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北京公布溯源结果!
1月17日上午,是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67场新闻发布会,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有了答案,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通报本市海淀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溯源情况:北京海淀病例曾接触来自加拿大国际邮件,邮件包装检出奥密克戎。
说起加拿大,大家马上想到华为孟晚舟,就这样一个可以随意听命于特朗普绑架中国公民的地方,会不会千万里地投毒?大家有这种想法完全可以理解,我一开始看到加拿大,也这样想,但这个的确不好确定,我们先了解确定的事情。
根据新闻发布会介绍,我梳理了一下,这次从加拿大到北京的奥密克戎毒株传递过程有两个关键要点:
其一,邮件经历过加拿大、美国、香港等多个地点。该国际邮件于1月7日自加拿大发出,途经美国及中国香港到达北京,北京的病例于1月11日收到邮件。这5天时间,至少经过加拿大、美国、香港、北京四个地方,包括运输路线,到底是在哪里感染的奥密克戎,原则上以上每个地方都有可能,尤其是美国疫情如此严重,且90%以上都是奥密克戎,途径美国被感染的可能不能排除!
其二,邮件查出阳性的位置包括包装外表面2件、内表面2件以及文件内纸张等。这个很重要,决定了是投递中途感染,事发地感染,甚至是不是故意投毒?根据病例自述,在此期间其仅接触邮件包装外表面和文件纸张首页,未接触包装内表面和其他纸张。但已采集该国际邮件环境标本22件,其中包装外表面2件、内表面2件以及文件内纸张标本8件,经核酸检测均为阳性,并检测出奥密克戎变异株特异性突变位点。
按照一般的道理,邮件不应该在该病例拆封之前打开过,也就是说,应该是加拿大发邮件的时候就感染了病毒。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可以得到的证据,就是邮件落地北京后环境的检测结果。有了这两点,就完全可以排除国内感染的因素。那就剩下三种可能:
一是邮件发出时在加拿大就感染了病毒;
二是在途中被人为打开感染了;
三是在加拿大和美国等途中多次感染。
对于第二点,专业技术手段应该可以进行确定。对于第三点,也可以通过对比邮件内部和外表毒株的差异来确定。
此外,根据新闻发布会消息,采集同一来源发往另一地点尚未拆封的国际邮件环境标本54件,检出5件阳性,其中外包装阳性1件和文件内纸张阳性4件。这个事实并不改变我们以上的推理,但更加增加有一种风险:集体投毒的可能性绝对不能排除。这个不妨再查证一下加拿大邮件始发地的疫情严重情况,尤其是这“5+1”件呈现阳性邮件的发件人,再做可能性判断。
我们以善良的心,权且认为邮件中途没有任何问题。那就最后可以确定:这是一件来自加拿大的多邮件奥密克戎毒株传递事件,是否故意,目前尚无法判断。
实际上,之所以我们可以以善良之心推理,是因为我们后面的防护办法,也一定可以防范恶意的病毒投送。这次北京行动迅速,让咱们老百姓放心,尤其是以下防范奥密克戎变异株国际邮件传播的“五个步骤”和“一套组合拳”值得推广。
“五个步骤”是新闻发布会上对大家的普遍要求:
一是谨慎境外邮寄。国外疫情高发期间尽量减少购买境外商品。
二是阻断接触邮件。若收到境外邮件或物品时,要正确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减少直接接触和交流。
三是避免取件感染。尽可能在固定地点取件,实现无接触交接;如需当面签收,请与快递员保持安全距离。
四是确保拆件安全。拆件时尽量在户外进行,外包装不要拿回家中,要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如需拿回家中,可用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对内外包装进行全面消毒。
五是做好最后隔离。处理完邮件后及时摘下手套,认真进行手消毒或清洗双手,更换口罩,避免用不清洁的手触碰口、眼、鼻。
说实话,我接受国内邮件时,曾经这样尝试做过,难度还是比较大,所以,最好不进行国际邮寄以及国内疫情风险区邮件的邮寄。
另外,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廖凌竹介绍,有一套重点落实好涉疫区进京邮件快件防疫措施:加强统筹调度和风险研判,及时补齐漏洞短板,做到科学防控,精准防控。
当然,最后还要和大家分享通报中的好消息:初步判断病例处于感染的早期阶段,快件派送员二次核酸阴性、家庭采样无阳性!
无论如何,这又一次充分说明,疫情防控是一场阻击战、总体战、人民战争,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积极作为,发挥重大作用。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转编自“秦安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