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让生产关系活起来”说起。我开始接触毛主席的著作,就看到他说:马列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第1470页)我就产生了追求这个普遍真理的想法。上世纪50年代中期,进大学系统地学习了《资本论》第一卷,深感逻辑严密,论述科学,非常敬仰,认定这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不过当时书中论述的生产关系,对于我还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以,给自己提出了一个任务,就是要让生产关系“活起来”,成为自己认识现实生活的武器。几十年来学习和斗争的收获,就是让生产关系逐渐变成自己认识现实生活的战斗武器。因此,文章的题目叫做“让生产关系活起来”。
生产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人们都说马克思主义是阶级斗争的学说,不讲阶级斗争,一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这个论断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只知道阶级斗争,而不懂产生阶级斗争的物质根源,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上存在着阶级斗争、两条道路斗争的根本原因,正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不同类型社会的阶级斗争、不同的敌我友的阶级关系,就是因为存在着不同性质生产关系形成的。
恩格斯说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的发现,第一个伟大发现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列宁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时说:“他们的基本思想-----是把社会关系分成物质关系与思想关系。思想关系只是不以人们意志和意识为转移而形成的物质关系的上层建筑。而物质关系是人们维持生存的活动的形式(结果)。”“马克思一次也没有利用这些生产关系以外的什么因素来说明问题,但他使我们有可能看出商品生产的社会经济组织怎样发展,怎样变成资本主义组织而造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个对抗的(这已经是在生产关系范围内)阶级”。(《列宁选集》第一卷 第18页)毛泽东在明确指出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存在着阶级斗争和两条道路斗争以后,也在《理论问题的谈话要点》中说明,过渡时期存在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是商品货币关系,继承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可见,论述各类社会存在着的阶级斗争,都离不开生产关系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我的经济学知识,几乎都是从《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等马克思的生产关系理论著作中学的。几十年来,在学习、运用生产关系理论的过程中,逐渐由抽象的概念,变成为自己“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我能够成为毛泽东主义的一名文化革命战士,捍卫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反对了种种错误观点和资产阶级理论,学习《资本论》起了决定性作用。
我在前几篇文章中讲了学习《资本论》的收获,获得了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经济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资本论》是研究生产关系的著作,当然也学到了有关生产关系的理论。说自己学习《资本论》的收获,有自我表扬的嫌疑。不过为了宣传学习《资本论》的重要性,又有文章、事实为证,也就不忌讳了,下面直接罗列事实。
一,学习、运用《资本论》的过程
我大学毕业以后,被分配在机关工作,不过一直没有放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习,即使在“五.七”干校学习的后期,政治审查基本结束,我仍然重读了《资本论》一卷。重新分配工作时,校领导征求对工作的意见,我要求到学校从事经济理论工作。有同志劝我说,你的同学在学校已经教学十几年了,你现在才去是不是晚了?但我还是要追求“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坚持去学校工作;大学也因为已经停办了一段时间,又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很难增加新的力量,因此同意我转入学校工作。40岁才到重新回到学校工作。从机关干部转到学校工作,在我们上千人的干校中,也是极个别的现象。
1、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争论
到经济理论研究岗位不久,就遇到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争论。我根据学习《资本论》的体会,写了《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几个问题》,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反对包括生产力的观点,加深了对于生产关系的理解。
2、开始研究集体农民的工分和个人所有制等过渡时期的生产关系
在研究人民公社生产关系的过程中,我尝试运用《资本论》的方法,分析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如农村集体经济的“工分”、“个人所有制”等,写了《论工分》、《试论个人所有制》等文章。
在《论工分》一文中,尝试用《资本论》分析商品的方法,把工分列成公式。指出:“我国农村人民公社社员在集体经济从事劳动,集体经济单位要给社员评工记,年终还要根据社员工分的多少,分给一定数量的生产物和现金。这种现象已经重复出现二十多年了,但是,工分的本质是什么?------研究工分的本质--------把工分形态变化过程用公式表现为‘社员个人劳动——工分——生产物和现金’。”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得出“工分是社员为自己劳动的那一部分--------这就是工分的客观经济内容,或者说是工分的本质。”等等。(《社会主义本质探索》第91、92页)文章包括两部分:一,工分的本质,二,工分的量的变动两部分。文章还指出工分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的工资,有本质的区:工分是作为生产资料主人的社员,占有自己劳动的一部分;而雇佣劳动制度下的工资,则是无产者出卖劳动力商品的价格,是两种根本对立的经济关系。本文不是要探讨工分理论问题,只说我学习《资本论》的收获。运用这种分析方法分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尝试,因为国家社会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没有能够继续,《论工分》的文章压在“箱底”,二十多年后才被收入《社会主义本质探索》书中。不过这种探索,对以后理解我国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和当前面临的生产过剩危机等,都有一定作用。
我还根据《资本论》中说的:“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第一卷 第832页)研究了我国过渡时期的个人所有制,写了《试论个人所有制》一文,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过。
文革期间又被组织分配,参加了天津市革命委员会组织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写作班子。不过写作班子连一个草稿都没有写出来,就解散了。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探讨,因为社会发展道路的改变,没有能够继续进行。
3、参与错误文章的写作
从“四清”运动开始,我就参加了毛主席发动、领导的阶级斗争,文化大革命期间也参与了运动的全过程,学习了毛泽东的继续革命理论,知道毛主席提出的“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教导,但是,《资本论》的阶级分析和毛主席的教导,那时还没有完全成为我认识现实生活的武器,还不能清醒地看见现实社会的阶级斗争,因此,对于连续不断的运动,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厌倦情绪。与一位同志合作写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不容否定》的文章,1978年发表在《南开大学学报》第一期上。文章虽然不是我主笔,但是,反映出我对《资本论》和继续革命理论还没有完全理解,主要还是作为一个理论研究,没有完全成为自己观察社会、国家命运的武器。
后来,我从陆续出版的毛主席著作学习中,从研究现实经济生活的发展变化中,逐渐看清了我国社会中充满着的两条道路、两条路线斗争,才充分认识到这篇文章的错误所在。
4、坚持反对包产到户
到经济研究所工作后不久,就参加了人民公社的研究小组。由于政治、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经济学界由大力宣传人民公社的优越性,转变到否定人民公社、推行包产到户,我经历了这场激烈理论、政治斗争的全过程。
我是人民公社的坚定维护者。从1979年申请参加国家农委组织的调查组,去江苏省总结人民公社的经验,到后来彻底否定人民公社,主张包产到户,整个过程我都参与了。由于我写的有关人民公社的文章、书籍没有公开发表;1981年写的《浅论包产到户》的文章,尽管否定包产到户,认定“包产到户和集体经济有质的差别,因此,不能-------看作是集体经济的一种责任制形式。”“包产到户最终还是要过渡到集体经济,这就是包产到户的发展前途。”等等,这篇文章发表在研究所的内部刊物上,影响面不大,没有成为批判对象。这段历程在《学习<资本论>收获二 学习有关生产力的理论》已经记述,就不重复。
5、反对现代西方经济学
当下,现代西方经济学逐渐成为经济学界的主流,我坚决反对这种庸俗的资产阶级经济学。从开始阅读萨谬尔森等著的《经济学》第12版,就认定这种经济学根本不科学。
最先是批判《经济学》中的“生产可能性边缘”理论,以后发展到批判“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指标,最后得出结论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是“一盆浆糊”,不懂经济学的基本常识:不懂生产、经济、货币、资本等基本概念;是腐朽、没落、垂死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它掩盖资本与雇佣劳动生产关系,它掩盖资产阶级剥削无产者,它掩盖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
6、生产关系理论逐渐成为认识世界的武器
两条道路斗争的事实,使生产关系的理论进一步成为认识社会现实的战斗武器。
改革初期,有人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我坚决反对。《资本论》是论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生产力只是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外部条件;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转变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枯;资本主义作为资本与雇佣劳动的一种生产关系,本质不是发展生产力;同样,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对立的一种生产关系,它本质也不是“发展生产力”。因此,我写了《论社会主义是一种过渡形态的社会》等一系列文章,反对社会主义本质是发展生产力的理论。
以后,有人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我学习过《资本论》、《雇佣劳动与资本》等,知道社会只能是按照生产关系划分,根本不存在现代西方经济学所谓的“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的分类,只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之类的划分。因此,有人说我是学计划经济的,劝我写文章反对所谓的“市场经济”,支持“计划经济”,我没有听从。根据生产关系的理论,认定只有雇佣劳动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公有制之类的区别,不承认有“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对立。在反对所谓的“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的这场理论斗争中,进一步加深了对于生产关系的认识。
以后,我国的国有经济实行了所谓的“减员增效”,几千万国营经济的职工被“下岗”,实质就是解雇,以及后来采用“招聘”职工,实际上就是雇佣工人;另一方面,一些国有企业已经改成为股份制企业,而股票本身就是虚拟资本,加上管理层持股,获得大量利润,所以,国有经济实际上已经蜕化成为雇佣劳动经济,不过资产属于国有。所谓的公有制已经是名存实亡。我逐渐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这种变化,生产关系也由抽象的概念,逐渐成为认识社会的武器。当一些人论证我国存在的国有经济仍然是公有制经济,性质仍然是社会主义经济时,我坚决反对这种观点,明确地指出这种“国有经济”的本质,是雇佣劳动的资本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属于同一性质。至于引进的外资企业以及所谓的“民营企业”,更是赤裸裸的雇佣劳动经济制度。再回过头来学习毛主席的继续革命理论,豁然开朗,提出了毛泽东主义的概念,认为继续革命理论是过渡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三个里程碑。
7、提出毛泽东主义
近几十年来,毛泽东的著作陆续出版,如《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文集》等等,有关毛泽东事迹的书籍,如《毛泽东年谱》、《毛泽东传》1949—1976等,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两条道路斗争、两条路线斗争事实越来越清晰,我更加认识到毛主席的继续革命理论的科学性,因此,提出毛泽东主义的概念,认为毛泽东的继续革命理论,主要内容包括过渡时期斗争的主要对象、文化革命的形式以及过渡时期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等组成的理论,是过渡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三个里程碑。必须把这一部分理论与民主革命时期的毛泽东思想区别开,独立成为毛泽东主义。以后,把继续革命理论就称为“毛泽东主义”。从此我更加自觉地为宣传、捍卫毛泽东主义而战斗。
8、对我国生产关系发展趋势的认识
在认识到我国实际生产关系的性质以后,能够非常清楚地预见必将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经济发展不可避免的前途。
2008年爆发世界经济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滑。尽管采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力图“防范”、“化解”危机,但是,长官意志不可能“扭转”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纸币越发越多,政府的债务越来越重;依靠房地产支撑经济发展,房屋建设远远超出群众的购买力,成为压在头上的“大山”等等。总之,我国经济沿着资本主义的老路爬行,最终必将爆发经济危机。因此,我反复宣传唯一的出路就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重新回归毛泽东时期发展公有制经济的道路。
《资本论》明确指出:“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资本论》第一卷 第831-832页)在重新回归发展公有制经济的道路以后,仍然要坚持继续革命,一直到完全的共产主义社会。
二、大声疾呼学习《资本论》
恩格斯(人们戏称马克思的另一半)说:“《资本论》在大陆上常常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资本论》英文版序言 《资本论》第一卷 第36页)列宁说:“---《资本论》----是大家公认的无与伦比的模范。”(《列宁选集》第一卷 第11页)毛主席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第1470页)在浩如烟海的马列毛主义的经典中,《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是经典中的经典。毛主席在继续革命理论指出,过渡时期存在阶级斗争,其经济根源就是商品货币关系,而要真正弄懂商品货币,就必须学习《资本论》。可见,《资本论》在马列毛主义中的重大意义和重要地位。
当前,帝国主义已经进入了垂死的阶段,经济危机严重地威胁着资本主义世界的存亡,经济学领域的理论斗争更加白热化。只有认真学习《资本论》以及有关著作,才能批判现代西方经济学、识破其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和“一盆浆糊”的本质。当前现代西方经济学在我国占据了统治地位,一些年轻人几乎不知道还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存在,更没有学习过《资本论》。因此,必须大声疾呼学习《资本论》,学习马列毛主义的原著,批判修正主义、批判现代西方经济学,还经济、社会发展以真实面目。最近,看到青年赵文凌写的《90后<资本论>学习笔记:为啥先从研究商品开始?》,非常高兴,大力支持。希望有更多的青年人参加这种活动,使之成为一种学习运动,持之以恒,广泛开展。
我们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完全有能力纠正自己的路线错误,完全有可能重新回归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沿着《资本论》、《共产党宣言》指引的共产主义社会前进!
【文/迎春,红歌会网专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