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申鹏:“帝国的女人们”.......

2022-10-25 08:10:41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申鹏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你只需看她们的名字和文章的风格就知道,这些其实大部分都不是国外出生的“华裔”,这些都是真正的“中国人”,起码都是在中国出生、有本土生活经历、对我们非常了解的“中国通”,只有最了解我们的人,才能造谣污蔑抹黑到这个程度,说谎是一种艺术,全盘的假话过于荒诞,很难取信于西方民众......而只有半真半假,乃至于十句真话一句假话,甚至于在真实的基础上歪曲目的和结果......才具有杀伤力和破坏力。

  他们撒的最大的谎,其实是所谓的“国外都共存了,只有我们在清零”,实际上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真正实施了“躺平”、“共存”的防疫政策,如果真的共存、躺平了,那么白宫的权贵们为什么要每天测核酸?

  如果新冠大流行真的结束了,如果病毒真的“无害化”、“流感化”了,为什么美国每天还有数百人的死亡?还有上千万的“新冠后遗症”和“长新冠”?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显示,美国五分之一的成年人有“长新冠”相关症状,2021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连续第二年下降,这是100年来美国人均预期寿命首次连续两年下降:2019年,美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9岁,到2020年,这一数字下降到77岁,2021年,这一数字再次下降到76.1岁。英国的政府数据显示,有200万人报告症状持续时间超过4周,其中42%的人症状持续时间超过一年。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发布报告称,全美约有1600万处于工作年龄(18岁—65岁)的人患有“长新冠”,根据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等机构计算的数据,全美约有200万至400万全职工作者因此失业。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卡特勒用另一种方法得出相似的结果,他估计约有350万美国人因“长新冠”失业。实际上在任何一个西方国家,都没有因为“躺平”而使得经济复苏……反而因为因为疫情的肆虐导致了大规模的失业、物资短缺、通货膨胀。

  西方国家实际上并不是主动选择“躺平“,而是因为无力控制疫情而不得已”躺平“,而这样的”摆烂“,也导致了病毒在长达两年的不断传播变异……我国持续面临着境外疫情输入和本土疫情传播的风险,发生多地聚集性疫情风险依然存在。国内部分地区新冠肺炎感染者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病毒分别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多个不同亚分支,与此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相比,传播力和致病力并未减弱,对老年人和基础病人群仍具较大威胁。所以,”动态清零“是唯一可行的道路。

  这些“华裔记者”对中国的指责并非基于事实,而是基于恶意而已。

  袁莉是我们的“老朋友”了,美籍华裔记者,为《纽约时报》撰写“新新世界”专栏,专注中国及亚洲科技、商业和政治交叉议题,出生于宁夏,曾在新华社北京总社,以及曼谷和喀布尔分社工作。2004年移居美国,同年加入《华尔街日报》。2008年回国担任《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主编。并在2018年5月担任美国《纽约时报》记者。

  袁莉能够当上《华尔街日报》中文版主编和《纽约时报》记者,靠的并不是她的才华,而是她的身份和“逢中必反”的立场.......国家发展高铁,她就诋毁整个高铁产业,否定中国高铁事业的一切成就;国家整顿娱乐圈乱象,她就发表《消失的耳环、文身和乳沟:被审查的中国娱乐业》,谴责审查制度制约娱乐业发展;国家出台“双减”政策,她就发表《“开倒车”?中国弱化英语教育意味着什么》,不但把中国近几十年取得的成就说成是美国和西方启蒙的结果,还把对中小学生的合理减负说成是与国际脱轨。

  袁莉发表的文章只要涉及中国,总会充满深深的恶意。她就是那篇著名的《平庸之恶》的作者,她骂的其实不是中国,而是“中国人民”,她把中国民众配合国家进行动态清零政策与当年德国人支持纳粹当成一个性质。而最新那篇所谓的《中国式清零》,更是把中国为了防控疫情、捍卫人民健康安全的行为,污蔑成“政治表演”......

  而那位纽约时报的记者“王月眉”,其实也不陌生,她是《纽约时报》驻华记者,在芝加哥长大,毕业于耶鲁大学。常驻北京,撰写关于中国崛起及野心如何塑造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报道,也就是所谓的“大国崛起”和“小民尊严”。

  她的著名文章有《XX打人事件:中国女性说“不”要承担多少风险?》《无力感、脆弱和创伤:封锁给XX民众留下的心理伤痕》.......她的文风非常“独特”,属于“时代的一粒沙”类型,放大局部的痛苦,将其扩散到整个社会和国家,挑动撕裂和“反思”,不得不承认,这位王小姐的手段比老公知袁莉要高明许多,她能抓到互联网时代舆论的痛点,比如对女性权益和普通人的生活感受的关注。

  上面那位叫做“王子虚”的纽约时报记者,倒是个“男性”,2018年开始了他的新闻职业生涯,在中国月刊《人物》实习。在中国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在美国获得国际人权法硕士学位。2022年加入《泰晤士报》,目前常驻香港。大作有《他们哀悼英国女王,也哀悼香港的过去》、《“不可见的、缺席的”:中国女性对抗暴力与审查的困境》.......在他笔下,当下的HK简直是人间炼狱,只有英国殖民地期间才是“人间乐土”,他还作为一个女权主义者出现,相当关心中国女性的生存环境,把普通社会治安事件,扩大为“两性矛盾”。

  大家对他可能不熟悉,但对他文章中采访的那个“陈娅娅”女士其实很熟悉,其实她本名写作“陈亚亚”,曾是上海疫情期间的网络名人,是个长年的女权主义者,在疫情期间,她曾恶毒攻击我国的防疫政策,造谣方舱医院,甚至诅咒当时的江苏援沪医疗队.......

  我不是说王子虚大记者有毛病,也不是说陈亚亚女士有什么毛病,但这二位凑到一起炮制出这么一篇无中生有的狗屁文章, 那就是有了大病,病根没有别的,就是“恨国”而已.......骨子里和袁莉、许秀中这些谣棍无异。

  无论他们的价值观包装得多么高大上,实际上他们的思想都停留在鸦片战争时代,因为他们代表西方批评的并不是中国的什么“意识形态”,甚至不是什么“政治制度”,而是“中国人”的问题,你顺着他们的文脉逻辑看下去,他们就是在说“中国人不行”,这和当年河殇派、古墓派老公知的论调毫无区别。我从未在他们笔下见他们夸奖过坚强、勇敢、善良、勤劳的中国人民;他们笔下,只有愚昧、麻木、排外的“义和团”,不肯“融入西方世界”的群氓。

  他们证明的其实不是西方文化、制度优越,而是人种优越;他们贬低的不是中国科技文化制度不行,而是中国的“民族性”不行......实际上,这不是什么“自由主义”,而是“逆向民族主义”。

  当西方的顶级战略家、学者都在鼓吹“文明的冲突”、“中国威胁论”的时候,他们依然刻舟求剑,认为中国和中国人民不堪一击......他们比西方政客更热衷于煽动对中国的蔑视和敌意。

  这真的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他们和当初的“叶文洁”一样,依旧坚持着“中国人需要被解救”、“中国人需要被唤醒”的观点......然而却不肯承认,中国人民不在梦中,他们才在梦中。

  他们吃着“帝国”的饭,拿着“帝国”的钱,借着帝国的霸权和威势,高高在上口含天宪对故国口诛笔伐,他们真的是为了故国好吗?不,他们只是要报效那个“重视”他们的“帝国”.......

  他们自以为是“帝国的女人”,但是,帝国真的爱她们吗?

  【文/申鹏,红歌会网专栏作者。本文原载于“平原公子”公众号,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2/2     1 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