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孙立平:现在应当考虑一个问题,产业链转移是否存在一个临界点?

2023-04-02 14:55:53  来源: 孙立平社会观察   作者:孙立平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海关总署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18万亿元,同比微降0.8%。其中,出口3.5万亿元,增长0.9%,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这里需要注意四个问题:第一,有研究机构指出,如果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速则为-6.61%。第二,今年1、2月份的出口是来自去年下半年的订单。而2023年春季外贸订单总体下降40%,其中传统产品下降超50%。第三,今年1-2月我国对美出口下降21.8%,其中2月降幅达31.8%。第四,即使是在疫情管控放开之后,向东南亚、印度的产业转移依然在持续推进。

  当然,对这些情况人们有不同的解说和判断。比如,有的说这些数据表明情况比原来最悲观的估计还要乐观一些;有的说要看到其中结构的变化,低端产业转移出去并非坏事;还有的说,随着一些新政策的出台,情况可能会朝着好的方向转变。

  这些问题,见仁见智,在此不加讨论。这里我只想提一个问题,供大家来思考。这个问题就是,产业链的转移是否会存在一个临界点的问题。

  什么是临界点?就是事物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关键节点。在这个关节点之前是一种逻辑,在关节点之后是另外一种逻辑。以产业链的转移来说,就是在这个点之前,转移是一件千难万难的事情;而在这个点之后,转移就就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我们要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要警惕这个转折点的出现,要创造条件防止这个临界点的出现。

  就产业链转移过程来说,这个临界点有主观客观两个层面。客观是一些硬的条件或指标。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一个一次性打火机有20个零件。这20个零件基本都能在方圆30分钟车程配齐,这无疑是一个很完整的产业链。而在另一个地方,方圆30分钟车程内只能找到几个零配件,很明显,对于生产打火机的厂家来说,没有达到迁移的临界点。但如果大部分零件已经可以在这样的范围内配齐,配齐其他的零件也无须花费太大的成本,而这里的劳动力等条件又比较好,就可以说,临界点已经到来了。

  上面说的是客观的一面。实际上,临界点还有主观的一面。主观的层面就是一种直觉的认知,或者说就是一种直觉。在现实当中,像众多的中小企业,不可能在决定是否迁移时都有可能做系统的调研,更多的时候是看别人是怎么做的,看别人是怎么认为的。这时,从众心理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心理定势一旦形成,就很难逆转。

  我之所以强调这个问题,与一件事有关,这就是欧洲对俄罗斯的能源脱钩。我们都知道,过去欧洲的能源严重依赖俄罗斯。欧洲离不开俄罗斯的能源,这几乎成了一种神话。但现在看,怎么样?这个神话已经被打破了,现在人们的认识变了,心态变了。人们说,脱了也就脱了,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是很严重的一个转变。这就是临界点。

  提出产业链转移的临界点,就是让我们头脑清楚一点,让我们意识到在产业链的转移上,我们会不会也面临类似的问题?这些年我们总是说,世界离不开中国,那些外资企业怎么能离开我们这么完整的产业链呢?但问题是,现在事情正在起变化。最近一些外资企业口气越来越硬,为什么?因为他们发现离开中国的产业链,他们承受的压力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其实,每一个较大企业的迁出,都无异于一次压力测试。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要心存幻想,不要一厢情愿地认为别人离不开我们的产业链。我们要提防某个临界点的到来。这个问题至关重要,但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却似乎没人讨论这个问题,于是拉拉杂杂地写下自己的一点想法。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