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报5月13日的社评说:最近一段时间,一些西方媒体有不少关于“外资撤离中国”、“在华外企投资意愿下降”的报道,形成了一轮集中唱衰中国经济的声浪。为了说明外资并未撤离中国,该报援引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说,今年前4个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按美元计算同比增长了26.1%,中国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45.6%,韩国、美国、德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76.3%、53.2%和80.4%。自2017年以来,中国吸引外资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二。2021年中国吸引外资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1.1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9%。据此某报得意洋洋地说,这些数据让所谓“外资撤离论”又一次不攻自破。
表面上看,某报是在反驳西方媒体的有关报道,但是实际上,它的言论却与它批驳的西方媒体言论在一个根本点上完全一致,那就是:它们都把说“外资撤离中国”看成是“唱衰中国经济”,而把外资涌入中国看成是对中国经济的大好事。而恰恰是这种观点才是完全错误的。
在现在的情况下,外资撤离中国很可能对中国是好事,而外资不受限制涌入中国甚至在华无序扩张才对中国经济是坏事。
外资撤离中国就意味着中国经济衰退了?外资涌入中国就表明中国经济繁荣?错!在华投资的外资规模减小可能是外资撤离中国,也可能是外资竞争不过中国企业造成亏损,更有可能是外企发展速度被中国本土企业超越,相对规模在减小,这些对中国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如果是由于中国企业的壮大占据了国内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那这种外资撤离中国正是说明了中国经济已经真正强盛。而从这种角度来看,如果外资大规模涌入中国市场,往往意味着中国企业的经济状况并不好,竞争力不够,无法和外企竞争。我们真正要关心的外资撤离只有一种,那就是中国整体经济形势走衰,这不仅使得外资因在华无利可图而撤走,而且也使得本土企业严重亏损,显然,我们根本没到达这种地步!但即使到达这种地步,我们首先要考虑保护的也是本土企业,即中国国企,民族资本控股的私企。
显而易见的是,外资涌入中国,当然是看中了中国国内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甚至是看中了中国国内市场上的销售空间。这其实反映的恰恰是中国民族产业的虚弱,它虚弱得不能抢占国内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不能占住国内市场上的所有销售空间,不能雇用全部的可就业人员。在中国一直存在资金净外流的情况下,外资竟然还能这样涌入,更是反映了中国国内投资金融机制的没有效率,表明中国经济存在着重大的弱点。正因为如此,每当中国经济增长乏力时,外资就乘虚大量涌入,因为这是中国民族产业虚弱凸显的时候。
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决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资本运作规范成为重要的政策任务。2021年以来,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政策日益深化,资本运作的监管更加严格。在这里,我们要更加清醒地看到,防止外资在华的无序扩张,是极其必要的。
由于外资涌入反映的是中国经济的虚弱,所以每当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下降一个台阶,外资的涌入就增加了一个数量级,趁机浑水摸鱼。这一轮外资涌入剧增,又是与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相关。在这样的经济困难时期外资大量涌入,只能证明外资涌入是经济不好的象征。公平地说,外资大量涌入中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新冠疫情的冲击使韩国、美国、德国等西方阵营国家的经营环境比中国差得多,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比中国少得多,迫使更多的外国资金不得不向中国寻找赚钱机会。但是这并不能说明中国的经济形势就如何好,而只能说明,尽管在新冠的冲击下中国的经济状况也不好,不过比西方阵营国家的一团糟还是好了许多。
强词夺理的西化派经济学家们会说,尽管外资涌入中国会削弱本土企业,但是外企外资可以加快中国经济的总体增长,使中国经济由弱变强。但是事实已经证明,外企外资夺走了中国企业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夺走了中国企业的产品销售市场,妨碍了中国民族产业的发展,使中国国内的资金缺乏投资机会变得过剩而不得不流出国外,最终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放慢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国内外企外资多的行业没有一个发展强盛。一个时期以来,外资大量涌入中国且在华无序扩张,造成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在还不具竞争力的情况下潜在产量的增长率急剧降低,严重抑制了中国自主产业的健康发展。西方的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不会随意放任外企进入本国高科技产业,都不会放任外资无序扩张抑制本国自主产业的健康发展,更何况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呢?
西方媒体宣扬外资撤离中国标志着中国经济衰退的看法,不仅仅是为了抹黑中国,更重要的是在对中国人进行高级的洗脑。它们把外资撤离(或者说外资在华投资规模的减小)等同于中国经济衰退,是为了散布外企是中国救星的神话,让中国人民对外企顶礼膜拜,跪迎外企涌入中国挤垮民族产业。西方媒体传播这种谎言的目的,说轻了是为外资、外企、外国人赚中国人的钱造舆论,说重点就是要把中国变为它们的经济殖民地。而那些在中国帮着散布此类谎言的人,如果不是头脑不清不明事理,就是蓄意要当买办。
(本文发布时有修改,2022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