间存在巨大的利益关系纽带,这个纽带就是中美经贸联系;这个经贸联系纽带是如此巨大,早已经把中美两国的许多人卷入其中,同时也把他们的切身利益卷入其中。这就是为一些人所津津乐道的中美空前密切的经贸联系。
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美国实行全球战略重点转移,美国越来越多的把战略矛头指向中国,中美关系的风浪与颠簸也就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有人将稳定中美关系的希望就寄托在这条纽带上了,于是借用航海行业里“压舱石”的概念,提出了“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著名论断。
这个著名的战略论断承认中美两国之间系出现了“风浪”,两国关系的航船发生了“颠簸”,但是没关系,巨大而密切的中美经贸联系将起到惊人“压舱石”的作用,将“压”住中美关系的航船,使之稳稳地航行波峰浪谷之间,战胜一切挑战而航向绚烂的彼岸。一时间,“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的说法响彻云霄,充斥于各种舆论场和媒体的渲染之中。
遗憾得很,现在事实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中美经贸关系非但不是什么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反而成了美国用来打击遏制中国的大棒,“压舱石”被搬起来当成了“砸头石”、“砸脚石”(有关这个问题,请参阅笔者2016年文章《中美关系的“压舱石”真能显灵管用吗?》)。中美关系中所谓的“压舱石”在中美对抗性的战略关系中非但没有显灵管用,相反,却被美国当做被当做武器而砸向中国,这样一种必然结局,事实上早就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了。
——战略互信合作共赢论
“只能合作,除了别无出路”,这曾是相当一个时期内中美关系喊得最响、调门最高的口号(中美贸易战爆发以后又微调修改为“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在一些“专家”、“学者”看来,在中美关系上,中国已经失去了选择的余地,只能矢志不移、忠心耿耿地同美国合作,否则就是错误,就要迷路,就要误入歧途。按照这些人的逻辑,推进中美合作俨然是确保中国战略机遇期的核心与要害,好像只有在中美合作的大局之下,中国才有发展机遇,才有可能实现崛起复兴一般,否则就将“大事去矣”。所以,中国就必须千方百计地搞好同美国的关系。
要搞好同美国的关系,首先就需要美国认可中国、认同中国、信任中国,于是,一个时髦而又极其重要的战略概念就出现在中美关系之中,那就是所谓的“战略互信”。推进中美“战略互信”成为过去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中美关系的根本努力方向。
把“互信”提升为战略高度,意味着这种“互信”的高度、深度与广度都达到空前的水平。从高度上讲,“战略互信”意味着两国在目标、道路、模式等国家与民族发展大计上相互信任、认可认同;从深度上看,“战略互信”意味着彼此交底交心,而不再藏着掖着,哪怕是核心机密也应如此(这也就是此前中国一些“专家”、“学者”大叫要对美国交底的原因,见笔者文章《向美国交底的办法不可取》);从广度上说,在“战略互信”的概念下,一切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都概莫能外,都要推动“互信”、实现“互信”,简单地说,如果中美两国不能有政治互信,则战略互信将无从谈起,如果不能实现军事互信,战略互信同样是无稽之谈。正因为这样,所以前些年中国上下各个方面几乎涵盖一切地对美国大讲特讲“战略互信”。在这股巨大的浪潮之下,一些中国人对美国实在是“信”得一塌糊涂,信得不可开交。
有“战略互信”为基础,接下来顺理成章的就是中美“战略合作”。同样,把两国之间的“合作”上升到战略高度,也意味着“合作”在高度、深度与广度都达到空前的水平。中美“战略合作”高级水平的具体体现,就是中美关系所谓“共赢”,通过中美关系,美国“赢”了,大“赢”特“赢”,中国也“赢”了,“赢”得盆满钵“满”,中美两国一场皆大欢喜了。
实际结果怎么样呢?
现如今实际的结果是,中美两国之间的“战略互信”总体而言烟消云散,虽然个别中国人对美国仍然无比信赖、忠心耿耿,但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不再相信美国霸权对中国会有什么善心善意;美国霸权及其统治者垄断资产阶级集团至始至终就都社会主义中国没有什么“信”而言,现在更如疯狗一般地在撕咬中国。现如今两国之间已经失去了基本的信任,更遑论什么“战略互信”。
那么“战略合作”怎么样呢?
其实,中美之间搞了许多交易,但能称得上“战略合作”的东西实在少得可怜,尤其是进入2000年以后,在笔者看来,总体而言两国之间并不存在什么“战略合作”,所谓的“战略合作”只不过是外交辞令与宣传忽悠(见笔者2010年文章中美合作:谁“合”谁,谁“作”谁)。至于为一些人所津津乐道的“共赢”,此前赢多赢少不知道,现在人们都知道的已经不是什么“共赢”,而是“双输”。因为有人不厌其烦地教诲我们说,中美贸易战没有赢家,只有“双输”。中美贸易战终于打了一场,尽管通过磋商达成了第一阶段协议,但按照此前的宣传口径,这就不可能是什么“双赢”而一定是“双输”了。也就是说,中美关系现在以“双输”而告一段落。
既然中美关系现如今已经发展到“双输”的程度,而且美国还在台湾、香港、新疆、西藏、南海等诸多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对中国持久发力、大棒猛砸,所以,所谓的中美“战略互信合作共赢论”也就难免发味变臭,事实上现在也已经很臭了。
——美国焦虑误判论
美国为什么对中国如此打压过不去呢?
美国方面的解释与说明很明确,那就是“中国威胁论”与“中国邪恶论”。中国威胁论在于宣判中国扩张,因而威胁周边邻国,威胁美国,也威胁世界和平;中国邪恶论在于宣判中国反民主、反人权,因而成为普世价值世界大潮的敌人。有了这样两条罪状,当今中国发展崛起的战略合法性也就不复存在,将其搞垮颠覆也就成了天经地义的、拯救人类未来的正义之举了,美国则如同现代人类的战略罗宾汉,为地球及宇宙的未来而对中国兴师问罪、吊民伐罪。
一些中国的“专家”“学者”对此解读与阐释则相当有趣。他们认为,美国之所以极力打压围剿中国,源于中国迅速发展对美国形成某些“赶超”的“焦虑”,即“战略焦虑”;因为美国对中国的“战略焦虑”症越来越严重,所以就对中国出现了“误判”,是为“战略误判”。因为“战略误判”,所以美国才将中国定性为头号战略对手,才导致要同中国进行 “战略竞争”,才同中国发生了贸易摩擦,才加强同台湾的军事联系,才军事介入南海问题,才粗暴干涉中国香港、新疆等内政,总之,这一切统统都源于美国的“焦虑”与“误判”。他们否认或不承认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政策源于其霸权本性,不认为这是世界垄断寡头资本阶级本质的反映。
建立在上述美国“焦虑”“误判”理论学说的基础上,中国一众“专家”、“学者”大声疾呼中国应在战略上“安抚”美国,俨然乎这才是中美关系的关键与要害之所在。一时间,在中国国内,各种对美战略安抚论异彩纷呈、万马奔腾,汹汹然成了一股舆论大潮,什么要对美国“坦诚说明”,什么对美国“战略交底”,什么对话、沟通、管控等等,搞得十分热闹好看。
中美两国之间的对抗与冲突真的是源于美国对中国的“误判”吗?
说实在话,一切有起码客观态度的人对此都不屑一顾,而美国的政治家与战略家更是如此,他们对中国的这些不肖劣徒们如此评价自己嗤之以鼻。事实上,美国焦虑误判论现如今在中国已经臭不可闻了。
俱往矣!
上述这些有关中美关系的神话与传说正如同云烟一般消散匿迹,正再一次成为耐人寻味的历史烟尘。记得毛主席形容抗战初期王明右倾路线的时候,曾经这样说,王明是“梳妆打扮,送上门去”,他千方百计讨好、取悦国民党,维护国民党的统治秩序,巩固国民党的领导地位,表现的十分谦恭、输诚,结果蒋介石是“一个耳光,赶出大门”。毛主席对此评价说,蒋介石是中国最大的教员,教育了全中国人民,是用机关枪教育的。现如今中国最大、最卓有成效的教员是谁?回答显然是美国。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之于美国大概也差不多是“梳妆打扮,送上门去”,现在基本上也落得个被美国“一个耳光,赶出大门”的下场,中美关系从此要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了。
进入新历史阶段的中美关系将具有怎样的崭新面貌呢?
第一,美国将对中国进行战略打击
新时期美国针对中国的战略已经非常清楚,用霸权的战略术语描述就是“战略竞争”。既然要同中国搞“战略竞争”并赢得竞争的胜出,那就要在战略上打击中国。加强自己打击对手是一切竞争的根本法则,这里面没有任何温文尔雅、打情骂俏、轻怒薄嗔的空间,所有的只是理性与残酷。中国有些人还指望中美战略竞争是“良性”竞争,他们真是幼稚得可以。但美国霸权统治集团从来不幼稚,他们历来都是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为了赢得他们所谓的“战略竞争”,他们对中国要进行全面打击、全方位打击和全程性打击,这将不以中国方面的意志为转移,不管设立什么中美关系新基调,都改变不了这样的事态。
在美国的战略性打击之下,中美关系今后所呈现出来的面貌将不再是什么“分歧”,也不复什么“摩擦”,也不会是单纯的磕磕碰碰,而将狼烟四起、哭爹喊娘。简单地形容,那就是叮叮咣咣地打架斗殴将成为中美关系的常态。
第二,调动全球战略资源遏制中国
美国霸权是全球霸权,它的战略资源也是全球性的,为了积攒这等空前的全球战略资源,美国进行100多年的打拼。它之所以如此卖命打拼这份资产,目的就是借助这种全球性资源优势来更好地巩固与加强美国的世界霸权霸权。当年赢得对苏联的冷战胜利,美国所依靠的就是它的全球战略资源,现在,要赢得同中国的“战略竞争”,美国照样还会调动使用它的全球战略资源,这些全球资源包括:遍布全球的战略盟友,无处不在的军事基地,美国主导下的现代技术服务体系,以资本主义垄断寡头为核心的世界金融与贸易体系,以及西方的思想价值、宗教文化体系等,上述这些东西将全部被美国所动员起来,无一例外加入到围剿遏制中国的大合唱中。此前一个时期贸易战打压中兴、华为公司不过是美国霸权小试牛刀而已,今后对中国的各种具体围剿与打压将比比皆是,令人目不暇给。
最新值得一提的动向是,美国正推动北约把目标瞄准中国。
2019年12月,北约各国领导人聚会英国伦敦,召开“北约成立70周年”峰会,会前,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就把话题引向中国,说什么北约“不希望成为中国的对手”,但将就“中国崛起”一事展开讨论。当时中国的一些媒体还感到挺兴奋,为这个家伙的表白而高兴,浑然不知他们这样冠冕堂皇讲话的时候,其实就意味着已经做好下毒手的准备了。须知他们历来都是这样一副伪善、虚假的面孔,当他们说不希望发生战争的时候,他们已经准备好发动战争了,当他们说不希望流血的时候,他们杀人的屠刀即将砍下。在斯托尔滕贝格表演鳄鱼眼泪的同时,美国驻北约大使哈奇森则渲染说,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对全球具有“威胁性”的国家,各国应考虑将中国纳入“基于规则的世界秩序”。
在进行了上述诸般足够的思想舆论铺垫之后,北约70年周年峰会最后发表了一个“声明”,明确把中国定性为“挑战”,并声称要以“一种平衡的方式来理解和回应中国带来的挑战”。这说明,北约这个最大的冷战工具已经被美国拿来对付中国了。此前,波罗的海小国立陶宛、拉脱维亚等相继宣布中国对他们构成“威胁”,说明北约的几个新进小爬虫已经闻风而动了。许多中国人对此不以为意,以为它们相距中国有天边之遥,隔山隔水隔地球,不会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窃以为,这种想法未免太掉以轻心,太小瞧北约这只冷战巨兽了。
同样,美国还正在拼凑新的“印太战略集团”,极力要把印度拉入其中为其作伥,这也是针对中国所量身定制的打击工具。
第三,中美“共同利益”的蛋糕越来越做不下去了
时至今日,为中美关系唱赞歌在美国已很鲜见,同中国一些“专家”、学者的预言恰恰相反,美国需要一个新的中美关系已经成了美国统治阶层最大的战略共识(见环球时报社评《中国为何无需担心美国总统更迭》)。但在我们中国,继续为中美关系唱赞歌的还大有人在,继续做大中美“共同利益”蛋糕的努力还在只争朝夕地大干。之所以出现这等滑稽场面,一方面由于历史的惯性,一方面也源于中国相当一些上层社会人士对美国的幻想,他们同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斩不断理还乱,很难告别过去的梦幻走出既有的泥潭。
但是,不管中国一些人怎样努力,所谓中美“共同利益”的蛋糕今后也要越来越难做了,即便勉强再做一点,味道也严重变异,至于具体怎样分蛋糕,则更是棘手难题,过去分“蛋糕”的时候美国还可以给中国留一点残羹残渣,今后恐怕将要一点不留、席卷而空了。这样的“蛋糕”即便能够勉强地做下去,但也同受气的媳妇做饭一般:一边流着眼泪,一边为人效劳,生活得已经十分难堪可怜了。
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已经进行一年有余,回想当初,中国有多少人声嘶力竭地叫嚷说中美贸易战打不起来,他们中很多认都是所谓顶尖的“精英”、“公知”、“专家”、“学者”,他们严重地误导和蒙蔽了当代中国的战略理性,并且不但在中美贸易战问题上是这样,而且在诸多重大全球战略问题上也是这样。可以这样说,现如今中国在有关全球战略的理论上,总体而言还达不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水准与高度,这导致对中美关系本质属性的认知与理解五花八门,对中美关系未来前景的预测三教九流。现在,声势浩大的贸易战可能到了收官阶段,具体怎样收官,那不过是一件技术活,但其所产生的战略影响却不在这里,而在于其分水岭效应。事实上,这场贸易战,对中国人民的精神打击远远大于经济冲击,对中国人民的情感影响远远大于战略影响。国家战略指导需要绝对理性,但情感与精神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在基础,中美关系也是这样,中国人民对美国及美国霸权,再也不是以前那种心情了。如果说此前阶段中还有很多人对什么中美融合共舞有所包容、有所理解的话,而今之后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的时间内中美两国都将在思想与感情上渐行渐远了,中美过去那种貌似的“友好关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今后,中美两个大国还可能和平共处吗?这样的前景又有多大的可能呢?
现在,人们广泛地议论中美两国脱钩、新冷战等问题,与此同时,也有人把希望热切地寄托在“和平共处”的前景上,他们认为美国终究不敢对中国下手,更不敢直接对中国动手,所以即便两国渐行渐远,哪怕脱钩了,搞中美新冷战,全球和平也没有问题,中国的和平环境也没有问题。在一些人的心底里,人类永久和平的时代已经来临,中美两国关系更是这样。
笔者以为,这样的愿望不可谓不好,但太过清纯简单了。须知,中美共处将是激烈斗争中的共处,这是由中美关系的本质所决定的。两种社会的不同制度属性,两个国家对撞性的战略目标,决定中美之间的斗争不可避免,任何指望美国内部出现伸张正义的政治势力主导美国从而引导中美关系走向坦途的想法,都完全是望梅止渴;中美共处,还是实力平衡与势力均衡下的共处,没用力量上的对等与平衡,美国不会停止对中国的围剿与进攻,美国不会放弃改变中国社会制度与发展方向的企图,也不会对中国的崛起复兴坐视不理。这一切都说明,不经过严峻斗争就想和霸权共处,没有相应的战略实力平衡就要同虎狼共舞,完全是异想天开。
所以,斗争的高低成败,决定着中美关系的前途,也决定着中国的战略前途。这是中美关系进入历史新阶段的核心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