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拜登还是布林肯,都改口了,从原来的脱钩,脱脱脱一去625,不得不脱,只能快脱,到现在的“去风险”。这个改变相当微妙,但是十分坚决,美国上上下下的口气都从“全面脱钩”,调整为“去风险”。
美国为什么会这么快自我修正?
如果“脱钩”始自于特朗普和蓬佩奥的话,“去风险”则来自于那位前不久陪着马克龙来中国的“监访者”冯德莱恩。
冯德莱恩3月30日讲话当中提到,为什么欧洲没有响应自特朗普总统开始的脱钩呼吁,“与中国脱钩既不可行,也不符合欧洲的利益。”“我们的关系不是非黑即白的——我们的应对也不应该这样。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专注于去风险,而不是脱钩。”
无论你对这个女人有什么样的看法,她这句话应该被肯定,这是个成年人应该有的认识,你不能非黑即白,那是幼儿园小班水平,简单二分法,连日常生活都不能应对,怎么能够处理这个世界上大国之间复杂的关系呢?
村里的老磨盘,搬了一下,没搬动。
地上一块石头,踢了一下,脚疼。
那还搬不搬呢?还踢不踢呢?
过去10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七国集团国家总和,中国市场水阔鱼大,凡与中国打交道,皆有钱挣,试探与中国脱钩,皆日子难熬,那还拖不拖呢?成年人即使不懂事儿,试错的本能也还有。
冯德莱恩讲完这番话之后,德国和法国外交官在国际场合强调了这个词。亚洲国家,例如新加坡,也开始对美国官员说,脱钩太过分了,会动摇几十年来的成功的经济一体化。欧洲也罢,亚洲也罢,人们害怕中美两大经济体彻底脱钩,撕裂这个世界,影响自己家里过日子。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最先使用的这个词儿,4月27日,他在一个正式的场合讲道:“我们追求去风险,而不是脱钩,去风险从根本上意味着有弹性、有实效的供应链,确保我们不会被任何一个国家所胁迫。”
经济脱钩,改成去风险,一个背着,一个抱着,背着抱着一般沉,净想着自己合适,打定主意想弄死你,换了个姿势罢了。
美国财政部一如既往绕大弯儿:去风险是指金融机构不加区分地终止或限制与广泛类别客户的业务关系,而不是分析和管理与这些客户相关的具体风险。去风险一词通常的用途带有“不必要的排斥”这一负面含义。
美国及其小哥们并没有想好怎么个去风险法。
纽约时报的社评说,去风险需要艰难、琐碎的决策和解决方案,例如半导体,哪些半导体必须远离中国?再比如医疗器械,所有的医疗器械都需要在中国以外的地方生产吗?社交软件的风险管理,TikTok能做些什么,来规避被一家中国公司拥有的风险?
怎么个去风险,人们担心,拜登老爷子的理解力是否足以胜任最后的决策?民主党有他们自己的看法,一些愿意署名的专业医生敦促拜登去做健康检测,以期对整个美利坚负起责任来。
拜请各位记住,去风险并非美国对中国示软,更不是为了表面好听,而是为了脱钩过程中避免美国遭受不堪承受之损失,乃是为了更精准地收拾中国。故此,去风险比脱钩更圆滑更老道。
将去风险翻译为“有序脱钩”并“精准施压”,或许更恰当些。现在美国正在动员较多的力量,从事针对中国去风险的考量设计和监管拿捏,他们追求的是把你拿得死死的,而美国得到的好处必须更多。
昨天G7峰会刚刚开完,美国黑帮老大的做法一点也没有改变,针对中国磨刀霍霍冷战热战所有准备都在加紧进行,一个措词儿微妙改变,不反映什么实质问题,我们对美国不能再抱任何幻想。
头号帝国主义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顺应他,迎合他,讨好他,无非以臂饲虎坐以待毙耳。譬如增持国债,耶伦老太太摘下假牙嘴笑得走型,她认为你傻,以为你被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眼花缭乱的说词和动作忽悠瘸了。
【2023年5月22日晚饭间,写于黑龙江驻京办事处】
【文/司马南,独立学者,知名社会评论家,红歌会网专栏学者。原载微信公众号“昆仑策研究院”,授权红歌会网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