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郭松民: “奇袭梅西”的冷思考

2023-06-19 09:17:23  来源: 红歌会网   作者:郭松民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6月15日,在首都工人体育场,少年邸某,在全世界亿万球迷的注视与欢呼中,遂行了一次漂亮的奇袭。

  他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他突破层层阻碍,成功拥抱了自己的偶像梅西,还与大马丁击掌……

  详细的经过,网上有不同角度拍摄的清晰视频,大家可以去看,这里不赘。

  奇袭成功后,邸某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写了一段话(见截图),讲述自己策划此次行动的经过与思考。

  文字虽然不长,但内容很有意思,值得认真分析。

  首先,追星成本相当高。

  笔者孤陋寡闻,此时才发现,与梅西拍一张合影居然要付10万元!与阿根廷门将大马丁击掌、合影,价格估计也差不多。

  所以,邸某不是省了100000+,而是省了200000+;

  其次,邸某经过了认真计划与准备,并非一时冲动。包括:

  1、组织一个团队,事先安排了一个打掩护的同伴,以声东击西,确保自己能够直捣黄龙;

  2、在行动开始前一周,每天跑五个“1000米”,使体能达到最佳状态。

  邸某的努力没有白费。在那精彩的一分钟里,他过五关斩六将,突破重重围堵,像一只快乐轻盈的狐狸,在球场上画出了一道优美的弧线,光芒盖过了梅西;

  现在还有未经证实的消息说,邸某在行动之前,咨询了律师,仔细评估了可能的法律后果;

  第三,审时度势,果断出击。

  邸某选择梅西距自己突破口最近的那一刻出击,达成了迅雷不及掩耳的效果,等保安回过神来,他已经实现了主要目的。

  试想,如果梅西此时在球场的中部或另一边,邸某很可能还没有跑到梅西身边就会被拦下。

  拥抱了梅西之后,邸某就彻底自由了,他在绿茵场上放飞自我,戏弄那些气喘如牛的保安。

  在出击的最后一刻,同伴退缩了,无人掩护,自己还冲不冲呢?

  邸某的决定是:箭在弦上,狭路相逢勇者胜,冲!

  结果证明,这个决定无比正确。

  概括一下这次奇袭:没有什么成功是偶然的,仅有激情与梦想是不够的,缜密的计划与扎实的准备是不可或缺的。

  我在想,邸某如果生活在一个大时代,比如在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最后的金城反击战中,他如果是一名志愿军战士,加入了奇袭白虎团的小分队,他会不会同样大放异彩,成为一名侦察英雄呢?

  但是,今天是一个小时代,占据主流的又是消费主义文化,邸某无尽的热情与精力,只能用来追星。

  其实,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青年,都可能会在激情与梦想的驱使下,干出一些令人瞠目结舌的壮举。

  1987年5月28日,19岁的西德青年鲁斯特,做为一名飞行时间不到40小时的菜鸟飞行员,在经过周密准备后,驾驶一架小型通用飞机,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出发,突破苏联西部以严密著称的层层防空网,长驱800多公里,成功降落在莫斯科红场。

  鲁斯特的降落地点,距离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的办公室不足百米。

  此举令参与“巴巴罗萨”计划的500万德军精锐都羞愧难当,导致苏联军方高层大地震,包括国防部长在内的一大批高级将领去职。 

  邸某的奇袭梅西与鲁斯特的机降红场,性质上并无不同,均为“激情与梦想+周密计划与准备”的产物,尽管后者的影响力与行动的复杂性,要远甚于前者。

  对任何一个青年来说,激情与梦想,都是极其宝贵的,同时也是稍纵即逝的,用来追星或做无意义的冒险,既很可惜,也相当无聊,不妨说是一种挥霍,甚至浪费。

  想当初,教员希望有志青年都能够积极投身于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等三大革命实践中去,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将临,站在大争之世门槛上,蓦然回首,才发现,对青少年来说,教员的话才是真正的金玉良言!

  【文/郭松民,红歌会网专栏学者。本文原载于公众号“独立评论员郭松民”,授权红歌会网发布】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