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学者观点

程刚:​以新时代“斗争论”开创建党精神的新境界

2023-12-05 09:01:56  来源: 昆仑策网   作者:程刚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图片

  【摘要】社会主义是私有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过渡阶段,存在着两种方向、两种制度、两种价值体系的冲突,共产党人如果不能坚持斗争,就无法战胜敌对势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主题中提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的斗争号角;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十个坚持”,指出了弘扬建党精神的新境界;社会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应该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世情为鉴、国情为据、综合创新;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始,开启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社会主义是私有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过渡阶段,存在着两种方向、两种制度、两种价值体系的冲突,共产党人如果不能坚持斗争,就无法战胜敌对势力。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其主题的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①从这个主题可以看到党的二十大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团结奋斗”的伟大号召,透过现实的滤镜,从中可以看出新时代“斗争论”的思想。因为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是唯一对世界资本主义有制约力的社会主义国家。强敌环伺,唯有开启伟大建党精神新境界,斗智斗勇,才能描绘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纪画卷,国际敌对势力对中国的整体态度没有变化,把中国看成资本主义主导下世界的社会发展另类,我们本身也以“特色”二字表明了我们的立场,党中央拨乱反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本身就是斗争思想的表达。

  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的“十个坚持”的历史经验,就是对我们斗争为文化基因的革命文化进行的一次重点解读。中国文化关于斗争的表述不尽相同,儒家用“克”,道家用“修”。《易经》也可以看作是“斗争论”的古老读本。《矛盾论》就是毛泽东主席对马克思主义斗争论中国化演绎的描述,《实践论》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斗争论中国式具体操作的描述,马克思对人类历史的斗争性归纳,给中国人的思想找回了另一只“道眼”,自此中国文化精神更加完备、更加有效。拿破仑预言的“东方睡狮”正式觉醒。尚和合、法阴阳、不尚贤,而尚人民,人民以主人的身份返回历史舞台。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过:“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是过去支配现在,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是现在支配过去。”②这种具有鲜明革命性的表述,除了擎起“斗争”的利剑,才能由资本支配人民,变为人民支配财富。

  诚如恩格斯对贯穿《共产党宣言》基本思想的描述: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个基本思想完全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的。③恩格斯——《1883年德文版序言》这个描述告诉我们无产阶级要取得胜利,必须有彻底的精神、重整河山的勇气,重新构建人类的精神体系。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在完成这一历史性的课题。传统文化的“团结观”与马克思主义的“斗争观”历史的融合到一起,并逐渐被中国人民所掌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幸事,也是世界人民的幸事,许多有识之士因此把世界的未来寄托在共产党领导下的东方大国身上。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如果有来生,我希望生在中国。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密码即“斗争”,而且发现了“(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种彻底的斗争意识,预示着在共产主义实现之前,社会斗争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马克思语),所以毛泽东主席叮嘱党和人民“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的经验都是靠斗争取得的,从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建设史、改革开放史,乃至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不难得出这个结论。

  一、新时代“斗争论”就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新境界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坚持”,指出了建党精神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新境界。

  (一)坚持党的领导——斗争的领导。共产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把“斗争”作为自己的生命基因,共产党是斗争的代名词,斗争是共产党的核心竞争力,世界共产主义运动证明:没有了斗争就没有了共产党。共产党的斗争特质决定了其必然居于现阶段中国的领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就是要我们提升斗争精神、斗争意识。

  (二)坚持人民至上——斗争的力量。有了党的领导,人民才会有力量,有了组织起来的人民,斗争才能有力量。这一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证明了。国民党治下,民不聊生,天灾人祸不断,而苏区、边区、解放后的新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从内心焕发的精神动力,真正体现了意识形态的进步。在“四个自信”作用下,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和时代奇迹。

  (三)坚持理论创新——斗争的武器。时代在发展,条件在改变,民众认知的成本越来越高。知识的普及,心理认知的叠加,需要有符合时代的理论指导,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认知的理论,需要这个时代的大众心理认知媒介,如生理学、心理学、量子力学、天文学等等,毛泽东时代的哲学、伦理学是“西学”切入“中学”的理念。实际上是以此学说反对人们内心的顽疾障碍,伴随着西方的火器和大工业后形成社会组织的优势,我们接纳了一些理念,但是随着我们社会组织能力、科技程度的提升,重新审视西方的文化理念,我们不难发现“西学”是掩盖在先进的火器、军事后面的落后,尤其是有了马恩、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伟人锻造的“四把刀”,我们对现实更加自信,对理论的创新更加自信,时代的理论武器创新将会越来越多。“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这些论断就是理论创新的成果。

  (四)坚持独立自主——斗争的决心。从毛主席时代开始中国就以“独立寒秋”,的姿态,活动于世界各国,独立自主是斗争的保证,积极参加国际不结盟运动,选择了独立,就选择了斗争,敢于独立就是敢于斗争的宣言,独立表明了敢于胜利的志气、人民至上的底气、不屈服任何压力的骨气,今天的中国外交依然坚持着这样的特质。

  (五)坚持中国道路——斗争的特质。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塑造了独特的民族心理素质,我们秉持中和之道,天人合一,尊重自然,尊老爱幼,尊重各国、各民族的历史传统。政治的家庭化,家庭的政治化,孔子:“‘《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④家庭为社会培养治国平天下的人才,以修齐治平的思维逻辑,从根本上规定了人的社会价值,从而对家庭——私有制的重新解读,毛主席对女性的解放以及从自己家庭开始的革命性改造也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就。

  (六)坚持胸怀天下——斗争的域界。共产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是世界性的,《共产党宣言》就是全世界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以公抑私,以法抑私,践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中国共产党的天下胸怀就是“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在当今的世界上,中国依然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反之我们有理由得出:救中国就是救世界的结论。

  (七)坚持开拓创新——斗争的智慧。斗争决定了开拓,决定了创新,斗争是从无到有。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做新民”⑤创新是中国文化的又一个特质。没有上过军校却指挥千军万马的毛泽东所秉持的就是开拓创新,只要斗争需要,共产党人可以学、可以做,没有军队,可以建,没有核武,面对核威胁可以造。人民有了斗争的底色,就有了志气、就有了骨气,就有了斗争的智慧。

  (八)坚持敢于斗争——斗争的精神。在革命实践中,斗争的意识是生存的前提,大革命的失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斗争则生,妥协退让则死,从这意义上说,斗争就是政党的“生死符”。

  (九)坚持统一战线——斗争的策略。斗争的前提是能够团结,这也是斗争的辩证法,这是由我们的目标决定的,因为我们要创造一个新世界,要改变整个社会,我们要建设人间天堂,而不是打造“诺亚方舟”,共产党坚持“五湖四海”,共产党代表着共产主义运动的方向,不拒绝任何一个民族,不拒绝任何一股力量,因为我们胸怀天下,人类的解放是我们的目标。

  (十)坚持自我革命——斗争的起点。《大学》中有“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⑥中国共产党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深知“修之于身,其德乃真”⑦、“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⑧,过去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走过来的,这一光荣传统当然要坚持下去,以自我革命为斗争起点,才是“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二、新时代“斗争论”就是“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新境界

  著名专家程恩富教授提出的“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世情为鉴、国情为据、综合创新”⑨为建党精神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新境界做了具体的解读。

  (一)马学为体是我们的旗帜。《资本论》刺破资本的剩余价值面具。意识形态的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时时想发动颜色革命,我们唯有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无产阶级必胜)、观点(共产主义必胜)、方法(消灭私有制)对其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才有共产党立足之地。马克思主义的斗争精神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马克思以“唯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教育工人阶级,充满了斗争的勇气与智慧。俄乌冲突,普京的表现也告诉我们,唯有敢于斗争,才能赢得生存的空间。

  马学为体,把以“斗争”为理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作为贯通思想的主体。恩格斯认为马克思发现了无产阶级斗争的一个特点“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⑩这是普遍斗争论的起点。在这个背景下,没有斗争就没有发言权。斗争是无产者的权利和任务,“无产者的阶级认知”是因,“斗争意识”是果。继承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学说,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唯物论。马克思基于什么做出判断,要求无产阶级必须把整个社会的解放使命放在肩上?在西方哲学体系中,马克思之前的哲学是上层社会的认识论,是站在人民之外的说辞,并没有在宗教以外给人民思想摆脱困境提供出路。马克思与恩格斯深入人民之中,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看清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动力,即斗争论。致知在格物,历史是可认知的,历史是一个“物”,当历史发展到大工业时代,人与人、地与地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时候,“斗争论”就越来越成为必不可少的思想武器。时至今日,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世界的大趋势,并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越来越被世界所接受。“斗争论”的高明之处,在于不必等到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标志的“最后的吼声”变成破坏现有一切的口号出现时,就已经在进行自我调整了,这就是“自我革命”。斗争是外在的表现,革命是内在的要求,从马克思青年的论文中就体现出来。《青年在择业时的考虑》就是一篇自我革命的宣言,也是斗争的“出师表”,这一点毛泽东主席在青年时代的文章中也体现了斗争的意识,在《湘江评论》中多次为被压迫最底层的妇女发声。斗争意识越坚决就越关注底层人民的命运。讲不讲斗争,是衡量是不是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一个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句话的真理性在于,对“实践”概念的认知,只有人民立场下的社会活动,才能叫政治学上的“实践”。实践概念的“政治性”是第一位的。只有保证了政治的第一性,才能自觉实践“斗争论”。敌对势力千方百计要夺下“斗争论”这个最有效的武器,就是用了政治模糊论,狼与羊暂时能够和平相处的条件是:羊要有足够的体量、坚决的斗争意识、灵活的格斗技术。所以,斗争论的背后要有一系列的、系统性的精神和物质工程做支撑。这才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斗争论”。

  马学为体,就是以斗争为本体。没有斗争就没有马克思主义,否认斗争,就是否认马克思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标志的《共产党宣言》通篇充满了斗争精神,《共产党宣言》为斗争而诞生,因斗争而发展,在马克思、恩格斯以后,经过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人的实践努力,使全世界的无产阶级斗争取得了巨大发展,建立了新的世界格局和理论境界。资本主义的丧钟继续在世界敲响,达摩克利斯之剑在资产阶级的头顶永远高悬,极大地影响了世界走向,常读《共产党宣言》就是磨砺斗争的初心。马学为体,就是看清了斗争为时代主题的理论论断,时刻提醒我们为了人类的未来而不懈努力,这个努力就是斗争。

  (二)西学为用,把以科技为核心的西学作为一种思想认知的工具。西学是近代亚洲对欧美文化的统称,西学的一大特征是逻辑论证,关注现实,关注当下,以获得财富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以可见的物质财富获得为社会内驱力,以物理、化学、电学、光学、生物学等为借助,进而演化社会学,使人的工具化特征越来越来明显,开发人的智力去满足工具的需要。“西学为用”就是要摆脱“工具人”的宿命,“用”西学,而不是被西学“用”,才是唯物辩证法。西学为我所用,是其核心内涵。物质的科技越发达,精神的超越越强烈。能量与精神必须统一,否则就会酿成社会灾难。这一点,一战、二战都是很好的证明。用道德控制科技,人类才会安全,反之以科技控制道德就是人类的末日,因为人类已经制造出了消灭自己的大量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必须实现“道德至上”的人类精神反转,用斗争的手段,实现和平的目的,这就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核心所在。“西学为用”也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向敌人学习,以现代科技实施有效打击,成为科技的主人,而不是科技的奴隶。用新发展理念超越西方,克服西方经济学的局限性,克服资本主义的虚伪性,用好西学的逻辑思维演绎出中国的道理,克服其自身的落后性,用中国式现代化,打破西学的神话,用中国的发展,印证西方的没落。

  (三)国学为根,发挥5000年文化基因的优势。用好我们道德文化的精神高地,用人民能听得懂的语言宣扬马克思主义。西方离开神学,讲不出道德。这是他们落后性、保守性、自私性、甚至是反动性的原因所在。保护往文化根本,做好文化传承。国学是道德之学也是斗争之学,儒、释、道、法等诸家学说,皆是斗争之法,是不同阶段的斗争之法。从中国历史来看,朝代之初,道家兴盛,重新规划社会的阶层存在,无名有名,有名无名,“天之道,其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义)之,下者举(利)之,损有余而益不足。”⑪以此消除两极分化的斗争姿态,完成一次社会价值观的交替。待到社会趋于稳定,儒家兴盛,阶层固化,保持社会阶层稳定运行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斗争隐含在社会的发展运行之中,社会为斗争积累的能量。朝代末期,社会变乱,两极分化,社会价值观极端混乱,显性斗争苗头日显,佛家思想盛行,平复危机心理,放弃对眼前社会的希望,寄希望以来生。社会矛盾的激化一触即发,民众强烈的平复心理的信仰要求如果不被国家重视,就会有大的危机酝酿。王朝末期往往兴起新的与主流大相径庭的社会信仰,催生疾风暴雨的社会革命,从陈胜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再造历史之问,开启了中国社会兴替之天机,中国的《易经》、《老子》、《孙子》就是一部部训练斗争意识的经典。《道德经新诠——道即价值体系论》⑫、《用唯物辩证法解析《道德经》》⑬等著述,为新时代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了大胆的尝试。

  (四)世情为鉴,体现我们的胸怀天下,落实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训言。共产主义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具有世界情怀。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世界性体现出物质的统一性。占有的材料越丰富,才能避免偏见与狭隘,及时指导实践活动。以资本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导致人类的过度工业化、商业化,消耗大量的地球资源,为子孙的发展设置了巨大障碍。社会主义巨大的生命力,日渐冲出资本的藩篱,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未来。资本主义任用的自私自利的政客,奉行侵略抢夺为底色的经济运行模式,用资本捧红各类的“以利为利”的各类明星占据人们的头脑,这样的社会怎会培育出伟大的人民!文化侵略、意识形态的战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所以需要大加研读《论持久战》才能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信息时代的世情为鉴即是世界信息一体化。以疫情为观测点,可以看出世界运转状态。资本主义不会在意人民的死活。他们在意的是大资本家的利益,也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用服从法律而不服从道德的“自由”这个伪概念来掩盖其社会组织力的软弱无能,所标榜的“自由”恰恰是资本主义一切以金钱至上所需要的社会心理,资本主义的落后性暴露无遗。资本主义异化了劳动,劳动是社会最基本的社会活动,是其他活动的原代码,如果这个基础原代码都被异化了——资本主义阉割了“劳动”的道德性,其他社会活动的扭曲和异化就可想而知了,在世界性的疫情面前,这种扭曲和异化显现得更加明显。而矫正劳动异化这个原代码,只能是用“斗争”这种意识活动。因为内在的意识活动比外在的劳动活动更精微,用道心的“微”,去矫正人心“危”,从微观层面逐渐向宏观层面解决。“致广大而尽精微”,在更广阔的世情中才能体察到精微的意识作用,才能显示出“斗争”意识的重要性,隐藏的“阶级之山”才能现出原貌。“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叮咛之语,才会犹如洪钟大吕振聋发聩,如明朝李贽所言:“至其真洪钟大吕,大扣大鸣,小扣小应,俱系精神骨髓所在。”⑭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之所在,俄乌冲突中明显感到俄罗斯意识形态领域中红色革命的基因明显不足,这一点已经值得我们认真借鉴。

  (五)国情为据,中国的社会主义条件是讨论斗争论的前提。伟大领袖,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力量并借鉴苏联的经验已经带出了伟大的人民,他们关心政治、笃信道德、热爱家庭这是国情;建成了全方位的新中国,这是国情;建成了先进的政治治理体系、完整的经济体系、高效的劳动文化为核心的育人体系,这是国情;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所提出的思想至今依然有雄厚的人民基础,这是国情;国内外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颜色革命的危险依然很严峻,这也是国情。改革进入到深水区,习近平总书记说,好啃的肉都啃光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各种矛盾呈现出集群化爆发的态势,这也是国情;中国在世界已经确立了东方中国的世界地位,这也是国情;颜色革命在中国已经破产,这就是国情!共产党确立了“十个坚持”为第二个一百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斗争动力,这就是国情!面对如此的严峻局面,唯有横下一条心,祭起“伟大斗争”的思想武器,才能开创出新局面,这也是我们要学习伟大建党精神的要义。

  国情为据,中国最大的国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人民民主专政,在二十大的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了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完成了三件大事:迎接了共产党一百年的生日,中国进入到新时代,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百年大党的坚强领导,积累了一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打破了美西方的各种“魔咒”与欺骗,人民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勇气,这就是我们斗争的志气、底气、骨气。

  (六)综合创新。综合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世情为鉴、国情为据的理念,在实践中创新发展,其理念都是“斗争”基因的外在表现。“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新时代的今天,融合古今中外,已经是时代之需,交通工具、信息科技为综合创新提供了可能,也懂得了为什么说: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也懂得了为什么要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因为新中国、新时代人民就是主人、人民就是英雄,这是马克思所说“人的全面发展” 的前提,人绝不会因为为了满足自己而能“全面发展”没有“天下观”、“斗争观”、“劳动观”、“服务观”,人的“社会关系总和”的本质属性就体现不出来,没有中华文化的“天下观”人的主体地位就体现不出来,以毛主席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创造出无产阶级文化,引导的人民自觉超越自我,培养出众多的英雄人物,只有人民才能写出壮美的诗篇!毛泽东主席就是综合创新的典范,他继承了马克思的阶级论、列宁的革命论,创造性的实践了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斗争论”,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文化自信,坚定了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决心;中国共产党以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为底色创造出无产阶级文化从而塑造出了伟大的人民!用几十年的时间创造了世界经济总量第二、消灭绝对贫困的人间奇迹。无产阶级综合了以往一切历史文化财富,创新出战胜眼前一切困难的精神财富,反观以资本主义文化塑造的只能是街头暴民!

  斗争就是格物致知,经过自我革命,民众相信了共产主义就会自觉进行斗争,这由共产主义的真理性决定的。以共产主义信仰为动力所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斗争论的参照。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新时代,每个党员需要以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为榜样,发扬伟大建党精神,积极参与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去。相信真理的力量,开创出建党精神的新境界,共产主义文化就在每个人的心里,培养人民尤其青年的共产主义信仰是身为第二大经济体的重要任务。道心虽微,“幽灵”已显,更加相信共产主义明天!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明确指出:“中世纪的市民靠乡间小道需要几百年才能达到的联合,现代的无产者利用铁路只要几年就可以达到了。”⑮以此类推,在今天互联网、交通日新月异发展的条件下,无产阶级的大联合还会远吗?马、恩、列、斯、毛,几位世界领袖已经证出了,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级。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始,就开启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思想模式,开启伟大建党精神的新境界,开启了人类社会的新未来。共产主义认知从马克思一个人开创,到一个国家的实践,再到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性认知,我们有理由对百年未有之变局充满信心、充满希望。

  注释:

  ①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

  ②⑩⑮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③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一八八三年德文版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3页

  ④⑧《论语》中华书局 2016年第1版,第19、96页

  ⑤⑥《大学·中庸》中华书局 2016年第1版,第8、10页

  ⑦⑪中华书局《帛书老子校注》2020年3月第2版,第120、287页。

  ⑨程恩富《政治经济学现代化的学术原则》,《光明日报》2015年1月21日

  ⑫岳德常《道德经新诠——道即价值体系论》,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年第1版。

  ⑬蔡长运《用唯物辩证法解析〈道德经〉》,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1版

  ⑭明·李贽《焚书上·复焦弱侯》,中华书局2018年第1版,第254页

  (作者系黑龙江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