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西安疫情仍在快速增长,12月27日凌晨,当地封控再升级,全市居民不得出户,原先每户每2天由1人外出采买政策也被暂停。
尽管当地有关部门宣布保障物资、平稳物价,新闻画面里也出现了蔬菜供应充足的镜头,但网络上西安网民关于“买菜难”的抱怨仍然此起彼伏。
据凤凰WEEKLY报道,有人因为买不到菜跋涉5公里买菜被制止,无奈“买菜都要偷偷的”,“部分叶菜已超10元/斤”。
28日晚,腾讯新闻客户端刊登了华商报的报道《西安:全市总动员,连夜保障物资供应送菜上门》,然而采写新闻正文的记者似乎与下面评论的网民完全生活在两个世界里:
昨晚的发布会视频,也一度关闭了网友评论:
在西安一地封城,全国人民驰援西安的情况下,笔者相信有关部门宣布的“有菜”、“蔬菜供应充足”都是真实的。
但从这么多渠道、这么多西安网友的反馈来看,目前买菜难、买菜贵的现象同样是真实的。那么,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
据报道,西安市民陈祥生加入了一个近200人的社区买菜群。定价单显示,一箱20斤的各种蔬菜要198元,土鸡蛋30枚要60元,5斤以上的土鸡是170元,价格显然高于日常售价,且当天的订单要后天才能发货。即便如此,定价单发布一小时后,群主便宣布,“今天暂时不接单了,没货了,有货了再通知。”
有人发现当地线上菜站陆续显示订单已满或暂停营业。尚在运营的,下单后也显示无人接单,甚至直接退单。
有网友在一个购物群发现,商家将一斤蔬菜的价格抬到了20元左右。
这份套餐价目表里,“17种”的重量在17斤左右,“20种”的重量在20斤左右,算下来平均价格的确都快20元每斤了。
有人对价格提出质疑时,该商家还破口大骂:“你穷你没钱,就别吃!为什么穷在自己身上找问题”。
尽管,西安当地已经有商贩因为哄抬菜价被罚的先例,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仍然阻拦不住这些有进货渠道的无量商家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大发“国难财”。
这正应了马克思在《资本论》里的话:
如果有10%的利润,资本就会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资本就能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
其实西安遇到的这种情况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从2020年的武汉封城,到后来的石家庄疫情和南京疫情,或多或少都出现过此类情况。
很多西安网民高风亮节,称“困难是暂时的,要相信党,相信政府”。这样的困难局面当然会最终得到解决。据报道,29日凌晨,西安多地已经开始免费向市民派送蔬菜。
但是,这样的问题反复出现,笔者认为才是真正需要检讨和反思的问题。
新华社旗下的《半月谈》今天刊登了一篇评论:
评论指出,“疫情下的城市治理需要一套系统化的举措,而事实证明,政府部门想得越细,群众的情绪才会更稳定,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落实起来才会更迅速。”
“买菜难、买菜贵”的问题固然有官僚主义造成的“梗阻”和低效的问题,但更不可忽视的是关键问题是,现在的民生供应链早已经全部交给了市场、交给了资本,这才给无良资本囤积居奇、发国难财创造了条件。
西安封城后遭遇的民众生活物资供应困难总体上来讲,并不是什么“黑天鹅”,而是完全可以预期且最终可以得到控制的“灰犀牛”,是对市场化的脆弱供应链的又一次检验。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化供应链的脆弱性也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面对内部的“系统性风险”,以及外部的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一旦由此导致了“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对民众的生活将意味着什么,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认真思考的。
笔者今天还翻到一则令人辛酸的短视频,一名抗疫人员在小区里招募核酸检测志愿者,当听说一天的工资以前是“一碗泡面”,现在是“一碗泡面加一根香肠”,视频里却没看到路人停留。
从中我们也能体会出一线抗疫人员的艰辛与不易,应该对他们抱有足够的敬意,更应对他们多一些包容、理解与支持。不过笔者想问的是,民众的这种“疏离”是如何造成的?西安是一座千万人的大城市,要解决这样一座大城市封城之后的种种问题,不把群众动员起来能行吗?
应对“黑天鹅”,还是得靠毛主席的“方案”:
但这离不开真正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文/子午,红歌会网专栏作者。本文原载于“子夜呐喊”公众号,授权红歌会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