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卢书记”的大名如今可火起来了,如此这般“一举成名天下知”,可谓既悲哀又滑稽,就卢书记而言,这场倒霉来得如此鬼使神差,恐怕连他自己都不免要啼笑皆非了。
也许正因为这样,所以有关卢书记“该咋办”的命题遽然上升成为社情舆论的头号热点议题,人们纷纷就“如果你是卢书记,应该怎么办”这个问题献计献策。
笔者以为,这确实是一个难办的问题。
有人说,卢书记应该坚持原则,理由是“原则不能模糊、底线不容失守”,卢书记完全可以讲“抱歉领导,这件事我们都得听规则的”。
应该说,这样讲在理论逻辑上说得通,但是,如果大连卢书记真的这样做了,结果会怎么样呢?
大家不妨设想,如果当时卢书记真的这样回复了上级领导王主任,直接后果有两种可能,一是王主任就此蔫吧了,老老实实地按规定去做;二是王主任转过去找了别人,通过别人把事情搞定。至于像如今这样,王主任同卢书记的通话被曝光并被炒作成舆情事件,毫不客气地说,完全是偶然与意外,其发生的可能连万分之一概率都没有。这也就是说,上述两种情形,不管实际是哪一种,所有的影响与后果最后都只能积淀在王主任与卢书记之间,对他们工作关系与个人关系造成显著的影响,而不为外人所知。
这将是怎样的一种影响呢?
任何有点实际行政经验的人都知道,这对卢书记而言,今后将有不堪承受之重;对于王主任而言,也有如鲠在喉、难以释怀之恨。对此,笔者建议最好不要空喊政治口号,因为实际做起来真的很难。笔者就有这方面的经验,当年为着某一件事情,有熟人上门请托,本人回复说这事不能办、办不成、也办不得,结果人家另找高明,居然顺顺当当就给办成了。笔者自然是弄了个灰头土脸、如落败的丧家之犬一般……
窃以为,大连卢书记能如录像所显示的那样做了一定的变通处理,他已经算得上应变有术了,错误固然有,挨处分也不冤枉,但毕竟没有主观动机,所以不必苛责,也不好求全责备。
这件事之所以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正所谓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反映出来的是中国社会一个普遍性问题,那就是下级人员经常要应对上级领导各种各样请托交待,这是一种普遍现象。如果从原则出发,所有这些请托交待一概都应排斥拒绝,但在当今中国,有哪一个下级可如此简单对待吗?如果这样做,后果是什么,相信稍有一点行政经验的人都完全明白。政治正确的套话和大话谁都会说,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除了那些趋炎附势、巴不得借此攀高枝、接天线的人之外,正直的人就只能挖空心思地区打太极、搞变通、玩折中、捣糨糊,等等。各种手段可谓五花八门,表面看起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其实内心叫苦不迭。
如此这般地引申下去,可以说,大连“卢书记该咋办”在更深层面就成了关乎中国政治生态的大问题。也就是说,从政治角度看,当今中国官场中仍然飘荡一些恼人的烟雾,如关系学、潜规则等大行其道,严重的地方或者严重的时候干扰和影响政治生态。笔者一直认为,一些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之所以长期上不去,原因不在于经济而在于政治,很大程度是因为政治生态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上级负更大的责任,因此,与其讨论“卢书记该咋办”,还不如更深入地讨论“上级领导该咋办”。具体而言,“王主任该咋办”比“卢书记该咋办”更具有实质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