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个网络账号发布信息称河南郑州投入34亿元给金水河22公里河道挂大理石砖,被网友调侃为“花34亿给河道干挂大理石砖”。很多网友对此表示猜测和质疑,相关话题也冲上了微博热搜。随后,当地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回应该信息系误传。但这样的回应未能平息事态。
7月10日当地再次发布“金水河综合整治工程情况”通报,详细说明了34亿资金的具体规划和用途。据通报,金水河综合整治工程批复概算投资为34.02亿元,挂贴花岗岩石材的河道长度约10.8公里,总造价约650万元,占总投资的0.2%。经计算,金水河若遇100年一遇洪水,其洪水流速在2—3米每秒,挂贴花岗岩立面可抵抗该流速的冲刷。官方解释至此应该算是清楚了。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件事情,似乎是地方政府实施防涝工程,建成一个亲水走廊,建设配套设施送市民一处日常休闲的好去处,然而却挨了骂。
首先是有些网络账号以讹传讹,脱离事实,把挂贴花岗岩的650万元造价夸张成34亿元。一个本不算富裕的财政单位“花34亿巨资给河道贴花岗岩砖”,刺激了很多人的神经,消息就这样散播开来。
其次,面对耸人听闻的“天价”贴瓷砖,以及当地起初略显草率的回应,网友的质疑和不满无可厚非。加之近来部分地方财政紧张,公众要求政府公共立项要经得起质疑和检验,也是合理的关切和诉求。
最后,郑州河道整治公共部门也存在一定问题。在介绍一个34亿元的财政整治工程、公示标段具体项目时,地方部门应充分做好效率、安全、亲民、舆论等环节的场景逻辑推演,不要出现公共部门在工程建造环节上的疏漏。而在“34亿挂瓷砖”信息发酵后,媒体采访郑州河道管理方面的情况时,相关工作人员仅说公布过招标公告,“花34亿给河道贴瓷砖”是误传。“具体采访需要报备,我们汇报后再回复媒体”,“不走心”回复,实在是公共服务抵达优质状态的一个“死敌”。
当下部分地方财政紧张,有必要把钱花在刀刃上,回应群众的合理关切。若项目真的对推进地方发展、提高民众的日常生活体验有益,人们肯定能够予以支持。而财政在经济下行期合理支出,确实有助于推动基础设施及惠民工程建设。一个标段对应数百上千个工位,每个工位对应一个就业,每个就业对应一份工资,每份工资对应一份温饱,又对应一份学费和家庭主妇的一份购买。传递厂商中间品市场,一份超市购买对应一份进货和出货,对应一份消费端下游对上游中间品市场的采购。上下游市场购销两旺,企业家信心增加,银行家信心增加,投资家信心增加,整个经济的发动机迸发力量,这就是由财政这个皮带轮的第一击发动量启动起来的。
财税系全功能参与国家基础建设,与银行系机构合起来配合国家宏观调控,在经济下行、疫情后恢复重建中发挥着稳健的积极作用,这是中国的一大优势(西方仅有银行系和银行关联资本系工具)。在今天国家财政相对紧张、地方债隐忧等问题困扰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发挥其引领投资、配套调整的推动作用,责任和意义重大。
河南此次事情虽是“乌龙”,但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地方财政的开支要合理合规,经得起检验,经得住人们的质疑。(作者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