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上看到一则令人非常痛心的消息。一个男孩,大约刚刚九岁,还在读小学。他父亲工作到很晚才回到家里。那时已经是将近午夜十一点了。他看到自己的孩子还在写作业,就问他作业为什么还没有写完。孩子回答作业太多了,他写得太累了。父亲说,你再坚持一会儿,写完作业就睡觉。孩子说,实在不行了,顶不住了,想要先睡一会儿。孩子说完就把头放在桌子上了。过了一会儿,父亲发现不太对劲,再去叫孩子,推孩子,孩子已经再也醒不过来了。
孩子的猝死,绝对跟在学习上过度劳累有着直接的关系。一个那么小的孩子,每天要应付那么多学习方面的事,孩子的心脏与大脑都无法承受。孩子又是听话的孩子,老师留的作业,他要坚持做完。家长提出的要求,他也要服从。那么多压力都加在孩子一个人身上,别说孩子了,就是成年人都承受不了。
对于孩子的突然离去,父母肯定接受不了。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父母再懊悔,再痛苦,孩子的生命也追不回来了。这是父母心中一辈子的痛。搞得不好,父母都有可能为此而离异,一个家就这样的没有了。
老师也不会希望看到这样的情形。但老师会说,我这都是为学生们好。为学生好,就要用那么多的作业去折磨学生吗?这个所谓好,到底好在哪里?现在有的学校,有的教师,给学生加上那么多作业负担,哪里是在为孩子们好?他们更多的是想让学生考出好成绩,这说明教师教学能力很强,工作很有成效,后面还会给教师带来荣誉以及相关的利益。直白地说,教师如此摧残学生,根本就不是为了学生,是为了他们自己。那些家长,特别是也想让孩子成为“鸡娃”的家长,也是要让孩子在学业上成绩突出,将来能读一个好中学、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有个好收入,家长有面子,也能落得一些实惠。这样的家长,不能说完全不是为了孩子考虑,但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也有为了自身利益的考虑。
这样的家长,这样的教师,可能都认为,孩子必须要努力。不督促他们在学习上的努力,他们就会把时间用到游戏和玩耍上。那就是浪费时间,浪费光阴。他们认为,这对孩子的将来是不利的。而他们要对孩子负责,所以孩子就必须在学习上用出最大的力气。孩子们是能够抗出巨大压力的。你不给他压力,他就不会努力。你给他足够大的压力,就会把他的潜力给压出来。这种观念在不少家长和教师那里是相当普遍的。这就是要不断地逼孩子,不断地给孩子施压。他们似乎已经忘记了,那是些非常稚嫩的生命,过大的压力会他们他们过早地枯萎和凋零的。
现在我们说,要让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在我们小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要学习好、身体好,工作好。小孩子能有什么工作?所以工作好这一条一直让我非常怀疑,什么样的孩子能做到工作好。后来,据说上面有要求,对孩子们来说,身体好应该放在第一位,而学习好不应该放在身体后的前面。这样的要求我认为才是最科学的、最合理、最有利于孩子们的。
身体好,不仅所指身体的体质和素质,更包括心理与精神方面的健康。现在孩子们出现那些自我走上绝路的悲剧,实在让人痛心不止。他们曾经面临怎样的压力,才会让自己走上这样一条不归路。孩子们实在太可怜了,他们不应该有这样的童年。但是,现在有的学校,有的家庭,有的教师,有的家长,却正是这样来对待我们的孩子。
最近这几年,关于北京市海淀区的“鸡娃”的传说,一直在一些家长们中间传播着。多年前的家长如此,现在的家长依然如此。家长们对这些“鸡娃”的优秀和天赋,即羡慕,又恐惧,还焦虑。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什么时候能达到这些“鸡娃”的高度。家长们用的最多的词汇就是一个字:卷。海淀的学校很卷,家长很卷,那些具有极高天赋的孩子们同样也非常地卷。这个卷在这里已经包含着很多的意思了。但是给人们的印象就是,我们普通人家的家长和孩子,面对这些“鸡娃”和他们的家长,只能望洋兴叹,望其项背,望尘莫及。即便如此,这些普通孩子们的家长也很卷。他们的这种卷就是焦虑和恐惧。他们不知道要怎么办。在他们看来,如果自己的孩子不能成为传说中的优秀“鸡娃”,那么自己的孩子这一辈子就没有什么指望了。人家太优秀了,我们的孩子又太普通了。两下里一比较,人家是在天上,我们的孩子只能在地上。他们为自己的孩子在将来有可能处于社会的底层而焦虑和恐惧。
对于是不是存在社会底层与上层的问题,这里不准备讨论。不过,有一点是明确的。随着我们这个社会要逐渐走向共同富裕,社会层级的结构是肯定会发生改变的。两头尖,中间大的所谓橄榄形也不是绝对不变的。当然,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总是会存在的,但是这些群体更主要是是一些长期患病者,身体具有一些残障的人士,或者一些孤寡老人。这些弱势群众需要得到社会中的关爱与照顾。国家有关的福利政策会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社会上因为分工不同而存在的所谓层级虽然也可能继续存在,但是国家坚持走的共同富裕的道路,会使那些基层劳动者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以及他们所能获得的幸福感,都会不断提到提升。而且这类所谓层级的结构也不可能是凝固不变的。
过去,很多家长们,特别是一线大城市的家长们,几乎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读到博士毕业,拿到博士学位。他们自己在督促孩子朝这个方向努力。有的孩子自己会有这样的努力方向,但也有些孩子自己未必会有这样的打算。但在家长的压力下,也不得不装作自己也在向这个方向努力。孩子们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有的孩子喜欢学书本知识,而有的孩子喜欢自己动手做这个做那个,他们身上会有一种未来工程师甚至是优秀技术工人的潜质。可是很多家长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去做工程师,更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去做优秀的技术工人。在这些家长看来,只有做高级白领,才是孩子们应该有的出路。这么狭窄的通道,有几个孩子能够走得过去?那些走不过去的孩子,或者根本就不打算走这条通路和孩子,他们就真的什么前途都没有了吗?这个世界肯定不会是这个样子的。
今天我们有不少家长说,只希望孩子将来能够健康、快乐。说这些话的家长,我相信有很多人是真的这样来为孩子着想的。但有的家长虽然也说过这样的话,但是一旦事到临头,比如孩子期末成绩不够理想,就对孩子大喊大叫,指责批评到无休无止,让孩子厌烦不已。孩子们都有自己的才华,问题是如何真的认识到孩子们的才华,如果实事求是把孩子们身上的亮点挖掘出来,如何让孩子们真的成长他他们自己希望成为的人,做他们喜欢和擅长的工作。这才是真的在为孩子们好。
大量事实证明,家长卷、教师卷,孩子们也在卷,最后的结果真正能达到理想程度的基本就是少数。这其中会出现什么样的变故,我们谁也无法预料得到。很多情况就是,人们的期望值很高,但最后失望和失落的结果却往往成为大多数现状。我们的家长和教师们有过这样的思想准备吗?
【文/胡懋仁,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