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迎春:再谈什么是经济

2021-10-19 14:55:08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迎春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从网上看到《以浪费拉动经济,是一种发展病态》(以下简称《病态》)一文,想借这个题目宣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说是什么是经济。以前我写过《现代西方经济学不懂什么是经济》、《现代西方经济学不懂什么是物质生产》、《现代西方经济学不懂什么是生产关系》等,所以,这里是再谈什么是经济。

  一、经济要区分具体的经济与经济“一般”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不懂什么是经济》一文中,主要是批判了“虚拟经济”、“实体经济”的概念,指出经济根本不可能存在“虚拟”与“实体”之分。经济是实实在在的物质生产和再生产,根本不可能“虚拟”,因而也不存在什么“实体经济”。

  这里要区分的是具体经济与经济“一般”。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的经济,就有封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和过渡时期的经济。封建经济是以地租为特点,而资本主义经济则是以追逐利润为目标,过渡时期的经济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为特征等。总之,几种经济的现象具有不同的本质。人们为了认识经济、研究经济,首先就要知道什么是经济,就是要知道抽象了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过渡时期不同经济关系的那个“一般”。就像要认识“张三”、“李四”、“王五”等人一样,首先要了解“人”的本质。只有了解了人与一般动物的区别以后,才可能进一步了解“张三”等具体的人。

  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规律时,写了《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说明了生产“一般”、经济“一般”,说明了什么是“经济”以及生产、流通、分配、消费“一般”之间的关系。他在说生产时指出:“说到生产,总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可是,生产的一切时代有某些共同标志,共同规定。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但是只要它真正把共同点提出来,定下来,免得我们重复,它就是一个合理的抽象。”经济也相同。从封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过渡时期经济中,抽象出经济“一般”,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封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和过渡时期的经济等。

  经济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相应的交换、分配、消费。”“通常所说经济增长或经济衰退,即指生产的增长或衰退,以及相应的商业、金融业、服务业等的变化。”(《政治经济学词典》许涤新主编 第56页)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的基础,也是经济的基础。只有物质资料生产增长了,流通、分配、消费才有内容;物质资料产品的生产减少了,流通、分配、消费的内容就减少了。这是经济发展的“一般”。

  生产了更多的粮食、棉花,人们才能丰衣足食;生产了更多的自行车、汽车,才能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生产了更多的住宅,才能使人们有房屋住,生产了原子弹、核潜艇,才能保卫国防等。从经济“一般”看,只有生产了的生产、生活资料,才能满足人们的具体需求。所以,发展经济首先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生产更多的物质产品。资产阶级经济学认为赚钱是经济,是错误的,赚钱不是生产、经济“一般”,而是资本主义经济。马克思早就指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全部智慧就是把资本主义经济说成是生产“一般”,说成是永恒的经济。

  《病态》一文说:“浪费拉动经济”。浪费能够“拉动”经济吗?浪费能够“拉动”生产吗?不能!浪费是“一般”消费领域的活动,拉动不了生产。现在我国采取的一些措施,如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旅游业,发展金融业,买卖股票、期货等,是生产发展吗?能够“拉动”生产发展吗?不能!所谓的第三产业包括政治部门、文化部门的活动,根本不属于经济活动,更不是生产物质产品;发展旅游业,旅游属于消费领域,不属于生产领域,发展旅游业生产不出物质产品;股票、期货买卖则属于流通领域,这些活动发展了,也生产不出物质产品;甚至于发给居民消费券等,企图“拉动”生产、经济,只能成为经济学界的笑话,成为人们的话柄,是不懂什么是生产、经济的表现。

  从经济“一般”看,只有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机械化、现代化才是发展生产的科学道路。

  二、浪费拉动经济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病态”

  《病态》说:“市场化以后,存在一个现象,即:为了拉动经济,便千方百计地诱导和鼓励人们弃旧换新,于是,看上去还挺好的家具被扔掉了,还可以穿戴使用的衣帽鞋袜、床上用品被抛弃了,只是有点儿掉漆生锈的自行车、电动车也不要了,城市里,刚刚铺设不久的沥青路,也毫不吝惜地重新开挖,把一个好好的路面,搞成了象打了补丁似的,原有的平整性整体性被破坏了。”文章认为这是一种“病态”。事实上这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现象,不是经济“一般”的“病态”,而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常态”。所谓的“市场化”,就是进入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道路。

  现实的、具体的经济现象,总是一定经济关系下的生产、经济,具有阶级性。不是封建的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没有什么抽象的经济“病态”。《病态》说:“以前,人们常讲,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也是反对浪费、注重节约的生动体现。”“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封建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条件下,劳动群众的经济现象。资产阶级绝对不会“缝缝补补又三年”,而是要显示富有,不然就没有人向他的企业投资、贷款了,因此,资本家一般都是“穿金戴银”,显示出自己的富有。

  资本主义经济为什么会出现“千方百计地诱导和鼓励人们弃旧换新”呢?这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痼疾,即生产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在破除了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以后,就爆发周期性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原因是一方面工人群众的工资,是劳动力商品的价格转化形式,是再生产劳动力的生活资料商品的价格,所以工人群众始终处于贫困状态;另一方面资本家占有利润,则拼命发展生产,资本家之间的你死我活的竞争,逼得他们发展生产。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象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资本论》第三卷 第548页)生产过剩成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痼疾,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成为一种规律。因此,资产阶级及其政府采用各种方式“拉动”经济,不惜“千方百计地诱导和鼓励人们弃旧换新”。这不是经济“一般”的“病态”,而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常态”。

  毛泽东时期我国的经济需要“拉动”吗?需要“刺激”吗?不需要!当时生产高速发展,还满足不了购买力的增长,因为工人的工资不是劳动力商品的价格了;封建社会没有“拉动”经济的这种现象,我国的经济需要“拉动”、“刺激”,表明我国的经济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经济的轨道,而不是什么社会主义经济了。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枯,所以,要千方百计地“拉动”、“刺激”经济发展。

  资本主义政府采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拉动”经济发展,发行大量纸币,不断发行债券,使通货不断膨胀,债务不断增长,而周期性经济危机依然周期性爆发。经济危机的形式虽然发生了变化,由生产过剩表现为通货膨胀与经济停滞并存、债务危机等,但是,本质仍然是生产过剩。所以,资产阶级及其政府不断“刺激”、“拉动”经济,以至像台湾省发“五倍券”等等,经济仍然“拉动”、“刺激”不起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一片萧条。其实马克思早就预言:“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资本论》第一卷 第832页)列宁也指出资本主义是垂死的、寄生的、腐朽的经济,必将被崭新的共产主义经济所淘汰、替代。

  我国的毛泽东时期、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就不需要“刺激”、“拉动”经济。生产力发展了,就可以提高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改善人民生活。采取各种措施“拉动”、“刺激”经济,是资本主义的经济。

  资产阶级以追求利润为目标,“赚钱”是唯一目的,因此,把收入看成是生产,从而造成资产阶级经济学的混乱,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表现、指导经济的发展,是这种混乱的集中表现。

  资产阶级是以追求利润为最大目的,因此,认为“赚钱”就是经济,甚至于赚取纸币。资产阶级学家就是用“赚钱”的眼光看待经济,混淆生产与收入之间的区别,把分配领域的收入,看作是生产,用国内生产总值指标表现经济的增减。“国民核算体系(SNA),是以西方经济学家萨伊的庸俗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不分生产与非物质生产部门,认为凡是收入的所有者即收入的创造者,不管你是生产劳动者、资本家、总统或者妓女都一样。”(《新中国前三十年关于计划经济的争论》刘日新著 第44页)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就包括了一切部门。政治、文化、军事等部门有收入,都成为了“生产”部门。现代西方经济学家甚至于认为赚取纸币就是生产、经济,也不懂货币与纸币之间的区别。在纸币大量发行、债券满天飞的条件下,采用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反映经济增长或者衰退,严重歪曲了经济现象。所以,我说现代西方经济学不懂什么是生产,不懂什么是经济,不懂什么是货币,不懂什么是资本等等,是一盆“浆糊”。

  而近几十年来,我国经济学界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抛到了九霄云外,全盘搬用现代西方经济学,从而造成经济学理论的一片混乱。采用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反映经济变化,就是这种混乱的集中表现。

  当前无产阶级与国际国内资产阶级的斗争,主要是在经济战线。当前我国不是如《病态》所说:“社会主义经济需要健康运行、良性运行,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尽快从谬误中走出来,不容拖延!”而是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武装头脑,批判现代西方经济学,回归科学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夺取共产主义的最终胜利!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