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某经济学群里有一个对话:
甲:微观经济学的应用研究越搞越细,就像过日子,柴米油盐一地鸡毛蒜皮。
乙:就感觉是在研究“上厕所为啥要脱裤子”,上厕所脱不脱裤子他都要用因果识别一下。
丙:现在经济学最时髦的选题,是《上厕所为什么要脱裤子?——来自某某某的证据》。
丁:然后再换一个Y,可以继续扩展成《睡觉为什么要脱裤子?——来自某某某的证据》。
戊:做一个DID(注1),研究一下脱裤子与不脱裤子的后果。
(二)
上述对话令人忍俊不禁。
以我长期侵淫于经济学编辑中的经历,我觉得,现在的经济学(学界名曰“现代经济学”)的文章,基本上可以用一个选题来概括:
《放P为啥不用脱裤子?——来自现代经济学的证据》
众所周知,这个选题进一步被内卷成了:《放P为啥必须脱裤子——基于腹泻与便秘的异质性研究》等等。
这样的选题有意义吗?
“有”还是“木有”,恐怕只有“天晓得”。
对于“天晓得”的选题,经济学界中的人们为啥乐此不疲呢?
(三)
我的研究生最近准备开题,他用了半年时间考虑论文选题,初步确定的题目是:《新冠疫情下公立医院公益性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
可是最近他犹豫了:“赵老师,好像只有我一个人在做没有加入西经计量模型的选题。我担心过不了开题这一关……”
我说:“谁规定你们的选题必须要有计量模型?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论文中,计量模型有用则用,没用则也没必须要画蛇添足嘛!”
他说:“同学们都在互相询问:你的选题有没有计量模型?”
我问:“其他同学的选题呢?”
他说:“大概都是按照一个固定模式:提出一个假说,然后计量分析,进行验证。比如:《A与B的关系或A对B的影响——基于某某某的实证研究》。有计量模型才有理论自信……”
我告诉他:“如果你实在觉得没自信,心里发慌,你也可以选《放P为啥不用脱裤子——来自某某某的证据》……”
他想了想说:“这样的选题好做是好做,但没什么意义呀!”
我说:“有意义。选《放P为啥不用脱裤子》的意义,就是让你有底气,让你好过关,让你有自信,让你很庸俗。”
他长叹一口气:“难怪庸俗经济学越来越自信。”
(四)
物极必反。虽然庸俗经济学的内卷化成功地毁掉经济学专业的理解力和创造力,但这种内卷也正在让躺平的一代逐渐觉醒。
我问那位研究生:“为什么在市场竞争中挣扎打拼的年轻人越来越接受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非升即走’引发的事件击中了那么多青椒的内心痛点?”
他回答:“是不是近年来加强了马克思主义宣传的效果?”
我告诉他:“道理其实很唯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简而言之,市场经济越是发展,就越能充分暴露资本统治的剥削性和残酷性。虽然《资本论》早就揭示了资本的真实面目,可要让你们认识到这一点,需要假以时日。”
看他频频点头,我问到:“不知道啥时候,你们在选题上才能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自信……”
沉默片刻,他认真的告诉我:“赵老师,我想好了,我就选《新冠疫情下公立医院公益性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理》。”
我说:“我支持你,这才是政治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应当选择的真问题。不过你要做好思想准备,因为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式,‘不务正业’居然成了政治经济学专业的选题逻辑。”
听了我这番话,这位研究生一脸凝重,好像即将奔赴生死战场。
我笑着说:“下周就要开题了,结果如何,只有天晓得。”
——————
注1:DID(Difference in difference models),即“倍差模型”,是计量经济学的模型之一。
(2021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