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想看一个电影——《我本是高山》,可惜北京电影院都没放映。
近日,这部电影引起了众多网友的争论,频频冲上热搜,不过我也不知道在争议些什么。还是希望看过电影的朋友们先歇两天,等大家都看完了再一起讨论。
坦率地说,我非常佩服张桂梅女士。张桂梅比我年纪小,但她非常不得了。
她高尚的形象,伟大的事迹使我深受感动。我朗诵过关于张桂梅的诗歌,心里面触动很深。
张桂梅做的事,一般人都做不来。中国共有九千多万党员,能做到张桂梅老师这般的并不多见,我打心底佩服她。
为什么张桂梅要做这么多事情,为什么要成立女校。她行动的思想基础是什么?她到底是怎么想的?
倘若行为逻辑不明确,那么人物必然立不住。
但关于这部电影的讨论,显然超越了电影本身。
影片中张桂梅的形象很憔悴。尽管她的年龄没多大,但她看起来十分疲惫,她的身体微曲,手上粘了很多胶条。我看着她的模样,又联想到了那些大山里没有读书机会的贫苦女学生。我的心微微的疼痛,或许有不少人也有类似的感觉。
她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多次谈过她入党的时候就坚定信念要成为焦裕禄那样的人。在办学最困难的时候,她带领党员教师重温入党誓词。
当年轻的记者好奇地追问她,支撑您的是什么呀?是什么支撑您这么这么拼?
是共产党员的信仰,是我对党的承诺,她说。
她还说,“在阵地上如果有一个党员,阵地都不会丢,我们有6个党员,怎么能丢了阵地呢?我的信仰是共产党员的信仰。我最初的目的是帮她们飞出大山,后来我想应该把她们培养成我们党的接班人,忠于党、忠于人民,做更大的事。
有两个女学生,告诉我她们要去西藏当兵。我很舍不得,问她们为什么选这样的地方?她们说,‘不是你告诉我们的吗?祖国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到哪去。’我当时就想,是啊,很值得”。
我们有若干党员,也有若干党的领导干部。有执政党官员在掌握权力的同时依旧保持革命性、先进性。
也有若干贪腐分子,破坏了我们的社会风气。以至于使得一些人民群众对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相信。他们觉着如今的共产党和战争年代的共产党不一样了。
但正因为有张桂梅的存在,很多人看了张桂梅的事迹,热泪盈眶,夸她是人民心中的好老师,赞美她是实干型的理想主义者。
同时,也难免感叹社会中像张桂梅女士有坚定信仰的人太少了,好多人都说张桂梅是真的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落实在行动中。她是今天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正的英雄。
这个电影我到现在还没看,也不清楚大家争论的焦点是什么?因为没看,我不好参与讨论。我得知在电影没上映之时就有许多人挑起“女权”,“侮辱女性”的词眼。
我看到胡锡进先生就此事发表了观点。他说,观看电影前不好针对片子的质量做出评论,但是他反对把电影的主人公是女性,而两名导演是男性的制作班底当成是这个电影的原罪。
从性别出发,给片子中的一些情节下定义不太合适。有争议没啥大不了,影片遭遇争议,有的时候求之不得,甚至越争议越火。老胡建议领导们的耳根子硬一点,不要被争议吓住。
我看到网上关于这部影片各种各样的议论,也看到了片子的主创人员对于网友批评逐一回应。
作为一个一天到晚在网上被人“黑”的人,我想针对这些回应说两句。主创回应的话一定要深思熟虑,不要情绪化,不要针尖对麦芒、唇枪舌剑,不要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还是要回到片子本身来,回到关于片子本身的具体讨论当中来,不要恶意,不要生气。没有必要升级到那种程度,一切都可以放到桌面上进行讨论。
网络上的戾气的确多了一些。而文艺批评与影评能够做到严肃、认真、坦率、专业、不拉帮结派、不护短、有建设性的的确不多。
如果现在关于《我本是高山》这部影片有一些争论。不妨把它作为一部普通的电影开始讨论,往好的方面引导,这要好过目前大家探讨立场,而不针对影片讨论问题。
多研究些“问题”,少争论些教条化的“主义”。
有一位朋友说得好,他表示,我们需要回归“人”,回归做实事的人,回归横亘在现实里那些真实的教育困境,资源分配困境,而不是为性别争议而摇旗呐喊。争吵是有益的,但当下这种形式和目的的争吵,还需重新审视。
【文/司马南,独立学者,知名社会评论家,红歌会网专栏学者。原载昆仑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