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
恐怕不是挂科,也不是延期毕业,而是暑假还没有过完,突然发现自己的专业没了,自己成了本专业的绝版人才,而且再也不会有新的学弟学妹了。
对于那些已经毕业的人,自己的专业已经不存在了这件事,要怎么跟别人解释,同样让人头大。
而且,正在上学或者毕业之后突然发现自己专业没了,算不上一件小概率事件。恰恰相反,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说不定哪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的专业也没了。
1
前一阵子,公共事业管理成了网络上讨论最热烈的专业,不是因为报考它的人数最多,而是因为它是这几年被取消最多的专业。
在过去的5年里,一共有83所大学取消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而且取消的速度不断加快,在2017和2018年,都只有9所学校取消了公共事业管理,2019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3,到了2021年,一年时间里有31所学校取消了公共事业管理。
单以北京为例,在2021年撤销专业名单里涉及到“公共事业管理”的高校比例占到近三成。
跟现在的萧条景象不一样,公共事业管理在设立之初,可是相当受追捧的。
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正式收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听起来非常时髦的专业立马成了随后几年的热门。仅仅是从2000年到2001年的一年时间,开设院校就从57所增加到132所。
2012和2013年,尽管在教育部公布的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名单中,公共事业管理已经榜上有名,但丝毫没有阻挡各个大学和报考学生的热情。2000年到2017年,开办公共事业管理的院校数量,几乎增长了10倍。
很多公共事业管理的毕业生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都会被问到一个问题:“你们这个专业到底学什么?”
到底学什么,恐怕很多人自己也说不清楚。
有些学校在培养目标和要求里是这么写的:
掌握现代管理理论及其新的进展、公共事业管理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发展动向;了解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及对公共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具有运用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进行公共事业管理的一定能力;培养能够在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公共事业单位,包括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实际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至于主要的课程,更是五花八门:
政治学、现代管理学、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学、社会学、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现代领导科学、法学基础、行政法学、经济法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公共关系学、社会保障、中外政治制度、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计算机基础、专业外语……
当热潮过去,越来越多的学校取消公共事业管理时,本专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困惑与迷茫。面对学生的疑问,有专业课老师是这样说的:“主要是这个专业大而全,空泛,特色不鲜明,主干课程核心竞争力不强……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特的专业技能,也缺乏明确的就业方向,连去哪个单位实习专业对口这样的问题都很难回答。”
这个专业的就业方向确实不明确,根据招聘网站的数据,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职位需求,2019年比2018年下降了31%,2020年比2019年又下降了37%。
所以面对招聘人员的时候,毕业生不知道怎么回答也在情理之中,有人在逼问下解释说,自己这个专业“最主要的是培养公务人员”。
当然,学习其他专业的人,恐怕也来不及嘲笑公共事业管理,毕竟面临被取消命运的,还有一大批其他专业。
2022年2月22日,《教育部关于公布2021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发布,全国一共裁撤了804个本科专业点,创造了近些年的最高纪录。
从全国范围来看,专业裁撤也是在加速的。在2014年以前,每年裁撤的专业基本都在100个以下,而在2015年,裁撤专业达到了118个,之后这个数字开始迅速增长。
2016年全国裁撤专业149个,2017年是241个,2018年这个数字暴涨到416个,2019年回落到367个、2020年又增加到518个,然后就是去年的804个了。
从2016年到2021年,一共有2495个本科专业点被撤销。
除了公共事业管理,被撤销最多的专业还包括服装与服饰设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产品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工业设计、生物技术、服装设计与工程、应用统计学专业。
裁撤还是保留,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就业率。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实行备案或审批制度,每年集中进行一次。在2011年,教育部曾提出,将探索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健全专业动态调整和预警、退出机制,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前几天,安徽印发的《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提出,要控制社会需求不足、就业去向落实率低的学科专业招生规模,连续3年就业去向落实率低于60%的专业暂停招生。
通知表示,要“完善学科专业‘预警清单’制度,健全学科专业退出机制,对需求不大、水平不高、效益不好、竞争力不强的学科专业实行限招、隔年招生、停招等措施”。
至于3年时间究竟能否决定一个专业的生死,没有人能说得准。
除了安徽,其他省份也有各自的规定。
2022年5月,江西省教育厅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指导办法(试行)》,提到对毕业去向落实率低于50%的专业点,给予黄牌提示,相应扣减高校招生计划;对连续两年毕业去向落实率低于50%的专业点,给予红牌警示,责令其停止招生。
也有省份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生死线,比如福建,提出要督促高校调整撤销偏离办学方向、办学水平低下、毕业去向落实率低的学科专业。
可以看出来,关于专业裁撤的规定相当的混乱,各个学校和省份各不相同,而用就业率来衡量的做法也面临很多争议。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法学、金融学专业,从整体上看,已属于供大于求的‘冷门’专业,可是,具体到高校办学,在部分综合性院校与法学类院校、财经类院校,法学、金融学还是优势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不错。”
比如说中国政法大学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录取位次还排在了行政管理、国际商务、工商管理等热门专业前面。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所开设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2021年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当然,混乱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很多专业从一开始就是在混乱中诞生的。
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1998年设立,并不是一个巧合。这一年,中国教育正面临天翻地覆的变化。
1998年11月,经济学家汤敏以个人名义向政府提交了一份建议书,标题是《关于启动中国经济有效途径——扩大招生量一倍》。在建议书里,汤敏建议有关部门考虑在三至四年内使高校(含成人教育等)的招生量扩大一倍,即从每年两百万人增加到四百万人。
按照汤敏的看法,他之所以建议大学扩招,一共有5点理由:
大学扩招可以每年增加一千亿元左右的消费需求。
大学扩招可以部分缓解就业压力。
通过挖潜与增加投资,我国现有的大学有能力承担招生量增加一倍的任务。
配合助学贷款系统,大部分群众愿意也能够承担全额学费。
扩大高校招生对提高民族素质,加强我国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力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汤敏的建议最终被采纳,中央政府很快制定了以“拉动内需、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缓解就业压力”为目标的扩招计划。
1999年年初,原计划调整招生规模比1998年增加21%,但是在扩招政策正式出台后,当年中国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招生总数达159.68万人,增幅达到了47.4%。
到2003年,中国普通高校本专科生在校人数超过了1000万。而在2021年,这个数字是3496.13万。
与之相对的,中国的大学和教师数量也在迅速增加。
1978年全国只有598所普通高校,到了2022年增加到了2759所。1978年的时候,中国普通高校只有20.6万老师,到了2017年,增加到了163.32万人。
面对突然汹涌而来的大学新生,专业数量的大规模扩张几乎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各高校自1999年至2016年期间新增专业数量庞大,某“双一流”建设高校专业数量较1998年专业数量翻一番多, 而一些地方性院校专业数量则是1998 年专业数量的2~3 倍。这期间仅有少部分专业停止招生,很少撤销专业。
伴随着大学扩招,当时全国还掀起了一股院校合并的浪潮。
1998年9月15日,浙江大学与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学科设置、办学规模在全国名列前茅的新浙大。此后,院校合并的风潮开始吹遍全国,到处都在建设大而全的综合性大学。
据不完全统计,1990至2006年,我国共发生了431次高校合并,涉及院校1082 所,大部分的高校都发生了合并事件。39所985高校里面,只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3所高校没有合并过。
在这波合并以及建设综合性大学的浪潮中,很多大学的专业数量发生了爆炸式增长。举例来说,某师范院校在1998年至2012年间新增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食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舞蹈、中国戏曲、编导、国际金融与贸易、金融学、法律、网络安全、计算机等一系列专业,师范类专业只占了不到四分之一。
这一时期,学校对专业设置的自主权也在扩大。
1998年《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依法自主核定办学规模、设置和调整专业等。自此,高校获得办学主体地位,不再只是政府的附属机构。2001年,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的若干原则意见》,明确提出专业设置和调整属于高校办学自主权范围。
在一些地方高校,申报新专业成为自上而下的任务。有些新专业甚至只有1名专业教师,“申报时候,很多不具备条件的专业都是借用了其他专业的师资和设备申报的,当时并不是有了办专业的实力,而是为了学校的发展”。有些高校只因为某评书演员的女儿退役后,去了该校,就办了个艺术系。
这些匆忙上马的专业质量究竟如何,自然不用多想。
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新设置专业的考核并不严格,“专业评估几乎没有不合格的,只要评估,只要认真对待,材料充足,材料是靠写出来的,而不是靠已有的材料的整理和总结”。
可以说,如果不加限制,众多大学天然就具有盲目扩张专业的混乱倾向。
改革开放后,中国一共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调整工作,几乎每次都对专业数量进行了削减和规范。
第一次修订目录于1987年颁布实施,专业总数由1300多种减少到671种。第二次修订目录于1993年正式颁布实施,专业总数为504种。第三次修订目录于1998年颁布实施,专业总数由504种调减到249种。第四次修订目录于2012年颁布实施,新目录的学科门类由原来的11个增至12个,新增艺术学门类,专业由原来的635种调减至506种。
中国大学的专业数量,就像肆意生长的藤曼,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修剪一次。
除了扩大专业数量相当随意之外,很多时候大学裁撤专业也相当随意。当发现自己盲目开设的专业不能带来预想的收益,而自己又需要投入大量成本的时候,不少大学会毫不犹豫砍掉这些“不划算”的专业。
甚至某些专业就算就业率没有那么难看,也难逃被裁撤的命运。
一些211、985名校,对无法排到全国前几名的学科,会进行“战略调整”,有的学科被裁撤取消,有的学位点停止招生。至于为什么学校为了提高学科排名宁愿裁撤弱势专业,“是因为评估结果和未来的资源分配有着密切的关系”,取得好的排名意味着“数亿元乃至近十亿元的学科建设费用”。
只不过,无论专业设立或者取消的原因是什么,付出代价最大的永远是学生。因此,在报考的时候追逐热门专业,成了一项风险极高的活动。
3
中国有句老话叫“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在现代社会里,这句话的后半句依然有道理,只不过前半句的范围恐怕不再局限在男性,毕竟女性同样需要追求事业。
于是在很多考生和家长眼里,报考一个有前途的专业,重要程度简直仅次于高考成绩。于是近些年,高考志愿填报也成了一个蓬勃发展的产业。
根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我国现存高考志愿相关企业2791家,绝大多数相关企业都成立于5年内。2021年高考志愿相关企业全年新增788家,同比增长了45.93%。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2年,高考志愿填报付费市场增长5.8倍。
你既可以花几百块钱,让智能系统帮你自动匹配合适的院校和专业,也可以花几万块钱购买“一对一VIP指导”,让专人对你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阿里、百度、网易等互联网大厂也盯上了这片迅速扩张的市场,纷纷推出了各自的高考相关产品。
当然,很多时候考生和家长花大钱请到的“高考志愿规划师”,很可能只培训了几天就上岗了,“简单指导了一下流程也上岗了,他们不管学生的终身大事,就想着把钱先赚了”。
不过,在社会环境迅速变化的当代中国追求热门专业,结果很可能如同《三体》中章北海说的那句话:“没关系的,都一样。”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土木和建筑专业。
有网友回忆说,自己2002年入学的时候,全国只有40多个学校有建筑专业,到2007年就增加到了100多个,简直是当时的大热专业。
当时建筑专业的录取分数在很多名牌学校都排在前列,土木工程也是很多学校的王牌专业。在房地产和基建大规模扩张的那几年,土木和建筑的毕业生确实赶上了风口,进入各种设计院、房企以及施工单位,无论是待遇还是升职前景都很不错。
但是随着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放缓,很多在建筑和土木最火热时入学的考生,毕业之后却突然发现,行业的风向变成了“提桶跑路”。
土木和建筑不是第一个经历这种大起大落的专业。
改革开放后,外贸和国际类相关的专业简直可以说红得发紫,“当时但凡和‘国际’二字沾边的专业都吸引了无数考生报考,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等,考生们梦想着通过专业的学习后能够和外国人做生意,从外国人的包里掏钞票”。
对外经贸大学的录取分数线直追清华北大,甚至一年招收到16个高考状元,很多学生进入与涉外经济有关的领域,到国有大型经贸企业,到外资银行从事货币结算或大的跨国公司。
和外贸、国际类专业一样,外语类专业也吸引了大量考生。
在2008年奥运会之后,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外企的收缩,这些专业也逐渐风光不同往日。
大学短短的几年时间,已经足够让一个热门专业变成冷门专业,甚至面临被裁撤的命运。
当然,除了热门专业变冷,还有一些“天坑”专业也会熬出头。
比如说曾经被很多人嫌弃的“生化环材”,新生们经常被学长学姐教导早点转行到计算机,或者考公务员。
但是随着近些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以及制药等行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的逐渐得到了更多重视,虽然不至于立刻变得炙手可热,至少看到了爬出“天坑”的曙光。
如果只看高考当年的热度和就业形势,几乎不可能选择到合适的专业。
而大学专业的随意增删,更加剧了这种不确定性。
2018年,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开展了一项调查,其中49.6%的受访者觉得高校增减本科专业存在过于随意的问题。
除此之外,其他问题还包括:
盲目跟风“热门专业”,低水平重复设置(57.7%);经济利益挂帅,过分追逐市场(53.0%);贪大求全,特色、优势不明显(49.7%);设置过程“重申报轻建设,重名称轻内涵”(36.2%);缺乏前瞻性(22.0%);仅因为某个专业招不到学生、就业率不好就撤销专业(19.9%)……
对于学校来说,也许在做决定时应该听一下学生们的意见,毕竟学生才是最直接的当事人,而不是一哄而上开设热门专业,然后又简单粗暴裁撤掉这些专业。
不过,通过选择热门专业一次性解决几十年的人生问题,这样的想法也许从一开始就不切实际,只有极少数幸运儿,能够将个人选择和时代变迁完美结合的。
而在波涛汹涌、变化莫测的大海上,想要不被海浪吞没,最现实的方法不是试图寻找一个永不沉没的立足点,而是保持不断的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