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弗格森《帝国》读后感
1990年代流行过一个说法,“历史终结论”。按照福山的意思,资本主义就是人类的终极归宿,到了资本主义,人类就不用继续进不了,也就没有历史了。他说的资本主义当然是指美国的模式,不仅包括资本主义,也包括美国式政治体制。
但21世纪的第一年,9•11事件中双子楼的轰然倒塌已经说明,历史并未终结,斗争还在继续。这十年里,至少从明面上看,国际范围内的斗争主要围绕着反恐展开,恐怖主义被视为对民主社会最大的威胁,于是有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又有了2011年中东北非的阿拉伯之春。
冷战结束了,但是永久和平并未如约到来,原因何在?
在尼尔•弗格森看来,原因就是大英帝国衰落之后,美国并没有接过旗帜,承担起一个新世代的帝国的责任。
《帝国》看上去很像修正主义史学,貌似一心想给大英帝国和帝国主义平反。但弗格森并不否认20世纪流行的对帝国主义的指控的合理性,帝国对殖民地原住民的残杀、对资源的掠夺等等,他都不否认。但他认为,被指控的这些都已经成为历史,而大英帝国留下的好处则至今恩泽世人。
他以数据说明了大英帝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之下的投资主要是从英国流向各殖民地,带动了殖民地的经济增长,缩小了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而大英帝国衰落之后的世界则完全相反。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之下,投资主要流向发达国家和地区,而区域发展差距则呈扩大之势。
更重要的是,他认为,大英帝国将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文明、价值观输出到了殖民地,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民主国家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比如美国、印度。责任政府、保护个人权利、保护私有财产等今天人们所谓的“普世价值”,都出自英国。
既然如此,为什么大英帝国会衰落呢?尼尔•弗格森认为,从外部看,主要是德国、日本这样的新帝国的崛起,从内部看,像罗马帝国一样,因为国民道德的败坏,对帝国失去忠诚,持续用廉价的同情和人道主义挖了帝国赖以维系的信念。而且,最最可贵的是大英帝国的“牺牲精神”,在面临着德国和日本这样新生的邪恶帝国的威胁,大英帝国杀身成仁,以自己的牺牲堵住了这两个邪恶帝国的成功之路。
在为人类进步做出贡献的伟大历史中,大英帝国有没有遗憾呢?尼尔•弗格森认为,有的,这主要就是,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已经筋疲力尽的大英帝国过于急于退出,从而给殖民地留下了诸多问题,如非洲持续的动荡、落后、战乱和饥饿,以色列问题,等等。但这并不能全怪大英帝国,美国要承担主要责任,因为在大英帝国衰落之后,最有实力和机会承担起帝国的责任的恰恰就是美国这个大英帝国的前殖民地。
在尼尔•弗格森看来,从一定意义上说,正是美国出产的“普世价值”才是20世纪世界秩序混乱的根源。美国神话了其建国史,鼓励民族独立,即使再小的民族,也有权利独立建国,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不负责任地奉行不干预政策,才导致了伊朗、伊拉克、利比亚、阿富汗等这些邪恶政权的存在,发生了卢旺达这样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在尼尔•弗格森眼里,美国所谓的“普世价值”都不过是神话了的想象。因为美国独立战争本身就是被神话过的,美国建国神话中完全忽略了英法争夺国际霸权的背景,正是在那次长期战争中,大英帝国虽然失去了美国,但却在更多的地方,比如印度和非洲,赢得了战争,从而取得了国际秩序主导权。也就是说,并不是美国的联邦制或者价值观有什么特殊优势,更不是独立战争时期的美国军队已经强大到了足以打败大英帝国的地步。
换句话说,尼尔•弗格森认为,美国的普世价值是建立在虚构的历史基础上的,并不牢靠,而且,事实证明,按照美国神话了的联邦制建立起来的联合国、欧盟这些机制都无法承担起维护国际秩序的责任。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普世价值呢?当然是大英帝国的帝国主义模式。大英帝国主导下的国际秩序维持了300年的国际和平,也推动了世界的进步,甚至连废除奴隶贸易,也是大英帝国用舰队在非洲制止了部落酋长们的生财之道才实现的。这样的体制不普世,还有什么敢自称普世?
但弗格森的叙述能够成立的前提是,他所谓的大英帝国留给世界的所谓好处,究竟是不是真的好,是一部分国家和地区好还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这不禁让人想起十年前也曾风行一时的另一本同名著作,哈特和奈格里的《帝国》。在这两位左翼作者的笔下,读者看到的是另一幅帝国景象。正是美国主导下的全球资本主义全球化,才带来了全球性的危机,区域差距扩大,欠发达地区持续的政治动荡、战乱、饥饿和贫困。
从对美国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的作用的角度看,两本《帝国》并无差别,都认为美国是国际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原因。但不同的是,尼尔•弗格森认为,美国的问题还不够帝国主义,而哈特和奈格里认为,问题在于美国已经太帝国主义了,全球化已经完全成了发达国家掠夺全世界的机制。
至于弗格森所谓的大英帝国带来的民主,究竟给生活在那些地区和国家的人民带来了什么福利,这就更需要辨析了。至少从目前看,被当做民主优等生的印度,至今仍然存在着严重的腐败、大面积的贫困和种姓制度,民主政治在那里更多地只是一种统治的形式,而未带来根本性的变化。至于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所谓的成功的前殖民地国家,他们能够取得成功的代价是本土原住民的几近灭绝,虽然这块土地上的国家已经进入发达国家了,但生存在那里的人早已不是原来的人了。
弗格森自己也承认,相比较而言,大英帝国在不同的地区导致的结果不同。在中国和印度这样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城市经济的国家,帝国主义是破坏性的,而在非洲、拉丁美洲和诸多小岛国家,则有一定程度的进步意义。
但若从这些前殖民地国家,尤其是原住民的角度看,还是不是这么回事,帝国主义的遗产中,破坏远大于建设。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打破了原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进程,粗暴地将还没有做好准备的人民带进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体系之中,从而失去了掌握自己命运的权利。在帝国争霸的年代,各个帝国从自身的利益诉求出发,埋下了种种定时炸弹,如印巴问题、阿以问题、非洲国界问题,比比皆是,都是帝国在撤离时故意设置的障碍,使这些地区和国家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战争状态,难以获得发展的机会。
20世纪的历史中,最重要的遗产恰恰是世界性的革命浪潮促使殖民地国家获得了民族独立,从而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平等,民族与民族间的平等,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劳动与资本的平等,发展机会的平等,正是以平等为诉求和基础的发展才带来了世界性的进步。而1990年代以来的资本主义回潮,恰恰是导致近20年来的全球性危机和地区冲突的根源。
所以,没有什么好的帝国主义,问题不在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帝国,而是我们需要在帝国的模式之外,寻找新的政治形式和国际体系框架。正如《国际歌》所唱的,“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要靠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