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孙家珅:日本对华外宣的三种形态都很阴险

2023-09-01 16:49:40  来源: 环球时报   作者:孙家珅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事件中日本的各种强行“洗白”操作想必很多人都已经见怪不怪了。其中包括日本媒体捏造、扭曲议题;也包括官方亲自“下场”引导话题。这些手法不仅出现在此次事件中,日本外宣通过议题设置来服务于政治目的在以往很多事件中都有迹可循。

  以最近的福岛核污染水排海事件为例,在排污入海的当天,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日本外务省制定了应对所谓“虚假信息”的传播政策,计划金额约700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34亿元)。

  日本向来重视对外宣传工作,这甚至在日本外交中占据重要地位。自2013年12月日本出台首部《国家安全保障战略》开始,外宣体制中的“酷日本”战略逐步深化并形成体系,“日本屋”项目也于2017年建设落地,日本在全球范围打造亲日、知日心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对华开展战略性外宣工作。

  日本对华外宣大体可分为三种形态:认知型、逻辑型和话语型。

  日本对华外宣侧重于潜移默化,渗透认知领域。此手段可见于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外宣战略之中。日本对内试图影响民众认知,有议员建议推出“尖阁”海产品品牌,试图通过鼓励民众的购买行为来潜移默化影响民众的印象和记忆。日本对外企图左右国际舆论,日本石垣市政府连续两年以“环保”的名义开展钓鱼岛海域的海洋调查工作,依靠无人机航拍、制作宣传片、召开新闻发布会等方式扰乱国际舆论场。在此次核污染水排海后,日本对国内民众迅速开展认知领域的行动。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一些官员于8月30日亲自试吃了核污染水排放地福岛县附近捕捞的海鲜,并称赞其“脆脆的口感,非常美味”,试图以此塑造福岛海产品“安心、安全、美味”的形象。日本媒体还有选择性地挑选旅日外国游客进行采访,截取于其有利内容循环播报,影响国际国内民众对核污染水排放的正确认知。

  日本对华外宣环环相扣,计划明确,战略意图明显,试图建构一套叙事逻辑。日本先是无端制造出“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即美日同盟有事”的叙事。在去年8月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之际,日本捏造出“中国军演导弹落入日本专属经济区”的话语,误导日本民众认为中日之间争议的“专属经济区”是日本的“势力范围”甚至是“领土范围”,从而为日本进一步操纵台海议题打下民众的情绪基础。日本对核污染水排海事件的合理性也进行了逻辑建构。日本《读卖新闻》8月26日报道宣称,针对中方措施,日本政府开展“外交攻势”,与“支持排海”的国际原子能机构以及其他国家合作,以达成“孤立中国”的效果。但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此前一再强调,排海是日本政府的国家决定,机构报告既不是对这一政策的推荐,也不是背书。日本试图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当作“尚方宝剑”,建构出“合法、合规、合理”的核污染水排放的叙事逻辑。

  日本对华外宣创造概念,建立话语体系。日本擅长创造概念,并以此为自己牟利。政府层面,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制造出所谓“自由开放的印度—太平洋”这样的地缘政治概念。媒体和学术层面,围绕琉球归属问题,日本凭空创造出专有名词“冲绳返还协定”,但美日之间正式协定全称中未出现“返还”二字,日本舆论故意曲解美国的本意,将行政权的移交宣传成主权的返还,为的就是向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灌输错误概念。这种偷梁换柱的伎俩也出现在了这次核污染水排海的宣传之中。日本偷换概念将“核污染水”称之为“核处理水”,淡化了核污染水的危害性。

  今后,在中国不断向前和平发展的过程中,日本还会进一步加强对华外宣攻势。因此,在面对日本官方的话术和日本媒体的报道时,我们应该保持充分的警惕。我们既指望日本政府能恪守公德,也呼吁日本媒体在报道时恪守媒体的职业道德,提供客观真实的信息,不捏造,不歪曲,促进多元对话和理性讨论。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日本官方和媒体看似打得一手外宣的好牌,但到头来恐怕也只是自欺欺人,不如及早停了这造“人设”的费劲努力。(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外交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