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铭又写了《关于货币的几个问题》(以下简称《文章》),提出讨论题目,下面说我的认识:
一、什么是货币?什么是纸币?
《文章》说:“社会主义公有制货币,与资本主义私有制货币,在本质、规律、特点是完全不同的,相同的只是表象。可以认为,这两种货币马克思主义都曾经论述过,但是,似乎我们的朋友和老师,只在意了马克思主义所论述的资本主义货币的那部分,忽略了公有制货币的那部分。我认为,他们把资本主义货币理论,也套用在了社会主义公有制货币上,导致了对两种货币的混淆。”
首先要讨论什么是货币?马克思指出:“金能够作为货币与其他商品对立------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一当它在商品世界的价值表现中独占了这个地位,它就成为货币商品。”“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资本论》第一卷 第86、107页)马克思把货币的本质说得非常清楚:货币是金(银),是独占一般等价物地位的商品。
既然货币是一种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是生产关系,是不同于商品货币关系的一种生产关系,怎么可能存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货币”、“社会主义公有制货币”呢?
货币是商品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商品关系;资本主义是资本家剥削无产者剩余价值的关系,虽然与商品关系同属私有制,但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私有制生产关系,怎么可能存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货币”?货币就是货币,资本就是资本,是两种不同的生产关系,因此,根本不存在什么“资本主义私有制”货币!
社会主义是一种过渡性质的社会,按照列宁的说法,是生长着的共产主义与衰亡着的资本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过渡时期的公有制是共产主义关系的一面,而货币关系则是其私有制的一面,怎么会有“社会主义公有制货币”呢?公有制和私有制是对立的两种经济关系,怎么会有“公有制”货币?这里充满着矛盾和混乱!
《文章》说:“有的老师已经认识到了社会主义货币(毛时代的人民币)资本主义货币的不同。”
“毛时代的人民币”是纸币,不是货币,更没有什么“社会主义货币”。不能混淆货币与纸币的本质区别。
“----纸币是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的职能中产生出来”货币符号。(《资本论》第一卷 第146页),“纸币 由国家发行作为法定流通手段的货币符号。----是从货币作为流通手段职能产生的”。(《政治经济学词典》许涤新主编 上 第399页)
货币是金(银),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纸币不是商品,只是发挥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符号。货币与纸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与货币符号之间的关系,两者不能混淆、等同。
根本不存在“资本主义货币”、“社会主义货币”,也没有“社会主义货币”与“资本主义货币”之间的区别。
《文章》说:“这两种货币马克思主义都曾经论述过”。请指出马克思在什么地方论述过“社会主义公有制货币,与资本主义私有制货币”的本质、规律、特点?
二,货币有没有“发行权”?纸币的发行权属谁?
《问题》说:“货币,有没有主权属性?-----货币,当然有主权属性。这个,绝大多数同志都承认。美国人是非常强调货币主权的。比如,中国人拿一万亿人民币到美国投资,人家是不允许的,是不给你兑换成美元的。”
这里又混淆了货币与纸币的区别。人民币、美元是纸币,不是货币。货币没有主权属性,纸币则有主权属性。金(或银)没有中国与美国的区别;但是,人民币与美元是纸币,是“国家发行作为法定流通手段的货币符号”,当然有主权属性:人民币是中国发行的法定货币符号,美元是美国发行的货币符号。拿人民币到美国兑换美元,人家当然不会给你兑换。但是,如果呢拿的是黄金,人家会给你兑换。因为,金是货币,兑换成货币符号完全没有问题。这里混淆了货币与纸币之间的区别:货币没有主权属性,而纸币有主权属性。
关于发行“数字货币”的问题。历史上曾经出现过金属的货币符号,叫铸币;以后又通行纸制的货币符号,叫做纸币;现在一些人把手机上支付的货币符号叫做“数字货币”,我认为是错误的称谓。数字和文字表现的是意识的量和质。用意识来划分货币符号不科学。我认为应该称为电子币,发行的是电子货币符号。
三、反对金融“开放”
《文章》反对金融开放,这种立场、观点我支持。但是,我认为金融开放的根源是经济开放。只有实行自力更生为主的经济发展道路,才可能改变金融开放的局面。
《文章》说:“金融开放,究竟开放的是什么?很多同志认为,中国金融必须开放,闭关锁国是不行的。但是,究竟,中国金融开放的是什么?又说不清楚。我认为,其实,开放的就是中国货币主权。即,把原本应由中国政权控制的货币发行权,出让给外资,让外资及买办资本控制人民币发行数量、发行对象、发行领域、发行方式、发行时机,而对中国政权的货币发行权,则极力限制。主权,是不可以开放的。”
主权是不可以开放的,我赞成!
必须指出金融的“开放”,根源在于经济的“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招商引资,引进外资,它的资本是以美元等外币出现的。美元、外币在我国不能流通,只有人民币才能流通,你就得用人民币兑换美元、外币;卖给外国的商品,收回的是美元、外币,在国内不能流通,也要兑换成为人民币等等。因此,反对“开放”金融主权,首先要反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道路,重新回归自力更生为主的经济发展道路。走“外向型”发展经济的道路,必然“开放”金融。所以,我赞成发展公有制经济,重新回归自力更生为主的经济发展道路!
货币理论问题上的混乱,充分反映出我国经济学界、经济学教学领域長期不宣传马克思主义,不学习《资本论》,现代西方经济学占据了统治地位。是到了批判修正主义、批判现代西方经济学,重新回归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时候了!
附录:
关于货币的几个问题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吴铭
我本人最初对于货币本质的理解,也是来自从老师或者书本上看到的马克思主义的那些诊断。比如货币是交易媒介、财富储备手段、价值尺度,货币天然不是金银,金银天然是货币之类。我看到我的朋友提供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货币观,也是这些,似乎并没有超越这些。
我后来的观点,是在观察实践并参与网上争论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的。
在和网友讨论,并向他们学习的过程中,我感觉,我们的分歧,可能重点在以下几个问题上。现列举一下。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货币,与资本主义私有制货币,本质、规律、特点,是否完全相同,或者完全不同。
我的研究结论是:社会主义公有制货币,与资本主义私有制货币,在本质、规律、特点是完全不同的,相同的只是表象。
可以认为,这两种货币马克思主义都曾经论述过,但是,似乎我们的朋友和老师,只在意了马克思主义所论述的资本主义货币的那部分,忽略了公有制货币的那部分。我认为,他们把资本主义货币理论,也套用在了社会主义公有制货币上,导致了对两种货币的混淆。
进一步地说,我认为中国封建社会比如汉朝的货币,与资本主义的货币,在本质上也不相同。
有的老师已经认识到了社会主义货币(毛时代的人民币)资本主义货币的不同。
二、货币,有没有主权属性?
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
在主流经济金融学界,似乎货币是没有主权属性的。不然,就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要引进外资、开放金融、开放市场,并取消在华外资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投资额度、持股比例限制,为什么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甚至还要推动以外汇储备为依据的人民币国际化。
这是无意的吗?是对货币的主权属性根本不知道吗?
我认为根本不是,这是故意的。
证据是:上世纪70年代,中国就实现了对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比如英国、法国、西德(当时还有个东德)、瑞士、加拿大、日本等国出口,用人民币结算,并且,当时中国还坚持一条“人民币不出国门”的原则,明确反对所谓人民币国际化。
这段历史事实如此重要,研究制定经济金融政策的人,即使不理解货币主权属性,但也没有必要把这段历史完全掩盖。
事实是,当我翻箱倒柜,从《参考消息》《中国银行史》上找到这些极其重要的历史史实时,几乎我所有的朋友都大吃一惊。还有些朋友坚决认为,这不可能,人民币是不与黄金挂钩软货币,怎么可能有结算、支付权?甚至还从理论上反驳我。其实,这个事实是否存在,只要查资料即可,并不需要从理论、逻辑上反驳。
为什么了隐匿这个重大历史事实?只能说是故意的隐匿,目的在于否定人民币的结算权、支付权,从而支撑美元的结算权、支付权。
结算权、支付权,还有计价权,只是货币主权的内容之一。货币主权最主要的内容,是发行权。即,货币发行只能掌握在政权手中,不能掌握在本国央手中,更不能掌握在外资手中。
货币,当然有主权属性。这个,绝大多数同志都承认。
美国人是非常强调货币主权的。比如,中国人拿一万亿人民币到美国投资,人家是不允许的,是不给你兑换成美元的。
所谓自由兑换,只指美元到中国来,中国要自由兑换成人民币,让美国人投资、并购、开发,开展各种工业、商业、金融业业务。
这说明,华尔街眼里,对美国的货币主权,是极爱重视的;而对中国货币主权,则是极力否认的。
美国人这么做,我们可以理解,目的是从经济、金融、货币上侵略我们。但是,我们自己也这么想,极力配合美国的这种侵略,就无法理解了。
三、货币,有没有政权属性?
有老师认为,货币没有政权属性。
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如果货币没有政权属性,那么,共产党还有必要建立自己的银行体系吗?还需要发行人民币吗?还需要强调人民币的发行、结算、支付、计价权吗?完全可以照搬蒋介石的银行体系,完全可以继续让孔祥熙、宋子文当人民银行的行长、管理财政,完全可以使用法币、金圆券。
货币不但有政权属性,而且,垄断货币发行权是政权的最关键的组成部分。有了发行权,结算、支付、计价权,才有可能。没有发行权,则自然没有结算、支会、计价权。丢了发行权,则意味着没有自己的货币。
所谓货币的政权属性,就是说,货币发行,必须控制在政权手中,不能控制在国内的其他什么势力手中,一分钱也不能。尤其,货币发行不能控制在所谓央行手中,银行,必须服从于国家的经济政策,把国营工、农、商业,作为货币发行的主要对象,绝对不可以把货币大分部发行给外资、私有企业,决不能允许外资金融机构随便在中国开展业务。这个,很多人是不清楚的。
四、金融开放,究竟开放的是什么?
很多同志认为,中国金融必须开放,闭关锁国是不行的。
但是,究竟,中国金融开放的是什么?又说不清楚。
我认为,其实,开放的就是中国货币主权。即,把原本应由中国政权控制的货币发行权,出让给外资,让外资及买办资本控制人民币发行数量、发行对象、发行领域、发行方式、发行时机,而对中国政权的货币发行权,则极力限制。
主权,是不可以开放的。
有朋友发给我一篇研究报告,摘要部分说:央行货币政策的两大核心,首先是是通过印钞给市场提供多少基础货币(现钞),其次是这些货币都交给了谁?根据央行发表的资产负倒赔 表,2021年央行通过政府收税和借贷增加存款等,从国内市场收回8000亿元,但却通过购汇,将其中7000元又交给了西方资本家(让其在中国国内市场上使用),从而减少了1000亿基础货币。简而言之,支持外资限制内资的从紧货币政策。
这说明,中国金融体系,仍然没有政权意识和主权意识,客观上仍然在配合西方对中国的经济控制、支配、压榨和掠夺。
我有时也很迷惑,干么非要从开放、封闭的角度来制定中国经济货币政策?干么不从是否有利于我公有制经济至少是民族经济发展壮大的角度来制定中国经济、货币政策?
五、货币发行权指什么?
以我比较狭隘的眼光看,许多人在谈到货币时,只意识到货币发行数量,但对货币发行对象(即使用货币的是中国国有或公有企业、中国私有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发行领域(工业、农业、商业)、发行方式(拨款、贷款)、发行时机、货币回收,即控制货币的整个流通过程,不太熟悉。
尤其是对货币回收不熟悉。
六、货币是财富吗?
货币,对于货币的持有者来说,至少可以用来在本国采购、投资、并购等,当然可以视为财富。但是,对于掌握货币发行权的政权来说,货币并不是财富,只是调动人物力物、分配人力资源、调节行业阶层收入、支撑动员能力的一种工具。在私有制经济占相当比例的情况下,这个工具很重要,在公有制占优势比例的情况下,这个工具的重要性会下降一些,因为政权可以直接动员人力物力,不那么依赖货币。
货币,在货币的使用者手里,是财富。但,在发行者眼里,不是财富,仅仅是一种工具。很多人也很容易混淆这个问题,他们有意无意地站在货币使用者的角度看待货币,视货币为财富,却忽略了货币发行权,才是最大的权利。
这个错误认识,在当前中国经济金融界,仍然是主流认识。我仍然相信,有些人是出于无知才这么认为,有些人,则是出于立场问题,才这么认为。这需要教育、改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以上,与各位老师和战友商榷。
话题敏感,少写一些。其实,还有其他分歧,以后慢慢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