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最近一段时间,一系列重大政策调整密集推出:从反平台垄断、反资本无序扩张,到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开展房产税改革试点,无不引发国内外舆论的强烈反响。如何准确理解上述调整的深层逻辑?本文从宏观经济角度出发,讨论了近期三个关注度较高的问题:
一是引导资本良性发展。作者指出,中国提出解决资本无序扩张问题,目的不是打击资本,而是特指遏制资本在房地产、教育、娱乐圈、互联网、互联网金融五个领域的扩张,引导资本更多进入与国家宏观政策相吻合的产业轨道,例如高端发动机、新材料、数控机床、生物医药和医疗设备、信息硬件等领域。
二是共同富裕、三次分配。鉴于日本和德国的经验教训,中国必须扩大内需以促进发展。“脱贫攻坚”消灭贫困、“共同富裕”扩大中产,都是为了扩大内需市场。作者强调,中产是最能消费的群体,要扩大中产比例,须实行三次分配。其中,初次分配讲效率、靠市场,再次分配讲公平、靠法律,三次分配讲道德,靠富人自愿捐款支持科创和公益事业。
三是化解金融风险。主要措施包括:财政层面,逐步降低赤字率和宏观负债率;货币层面,货币供给市场调整;金融层面,稳健银行体系,控制非银行金融机构,重点监管债券市场,完善资本市场,稳定外汇和人民币币值,解决房地产问题,控制互联网金融。
作者特别指出,房产税扩大试点是一个重要信号,房子已经不是简单的投资问题了,未来这一领域还可能继续释放风险,一定要慎之又慎。
本文转自“新经济智库”,是魏杰教授于2021年9月17日所作内部讲座的文字稿,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特此选编,供诸位思考。
在座的各位早上好,很高兴今天上午用差不多三个小时的时间就目前的宏观经济状态做一点讨论。最近,企业界有几个问题非常值得关注,这几个问题也是最近的一些新提法。
▍引导资本良性发展
第一个问题,是“资本无序扩张”。
解决资本无序扩张的问题,没想到企业界对此反响非常强烈。问我什么叫资本无序扩张?我们要不要资本,中国是不是要打击资本?我有个学生是某资本公司的CEO,他问我要不要改成资产管理公司?我没想到这个提法会引起这么强烈的反响。
大家知道中国没有打击资本的意思。提这个问题原因是什么呢?
资本有三个基本的定义:
一、资本是逐利的。资本是一种逐利的经济范畴,资本不逐利就不叫资本。
二、资本是人格化的,如国有资本,民营资本等。
三、资本在追逐利润的过程中,有可能和国家的宏观政策相吻合,与国家宏观政策相吻合的时候叫资本有序运行;也可能和国家的宏观政策相对立,不协调的,一定程度的时候叫资本无序扩张。所以判断资本有序运行还是无序扩张的主要指标,就是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任何企业在逐利过程中都要注意国家宏观政策的协调。
这就要能够准确地分析和判断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势。有能力分析和判断国家宏观经济的走势,才能够正确的做事,这是最基本的基本功。包括六个内容:
第一,货币政策与金融政策。第二,财政政策与收入分配政策。第三,消费政策与投资政策。第四,产业政策与科技创新政策。第五,国际收支政策与开放政策。第六,社会政策与稳定政策。
资本无序扩张这个问题是怎么提出来的呢?大家注意,我们最近讲资本无序扩张不是指整个经济,而是指资本在五个领域的无序扩张,是有所指的。
第一个领域是房地产。房地产资本无序扩张,不断利用高杠杆推动高地价,利用高地价推动高房价。尤其是2015年以后,大量地产商下沉到了四五六线城市,从消费属性来讲,这些城市房子已经够了。于是这些房子大量变成投资品,因为可以增值保值。资本无序扩张极大地扩大了房地产的资本属性,改变了房地产的消费属性,导致我们目前困难重重。我估计要三年时间才能解决房地产无序扩张带来的后遗症,不仅是恒大出问题,整个产业,供应商、投资人、购房者等都可能受影响。
第二个无序扩张的领域是教育,主要指义务教育。我们国家教育分两类,一个叫义务教育,一个叫非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拿钱,非义务教育是个人、国家、社会共同完成。结果资本冲到义务教育,导致各种培训班,各种各样的无序扩张。使得本来国家拿钱的义务教育领域,个人负担非常重,一个家庭每年支付的初中生教育费用在10万左右,据说还不是准确数字。资本无序扩张,到处兴风作浪,造成了整个社会焦虑,我们不得不清理它。
第三个领域是娱乐圈。资本在娱乐圈不断扩张,不断包装各种所谓的偶像、饭圈、粉丝圈,导致一系列问题爆发。
第四个领域是互联网。一些资本利用互联网平台不断推动垄断,盘剥消费者,盘剥生产者,使得中小企业实在活不下去,整个营销成本太高,最近我们不得不提出要重视线下零售才行。互联网领域无序扩张非常明显。
第五个领域是互联网金融。一些资本变相地利用科技,叫所谓的金融科技。科技就是科技,不能把金融利用科技也叫科技,这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搞金融科技,还要在科创板上市,金融利用科技不是科技创新,还是金融,不能混淆。甚至把所谓的高利贷包装成普惠金融,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不断上升,消费者融资不断上升。
目前我们讲的所谓资本无序扩张主要是这五个领域,不是整个社会都资本无序扩张。这五大领域的资本无序扩张导致中国的宏观经济很难持续运行。我们提出要解决资本无序扩张的问题,目的不是打击资本,是希望更多的资本进入到和国家宏观政策相吻合的轨道,希望更多资本能够解决我们中国经济目前的短板。
大家知道,中国经济短板非常严重,别人一“卡脖子”,我们就出现增长速度下滑。中国五大短板非常明显:
第一个短板是高端发动机。大到飞机发动机,汽车发动机,航母发动机,我们都不行。我们呼吸机生产量很大,没赚钱,原因就是我们的短板非常明显,人家一稍微调整,我就没法做了。
第二个短板是新材料不行。我们许多新材料是进口的,关键材料的57%是进口的。像现在搞大飞机,飞机一降落,整个重量压在起落架上,结果轮胎我们搞不出来,因为没有这个材料。那个轴承我们搞不出来,因为没有轴承钢。材料很重要,去年韩国和日本干了一场,以韩国失败而告终。韩国半导体产业排在世界前五,但是材料来自日本,日本四十年很关注的一个重要产业就是精细化工,精细化工的产品就是半导体原材料,结果韩国没有,人家一“卡脖子”,韩国就趴下了。
第三个短板是数控机床不行。现在的精细零部件要求很高,要靠数字化机床完成,而在我们恰恰是短板。机床我们过去是可以的,现在唯一剩下的沈阳机床也倒了,被央企重组了。
第四个短板是生物医药和医疗设备不行。我们大量是要靠进口的,治癌药,还有些常见病的药是进口的。医疗设备、CT、核磁共振都是进口的,我们搞不出来。
第五个短板是信息硬件不行。集成电路、半导体、芯片我们不行。现在我们连28纳米芯片的量产还没有实现,别说10纳米、5纳米。
国家希望更多的资本能够进入到我们的短板领域来,一起来解决中国经济短板。但有人赚了钱之后从来不想进这些领域,想靠垄断赚快钱,赚中小企业的钱,赚消费者的钱。资本没有进入我们所需要的领域,所以叫无序扩张。我们希望资本进入所需要的领域来解决中国经济的短板问题,而不是打击资本。大家一定要正确理解关于资本无序扩张这个问题的提法,顺应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方向,进入到短板领域来。
▍用三次分配促进共同富裕
宏观经济的第二个大话题是“共同富裕,三次分配”。
大家知道,国家“十四五”提出新发展理念:以国内经济循环为主,国内国际相结合。国内经济循环一个靠投资,一个靠消费,消费和投资是国内经济两个主体。重点是消费,消费在未来中国增长贡献能增长60%,才能保证持续发展。中国要持续增长,关键要启动我们国内消费才行。
大家知道,二战之后曾经有一个历史经验和教训。八十年代的时候,美国为了打击新起来的经济增长点,一个日本,一个德国——日本和德国经济崛起,发展非常快,威胁到美国的霸权地位了,所以美国收拾日本和德国,办法就是签了《广场协议》,这个协议核心要求日本和德国本币升值。对日元要求每年升值5%,连续升五年。日本这个国家是出口导向型国家,一旦本币升值,没办法出口。所以日本只好朝着这个战略提了个提法,叫启动内需。日本当时没什么内需,汽车有了,房子有了,什么都有了。没有需求,怎么启动?结果把房子和股票启动起来了,把泡沫启动起来了。日本房价最高时是1989年,把东京的房子卖掉,可以买到美国,结果后来出现了经济箫条。
德国同样签了《广场协议》,但德国没有问题,后来一直持续上升,因为东德和西德统一了,东德比较贫穷,因此你打击我不让不出口,我卖给东德就行了,所以德国没有像日本一样进入所谓的箫条。东德成为一个西德巨大的市场存在,后来中国开放,我们成了德国产品一个重要市场,保证了德国持续上升。
从这个历史教训得出结论,中国要持续发展,必须获得巨大的市场才行,尤其是消费市场。消费持续上升,才能保证中国持续增长。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消灭贫困,贫困人口没有消费,是温饱问题,谈不到消费。消灭贫困等于产生了市场。第二个扩大中产阶级的比例,中产阶级是最能消费的阶级,扩大中产比例就能有持续的消费力。
中国做了几件事,去年解决相对贫困,现在要继续扩大中产阶级比例,我们14亿人口,4亿中产阶级数量,显然不够,要继续扩大中产阶级比例才行。要扩大比例,就要搞三次分配制度。初次分配以效率为原则,靠市场。再次分配以公平为原则,靠法律,靠两个制度:一个叫累进的所得税制度,一个叫收入保障制度。第三次分配,以道德为原则,鼓励高收入者把钱捐出来,主要捐赠给国家的科技创新基金和公益事业,让更多的钱进入到整个社会发展中来。
▍化解金融风险
第三个大问题,是我们最近反复强调的,要化解金融风险。
实际上这个提法去年开始才强调,但好多人不太在意,认为没有风险。最近不断出问题,我们这么多头部企业,好的企业都出问题,最近不仅房地产企业,泰禾、恒大摇摇晃晃,大量出问题。另外非房地产企业也出事,连我们清华紫光都没法还债。这些告诉大家金融风险开始释放了,我估计今年开始会不断地引发一系列问题出来。所以我们总体上必须化解金融风险,不能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
在中国怎么化解金融风险呢?
第一个层面是财政。化解金融风险为什么讨论财政呢?因为财政有两个数据涉及到金融风险:一个是赤字率,赤字率是政府当年的负债率,也就是当年政府借这个数量占到GDP的比例。赤字率如果高得不能再高的话,就有可能成债务风险,也没准成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是债务风险演变而来的。第二个数据是宏观负债率,政府、个人、企业共同负债,我们叫宏观负债,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借这个钱占整个GDP总量的比例叫宏观负债率。这两个数据一旦冲破了上限,就会从债务风险演变成金融风险。
大家知道,去年赤字率是3.6%,是改革开放后最高的一年。中国赤字率上限是3%,一旦超过3%,就标志着要出问题了,你要谨慎了。所以长期以来把赤字率限定在3%,从来没超过3%,2019年最高2.8%,2020年赤字率高成了3.6%。为什么呢?因为新冠病毒的原因,收入大幅度减少,支出大幅度增加。后来疫情陆续爆发,免费核酸检测,都是国家拿钱。财政支出大幅度增加,导致不得不借债。去年赤字率飙升到3.6%,严重超过了上限。今年我们就提出来要解决问题,把赤字率压到了3.2%。我估计明年差不多就会压到3%以下,让这个指标达到一个正常状态。
另外一个宏观负债率,政府、企业、个人共同负债,我们去年是279%,这个指标也超标了。我们国家上限是250%,一旦超过上线,可能会带来未来的风险,一旦超过250%,就会调整。比如说2016年年底,我们宏观负债率上了270%,所以2017年中央提出来“去杠杆”,“去杠杆”就是去负债,2018年“结构性去杠杆”,2019年叫“稳杠杆”,这些和这个指标有关。结果去年年底飙升到279%,远远超过了250%的上限,所以今年提出来“稳杠杆”,“稳负债率”。“稳杠杆”的同时,GDP上升就会降低负债率,降到270%以上,一季度回落三个百分点。明年继续努力,可能差不多到后年这个指标达到一个常态。
财政这个领域上目前就是这两条,一个是把赤字率压到3%,明年恢复常态。一个是把宏观负债率压到250%,争取明后年恢复常态,这样可以适当地化解金融风险的产生。
化解金融风险第二个层面的问题是货币,货币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货币太多就通胀,太少就通缩,都会引爆金融风险,所以国家一定要统筹好货币。怎么统筹呢?货币的供给大致与需求平衡,是我们的原则。GDP增长速度决定我们需要多少货币,M2增长速度等于货币的供给速度,净资产增长速度加通胀率等于货币的增长速度,我们大致控制这个等式。去年这个数字出现了想象不到的增长,变成M2增长速度10.2%,去年年底的时候,更多的货币投放出来了,为什么?因为新冠病毒的原因,大家需要借钱,企业借,政府借,个人借,更多的钱要投放出来,所以M2增长速度10.2%,GDP增长2.3%,通胀率两个点。说明货币供给远远大于货币需求,太多的钱发出来。钱发出来以后必然导致价格上涨,一个是消费价格CPI。一个叫投资品价格,像大宗商品价格,原材料价格等。第三种叫资产价格,如股票价格、房子价格和黄金价格。这三个价格统称资产价格。去年货币发出来之后,导致今年年初价格轮番上涨。现在大宗商品价格还下不来,因为发的货币太多了。当然不仅我们多,美国也多了,导致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钱太多。
去年因为新冠病毒,我们钱投放太多,出现通胀和资产泡沫的压力,今年我们不得不调整货币政策。你们看我们把M2增长速度从去年12月底的10.2%,压到今年6月份的8.3%,我们目前8月份是8.2%,M2增长速度已经到了8.2%,货币供给与去年相比大大压缩下来了。那就说明我们有可能适当地调整货币政策,最近中小企业钱太少,资金紧张,因为我们去年更多的钱给房地产了,给大企业了,中小企业没拿多少钱。今年一收缩货币中小企业钱更紧张了。所以我们在7月15日做了一件事,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M2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央行控制,存款准备金,剩下一部分贷给市场,贷给个人。同时我估计我们开始调整货币政策,适当的货币政策开始松动了,不像上年那么紧。最近钱出来了,股市上涨的原因是钱出来了。后半年货币政策会适当松动,货币供给市场调整,原因是等式这两边有可能调整。M2增长速度和GDP、通胀率这两边的等式差距与去年相比大规模缩小。这是化解金融风险第二个层面,货币大致情况是这样。
化解金融风险第三个层面就是金融。大家注意,货币和金融不是一回事,货币讨论我们生产多少货币的问题,金融是讨论货币怎么运行的问题,所以货币跟金融不是一回事。中国目前讨论金融的时候包括七个内容:
第一是银行体系。银行体系是我们金融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国家银行目前的资产是320万亿左右。银行目前面临两大压力,非常明显。一是呆滞坏账率过高,目前银行贷出去的钱超过了180万亿,接近4万亿呆坏账率。应该是四年来最高的一年,呆坏账压力比较大。第二,有的银行也运转不下去,到了破产的边缘。已经有三大银行被银保监会接管了,一个包商银行,一个恒丰银行,一个锦州银行。不能把所有压力都放在国家身上,地方也要担起责任。最近调低了八个银行的信用等级,其中四个是辽宁省,四个山西省,那就说明风险在加大。有不少地方搞银行重组,实际上银行的压力很大。目前国家所接管的三个银行,包商银行接近尾声。处理原则有三条,第一条原则,要保证存款人利益,包商存款钱基本都给了。第二个原则,银行的创办者和股东利益受损,所以包商银行以破产处理了。第三个,如果银行创办股东的钱不够的话,那就是大额存款的利益受损。我估计未来银行出事,基本都这三条原则,所以你们大家回去查一下,有没有银行投资,你投的银行到底怎么样,是否有银行大额存款,那个银行到底怎么样。估计好多城商行,农商行支撑不下去,压力太大。目前银行贷款率太高。我昨天查了一下,恒大1.2万亿负债里面,银行有1200亿。好多企业不断出事,银行会被拖下水,银行可能会陆续出事。
化解金融风险重要的方向是银行,我们做三件事:第一,要求所有银行必须在今年年底以前尽快解决呆坏账率问题。大量银行在解决呆滞坏账率的问题,好的银行把差的重组之后,呆坏账率就解决掉了。第二,要求所有银行资本金充足率都要到30%,银行资本金达到30%,一旦出事不会引发所有的都出问题。第三,推动银行的公司治理,从制度上解决漏洞问题。大家看最近我们处分的银行的高管们已经突破100人了,从董事长、行长、副行长、分行的行长等。必须加快银行的公司治理。我建议你们回去要注意,给你利率非常高的银行要注意,有可能钱回不来。银行暴雷可能就是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最近公布的八家降低信用等级就是标志。中央要求地方政府要负起责任,重组的步伐可能会加快了。
金融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信托、券商、期货都叫非银行金融机构,它是金融机构,不是银行,叫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整个资产加起来可能40万亿左右。银保监会已经托管了4家保险公司,3家信托,2家期货。最近不断暴雷的是信托,所以大家注意,房地产信托产品可能下一步暴雷最厉害的一款。另外一个就是保险,我们过去好多保险公司是开发商办的,开发商热衷于买保险公司,因为保险公司那个钱等于用它没有成本,保险资金没有到兑付那天都是零成本,保险是一个非常精细的业务。最近银保监会点名了五大保险公司,第五个接近要暴雷了。保险和信托是目前暴雷最多的两个。我估计非银行金融机构也是下一步我们化解金融风险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会加大对这部分的监管。
金融的第三个组成部分是债券市场,目前债余额是110万亿。这里面分三种债:
第一个是政府债,政府债现在差不多余额是45万亿,中央政府加地方政府。政府债应该是没什么风险,因为它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但是这里有个问题叫“隐性政府债”,什么是“隐性政府债”?就是它不是政府债。我们2021年政府债和政府融资化的债不是一回事,政府债是国家认可同意的债,而地方融资债是融资平台公司债。中央发文要求尽快解决“隐性政府债”的问题,各级政府自己解决。有许多不是政府债,在财政查不到,这有严格的法律界定。“隐性政府债”15万亿左右,量不小了,这个纠纷会越来越多。
第二种债就是公司债,也叫信用债。如果担保抵押做得实,问题不大,如果不实,问题就出来了。目前公司债余额是30万亿左右。最近暴雷最多的公司债,大量不能支付,目前总量达到2000亿左右,我估计到年底会有5000亿左右,因为还有一些企业最近也开始暴雷。
第三种债券就是金融债,金融机构发的债叫金融债。金融债也是可转换债,可以变成股东的债。金融机构原则上很难破产,但金融债也有风险。我们在处理包商银行的时候,它在二级市场发了46亿的债,它是不认账的,你的钱打水漂了,金融债也有风险。目前债券市场余额一共是110万亿。
公司债暴雷最厉害,目前最主要是解决公司债,要求所有公司必须想办法保证债权人的利益,要求债务人想办法尽量还这部分钱,政府不可能兜底,而且也不应该兜底,兜不起这个底。
金融的第四个组成部分就是股市,股市部分基本上是利好消息。原因就是我们“十四五”有个重大改革,最大限度降低间接融资比例。目前可以看到,国家对股市基本是繁荣和推动的格局。最近北交所正式挂牌,就标志着国家对资本市场的一种偏重。资本市场目前是一种利好消息,出台了五大对策,要推动和繁荣中国的股市。
第一个对策,就是修改上市制度,从原来的审核制变成注册制。审核制是政府说了算,注册制是市场说了算,投资人说了算。我们有科创板注册制,北交所注册制,资本说了算,你能不能上市不是政府说了算,要保证高质量企业上市才行,上市之后全面改革。整个A股市场要全面走向注册制,这是第一个对策。
第二个对策,加快推动退市制,叫多元化退市,主动退市。央企A股企业主动退市,违规财务造假的企业退市,股票价格调到1块钱以下的企业退市。所以最近退市推动力很大,我估计今年最少70多家公司退市。7月份连着7家企业退市。垃圾股离开股市,股市才能繁荣。
第三个对策,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目前老百姓不愿买股票的原因,是搞不懂上市公司情况怎么样,而且上市公司老“割韭菜”。大量上市企业,第一减持,第二股票质押,第三收购股票资产,就是套现走人,结果是股市起不来,整个股市都是投机性的。过去我们老打击投资人,现在风向转了,全面整顿上市公司,全面严格监控,强制退市。
第四条,推动中长期资金进入股市。我们股市稳不下来,是因为没有中长期资金。基金数量比上市公司还多,都是短期操作,股市稳定不下来。现在推动中长期资金进入股市,像保险基金、社保基金,最近一个进来的重要基金是外资,外资进入中国,第一买中国的国债,我们在国际上发中国国债,秒杀就完了。第二买好的上市公司的股票。我们想吸引更多的中长期资金进入,就是看好这种企业投资。
第五条,完善发展股市的办法。这次修改刑法的时候,把两个行为纳入了刑法体系,一个是财务造假,一个欺诈上市。这个威慑力比较强。过去没有刑法处理,只有行政处罚,顶格罚款60万,人家不害怕。现在一旦发现,要坐牢的,一旦坐牢,永远打上一个刑满释放人员的记号,身份证一刷就出来了。这次刑法修改威慑力很强,最近70家企业主动提出不上市了,退回申请材料,我估计财务有瑕疵。最近国际上几个大的会计公司都离开北京,为什么呢?因为现在中介公司跟企业造假同罪。
总体来讲,繁荣股市大致有这五条决策。我估计中国未来大量的资金会逐渐进入股市,中国股市,中产投资一定是利好的。让更多的资金进入股市,股市里更多的资金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建议大家股市现在还真是投资的好机会。
中国金融体系第五个组成部分是外汇。外汇衡量金融风险主要靠两个数据,一个是外汇储备量,一个是汇率。
外汇储备量,6月底公布的是32600亿左右美金。外汇储备量是上升的,没有出现太多的回落,完全满足我们的需要,能满足国际支付。外汇储备量由三部分构成,一是我们自己赚的钱,第二是借别人的钱,第三是外资带进来的钱。外汇储备量32600亿,我们自己赚的顺差是少数,8000亿,大量是借别人的钱和外资带进来的钱。借钱比较好借,只要中国发国债基本秒杀,老外愿意买中国国债,为什么呢?看好。全世界现在有几个地方是负利率,像欧盟、日本,把钱放在银行里面不仅没有利息,还要交保费,所以老外愿意把钱借给我们。另外外资现在有进,外资带来的钱还在增加。中国外汇储备量保证30000亿以上应该没问题,当然不能太多了,这个量基本够了。
另外一个汇率,汇率如果本地大幅度贬值可能就会出问题。最近我调研企业,大部分不敢接订单,原因就是担心人民币升值。努力了半天,汇率还在1:6.48、1:6.43左右,现在是1:6.4左右,7%的左右是不敢赚钱的。中国升值压力很大,为什么升值了?美元太多了。美国去年应对新冠病毒,主要办法是印钞票,美国国债到了28万亿美金,美金大幅度贬值,相对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很大的原因是美元印得太多。现在美国总体影响我们很难,原因是美元很难进入我们国家。金融界有三部理论,一个是汇率基本稳定,一个是货币政策独立性,一个是资本自由流动。中国选择前两个。所以美元进不到国内来,因为在中国不能炒外汇,我们没有放开。美元希望流向中国,转嫁他的问题,中国不接盘。
我们的应对办法就是出口企业涨价或者不接订单,美元在国内不过夜。汇率现在是1:6.43,再努力一下1:6.5,我估计我们大量出口企业可以出口了。所以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我们会想办法释放,不能让它升得太快了,所以美国在打贸易战,我们所有出口产品提价。进口企业借着美元升值,把自己的美元全部变成产品,冲淡美元贬值对我们的影响,所以外汇这个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中国金融第六个组成部分是房地产。房地产对金融渗入得太深了,我们现在总体负债280万亿,30万亿个人买房贷款,50万亿开发商贷款。过去我们老讲两句话,一句话叫金融地产化,金融机构都为房地产服务了。像银行存款39%贷给房地产,信托的51%的资金都给了房地产。第二叫地产金融化,房地产盖房子不是盖大家住的房子,是盖金融资产,住房不是消费品,而是所谓的金融资产,导致地产变成金融活动了。比如2016年开始,大部分房地产进入到五六线城市,甚至七线城市,但是这些地方的房子不需要这么多。一方面当地人在买,另外一二线城市好多人因为限购也跑去买了。我们房地产出问题也是2016年这一波。
我们最近对中国城市化有一个中远期设计,2025年城市化率达到65%,重点是要建立四大都市圈,一个大湾区,一个长三角,一个京津冀,一个成渝。这些地方的房子需求量还是上升的,因为主要是刚需,人流过来了,要有房子。所以国家决定,一开始人来买不起房子,建公租房。一大笔房子将作为公租房来讨论,这样人流大量会重新进圈,人口出现新的流动,人们要重新买房子,房价最起码不会大跌。但是之外的地方可能会大跌,人都走了,但是盖了那么多房子都扔在那儿了。如果房地产可能引爆我们金融风险,会从四五六线城市开始。那些地方房子严重过剩,没有投资价值,人们不买了。有的买了,贷款可能搞不好不还了,因为没有意义了,所以这些地方的房子可能率先会出问题。这个趋势现在很明显,而且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中国经济中心南移,人口会发生重新的变化,房地产离开商品属性很难保证投资增长,一旦没有消费价值,就没有投资价值了。这波房子作为金融产品建的结果可能很麻烦,大家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中央对房地产高度关注,害怕它引爆金融风险。最近大家看到有四大对策来解决房地产的问题。
一是对所有地产商划一个矩阵上限,对杠杆率做了约束,你可以负债,但是不能超过上限。而且房地产负债划了三种不同的上限,三道红线,要求三个红线的企业必须降到三个红线以下。有8家企业,三个红线全踩。要求所有企业要把负债率降到三道红线以下,这个对房地产企业的约束很强。
二是金融企业给房地产贷款,给个人卖方贷款做了约束,有个上限。要求所有金融机构要把贷款数量降到规定的上限以下。目前金融机构基本上都受到严格的约束,我看四大国有银行影子很少,而且借的钱也很少。四大国有银行给个人放贷,基本在一线城市,你要在四五线城市,基本不给你放贷,因为它风险意识比较强。
第三条办法,把房地产的资金调动,全面监控。今年3月份,发改委正式宣布监控了两个地产商,一个恒大,一个宝龙,那么大的投资,全国搞那么多汽车厂,你没有收益只有投资,这钱是不是挪用买房的钱?恒大是多元化投资把它拖进来的,其中一条是汽车,去年亏了200多亿,所以必须全面监控它的资金,害怕它制造很多烂债。
第四个,6月份国务院开了座谈会,要求扩大房地产税试点。这个信号告诉大家,别乱买房子了,要收税了,房子不简单是投资的问题,过度投资的话要交税了。目的就是要防止房地产继续往前冲,把它的风险抑制到一定领域。目前计划三年时间彻底让房地产进入良性秩序,我估计还会不断释放出来一些问题,所以你们对房地产的投资,一定要谨慎再谨慎,要认真查一下你到底买了哪些房子,怎么样,杠杆率是多少,要思考这个问题。
中国金融第七个组成部分是互联网金融。全世界只有中国有,美国没有互联网金融,英国互联网发达,金融发达,也没有互联网金融,只有中国有。
目前互联网金融给我们带来两个挑战,一是互联网技术有两个功能很重要,一个记账功能,一个支付功能。记账功能给我们带来了重要发展,网上银行支付确实很方便,不用银行办事,网上操作就可以了,手机扫就可以了,极大提高了金融效率。但是互联网技术没有投资功能,因为它不会防风险,投资活动的核心是防风险,互联网没有这个功能。最后搞了5000家P2P公司,全倒了,实际恒大财富就是P2P,出问题了,因为它没法防风险。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投资流没有防风险功能,我们花了三年时间才把5000多家P2P的问题解决,但是8000亿的钱我们追不回来了。但是有人想继续释放它的投资功能,所以有一些平台公司申请要上市,搞所谓的互联网金融,而且强调他们的金融是金融科技。把互联网金融包装成金融科技,作为科技公司要在科创板上市。结果引起了高度警惕,蚂蚁是终止上市,京东是自己撤了申请。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发现这个问题风险太大了,虽然富了一些人,但好多人的灾难可能很大。
所以要求他们回答六个问题:
第一,你必须回答你到底是金融还是科技领域,金融就是金融,科技就是科技,两回事。金融利用科技也不是科技,还是金融,你不能利用科技把金融包装成科技公司,这是两回事。因为金融公司上市的市盈率是3-5倍,科技公司上市的市盈率是100倍,股价六七十。你说我是金融科技,这个说法是伪命题,你是金融,不是科技。如果是互联网技术,那不叫创新,叫通用技术。互联网创新是硬件创新,就是集成电路、半导体、芯片,APP不属于金融科技创新,是创新,但不叫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指集成电路、半导体、芯片,讨论半天你是金融,而且你不是科技创新公司,所以你不能在科创板上市。你利用了科技我们承认,但是你是金融不是科技,更不是科技创新,所以不能在科创板上市。第一个问题回答清楚,金融还是科技,不能模糊。利用科技不能叫科技,还是金融。
第二个问题,如果是金融的话,我们要求资本金充足率30%,你是1%,你要考虑的不是上市,而是整改的问题。
第三个问题,你是哪一种金融,是普惠金融,是市场金融还是高利贷,这三种可以在中国存在,法律保护程序不一样而已。告诉我贷款利率多少,有的公司一报贷款利率,比高利贷还高利贷,你得搞清楚按照哪一种去整改。如果你报了普惠金融,利息是高利贷,对不起,你不是普惠金融。
第四个问题,如果是金融话,你是消费贷还是企业贷?它俩不是一回事,消费贷是个贷,个贷是区域性市场,不是全国性市场。
第五个问题,金融企业必须有个防风险的制度设计,你如果是金融的话,防风险要有制度设计。银行的制度设计是要有担保和抵押,银行防风险就是担保抵押,这是它选择的。你可以不承认它,那么你是哪一种?比如说你是信用,可以,哪一种信用?是过去信用还是未来信用?过去信用不行,因为有人欠你钱,过去还,现在不一定还。必须是未来信用,未来信用贷款要有详细资料,才能证明你有没有信用。如果企业贷,是从事什么产业,这些年盈利多少,利润多少,资产情况怎么样。你想校园贷,等我们发现问题的时候,校园贷有600亿不能按时还款,结果都是大学生,最后都转嫁给银行。那怎么能行呢?必须建立一套严格的防风险制度,所以取消了校园贷、美丽贷,因为风险很大。不应该这么高消费,最后还不了钱,那风险都是银行的,这个不行。所以不是上市,是整改的问题。这是所谓第五个问题。
第六个问题,如果按照法律规定,金融必须监管,包括金融业务,金融基础设施,金融机构都得监管。像支付宝就是金融基础设施,APP属于金融基础设施,都必须监管。而且监管叫串通式监管,你不能说我是投资公司,对不起,自然人是谁,谁是实际控制人,明白交出来。要交出自然人来,不能是我是某某投资公司,资本都有实际控制人,都是谁,把自然人拿出来。这一拿出来麻烦大了。大家注意,这是风险防范的问题。
另外一个挑战是区块链技术。它有两个特点,一个多中心,一个保证信息的真实性。这个技术最后引发的问题,是冲击了货币体系,出现了虚拟货币,比特币、狗币等等,100多种,成了大问题。这个问题是法律问题。法定货币制度,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发货币。美国是美金,中国是人民币,背后是主权国家,主权国家发行货币,把这个货币叫法定货币。而虚拟货币是个人发货币,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宣布法定货币过时了,目前的国家制度就是法定货币,个人不能发货币。从这个领域来讲,虚拟货币不是货币,是一场高科技游戏而已。6月国务院正式发文,严厉打击虚拟货币和采矿活动,正式发文了,法律上把它界定为非法。全球挖矿的78%现在在中国,一个内蒙,一个四川,国务院发文之后全面清理。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两大问题得以解决的话,不会引爆太大的金融风险,这是中国金融风险的第七个组成部分。
目前化解金融风险的制度安排就是这三个层次,一个是财政,一个货币,一个金融,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所以建议大家查一下相关的政策,我们已经做了一个系统的安排。我估计中国爆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不大,从现在来看,事故逐渐减小,因为都做了相应的安排,都有应对政策。8月份的两个会,一个是深改小组会议,一个是我们中央金融财会的会议,很重要,都提了金融风险化解的问题。
大体来讲目前情况就是这些,这就是大家所关注的第三个问题,关于化解金融风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