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围绕电影《长津湖》的议论不少。这部片子虽不完美,但让千百万观众感受了“抗美援朝战争”精神的洗礼,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与感动,这应该就是一个很大的成功。然而,对这样一部反映新中国终结百年痛史——“立国之战”的文艺作品,有人却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如有一署名“老金”的,就公然在网上发文称:
“我朋友的父亲当年已经是军职干部,据他说在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以十几倍以上的兵力包围美军,结果未能围歼。尽管三次炸断美军唯一的退路水门桥,但均被美军在极短时间内修复。最快的只有一个晚上,那种高科技能力令志愿军高级指挥员目瞪口呆,是超乎他们的想象力的!所以真的没什么好吹嘘的!”
“美奴”们从根本上否定抗美援朝战争的意义,把美帝的战败逃跑也看成是“胜利”,彻底拜倒在美帝的“高科技”与“表面强大”胯下。他们崇拜美国的一切,恨不得剥去身上的黄皮肤,露出“白心”,做个地地道道的“美奴”!
长津湖战役的胜利是“吹”出来的吗?
否!长津湖战役的胜利,不是“吹”的,它是铁的历史事实。它更是志愿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精神的胜利,是战无不胜毛泽东思想的胜利!长津湖战役的胜利,概括起来,集中表现在以下三条:
第一,这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一场具有转折意义的大胜仗。
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的一场战役。此战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美军王牌“北极熊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受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败退出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此役是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的重要组成,志愿军在东、西两线的大捷,一举扭转了整个战场的态势,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最终胜利——迎来停战谈判,奠定了基础,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毛主席在1950年12月17日的电报中,高度评价此战役:“九兵团此次在东线作战,在极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巨大的战略任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第二,这是一场“以弱胜强”的大胜仗。
军事上,同样是“胜仗”,当以“以弱胜强”最为难得,也最为可贵。
长津湖交战,我方是9兵团(由20军、26军和27军三个军组成),约15万人;敌方为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拥有包括美军海军陆战队第1师(简称陆战一师)和第3、第7步兵师,以及韩国第1军团,为10余万人。
仅从人员数量看,似乎我方稍为占优;然而,综合现代战争的装备,敌方则占尽优势。
以我方主力之一的27军为例,入朝时只有45辆汽车;全军仅几十部电台;一个师仅有12门山炮,且因天气寒冷炮管收缩,炮弹都打不响;坦克为零,手榴弹成了“重武器”;部队御寒的衣物供应,更是严重不足。
反观敌方“联合国军”,仅美军陆战一师,即拥有3万多人,是美军“王牌中的王牌”。自1941年成立以来,即使是面对最精锐的日军,经过瓜岛战役、冲绳岛战役,也从未吃过败仗。它拥有139辆坦克、432门榴弹炮和加农炮,3000多辆汽车,1600部电台。数量超过第9兵团的总和。尤其是电台,美军一个班就可以通过电台呼叫炮火甚至飞机支援。美军拥有7艘航母、500架舰载机进行掩护。后勤供应充足、有保障。
两相比较,无疑是敌强我弱。堪称“一个在天,一个在地”,极不对称。一句话:敌方占尽优势。然而,就是在这样悬殊的差距下,长津湖一战,我志愿军能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的美军,战而胜之,把美军赶回三八线,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第三,这是一场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精神的大胜仗。
长津湖是朝鲜北部最大的湖泊,周边山高林密,一条“Y”字形公路成唯一通道。根据这样地理环境,毛主席决策要打一场长津湖伏击战。
毛主席给9兵团的任务是:必须不惜一切代价,赶在美军前头,在长津湖设伏。9兵团奉命仓促入朝,仅穿着华东地区的冬季服装到极其寒冷的长津湖地区作战。为达成战役的突然性,他们翻山越岭,隐蔽接敌,事先隐藏在朝鲜北部广袤的山地和丛林之中。20军在长津湖西侧;26军、27军在长津湖北部和东北部。其时长津畔的气温已降至零下30-40摄氏度,然而,志愿军战士有毛泽东思想武装,充分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个个严守埋伏纪律,纹丝不动地卧在冰天雪地里。直至敌人进入埋伏圈向美军冲锋时,许多战士已冻成“兵雕”。即便如此,他们仍英勇战斗,英勇杀敌。经过20天的苦战,最终才让美军残部在7艘航空母舰的掩护下,利用海路逃离战场,“联合国军”被全部逐出朝鲜东北部。
此役美军和英军损失近2万人;我军的战斗伤亡19202人,冻伤28954人,冻死4000余人。美军陆战一师也冻伤7000余人,冻死数百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斗精神,极大地震撼了它的敌人。
战后,美陆战第1师师长史密斯极其感慨地说:“长津湖战役,是钢铁部队(美军)同钢铁的人(志愿军)在作战。”
至今美国军中仍流传这样一句话:“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只怕中国军队毛泽东思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