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情况有点扑朔迷离。
从宏观数据看,2023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较上年同期增长4.5%。4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3.5%,比上月加快4.3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比上月加快1.7个百分点。在整个世界经济比较低迷的情况下,即使是考虑到去年同期基数比较低的因素,这个数据也是说得过去的。
但问题是,在宏观数据与人们微观感受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差距。实际上,也不仅仅是一般民众的感受,一些专家和机构也认为,经济活动数据弱于市场预期。
下面是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的表述:大部分4月经济活动数据均弱于市场预期。虽然低基数推动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速跃升至18.4%,但我们估算的季节性调整后的实际社零环比增速放缓至0.3%。房地产销售改善至同比增长5.5%,但季节性调整后的房地产销售面积较3月环比下降20%。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均有所放缓,出口增速也如期减速、尽管基数较低。内外需增长动能放缓拖累工业生产环比走弱,但低基数推动其同比增速加快至5.6%,仍低于市场预期。
更重要的是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感受:在疫情管控放开之后,大家期望中的强劲的、报复性经济反弹似乎没有出现,或者说,反弹的力度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更确切地说,人们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反弹没有那么强劲。
问题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很多人感觉反弹不如预期?可能与这样的几个因素有关:
第一,原来的预期有点过于乐观,对反弹想得过于简单,特别是忽视了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在平时,我应当算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了,因为讲问题讲得比较多。但即便如此,我前一段时间都一直在说,我对今年抱一个乐观的看法。甚至觉得政府制定的5%的增长目标,是不是偏保守了。在私下里,我甚至认为,6-7%也不是没有可能的。确实是没有理由不乐观,因为去年的情况实在是太不正常了,基数太低了,只要恢复正常,一个强劲的报复性反弹是没有问题的。但现在看,事情并非完全如此。
第二,与普通人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指标偏弱。首先当然就是就业,尽管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至5.2%,但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高达20.4%。人们说,就业就是经济,实际上,就业更是民生。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910亿元,同比增长18.4%,比上月加快7.8个百分点,但低于预期的21.9。2023年4月份,CPI同比提高0.1%,环比降低0.1%,PPI同比下降3.6%,环比降低0.5%。这就是人们感受到通缩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民间投资的增长,1-4月份只增长0.4%。上述状况都与普通人的感受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三,4月经济活动数据弱于预期,环比增长动能走弱。4月份宏观数据有一个特点,看同比,数字靓丽,因为去年因为上海等地疫情原因基数很低。而从环比看,即与上个月相比,则稍显疲弱。有人预测,随着去年低基数因素的减弱,5月经济同比增速可能较4月放缓。总起来说,反弹将会持续,反弹的力度没有原来预想的强劲和具有持续性。
怎么来解释这种现象?前些天我发表了《巨额债务之后,可能是一场漫长的不景气》一文,介绍了日本经济学家辜朝明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那篇文章,这里不再赘述。现在我想从我前些天提出的新二元结构的角度谈谈这个问题。
从这个角度来看,下面的三个情况特别值得注意:
从投资上看,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7%,比1-3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长0.4%。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5.3%、13.4%。在高技术制造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9.9%、19.4%;在高技术服务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42.1%、33.9%。这说明,资源主要是流向上半身。
再看出口,2021年自动数据处理设备、集成电路、手机、家用电器等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接近20%,名列前茅、成为我国主要出口的商品。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如纺织品、服饰、玩具等出口比例从21世纪初左右的20%逐渐下滑至12%左右。这表明,我国制造业不断升级、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这说明,随着产业升级,出口产品的结构越来越集中在上半身,与下半身相关的比重在下降,而下半身则是就业机会的集中地。
还有一个因素,股市。从去年底提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以来,相关概念股行情火爆,不少国央企个股纷纷刷新股价,甚至出现涨停潮。5月8日,银行股集体“走红”。在以金融板块为首的“中字头”股票强势带动下,上证指数盘中一度站上3400点,创年内新高。但在同时,其他股票则因缺少资金而处于疲弱状态,甚至一跌再跌。我原来想,随着经济的正常化,股市的上涨可以带动人们信心的恢复,但现在看,现实与期望有着明显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