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在整个九十年代,国有企业遭遇到了最困难的阶段。1996年,我去齐齐哈尔,了解到当时一座兵工厂的一些情况。那个时候,企业不能给职工按时发出工资,有不少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纷纷离去。那些没有离去的人们,并没有因为企业不能准时全额发放工资,就不去上班,他们仍然每天定时到企业上班。我问过其中一位工人,你们总是不能按照拿到足额的工资,为什么还要去上班。那位工人回答我说,企业不可能永远拖欠工人的工资。这些工资早晚都是会发到手的。如果我不去上班,那么我在厂里的位子就没有了。我又问,现在已经有那么多人离开了企业,他们就不担心将来在企业里没有他们的位子了吗?那位工人告诉我说,他们都是能人,都被南方的私人企业挖走了。他们收入会很高,不用担心将来企业是不是还留着他们的位子。我们就不一样了。我们这一些人,笨嘴拙舌,不会说不会道,也不会跟人打交道。我们的技术在厂里还算不错,但不是顶尖的那种。所以我们没处可去。听完这位师傅的回答,我沉默了很久。
我后来就在思考,为什么当时国有企业这么困难,但还是有一大批企业的工人对我们的国有企业抱有着这么大的信心。他们不相信他们的企业会倒闭,他们不相信他们的企业会垮台。他们坚信他们的企业总有一天会重新走上辉煌。或许,他们也实在没有什么别的念想,也没有其他的希望了。他们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我们的国有企业能够重振雄风。等到2006年,我再去齐齐哈尔,再度走访这家企业的时候,果然他们的情况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国家订单一个接一个,企业工人的收入也在逐年增加。虽然当时他们对企业员工的收入还比不上公务员还是颇有微词的,但是,比起十年前,他们的收入还是改善了许多。
东北老工业企业,对于五六十年代他们的辉煌时期总是念念不忘。那时的国有企业,一直在为国家做出杰出的贡献,那时的工人,也是精神振奋,意气风发。他们有理由为当年的自己感到骄傲。后来的八十年代,他们最初的处境还没有那么差,直到九十年代,由于种种原因,他们陷入了较大的困境。
对于国有企业遭遇到的困难,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企业对于市场经济还有一定的不适应所造成的,但也不排除那时的新自由主义思潮,以及受到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某些官员在有意打压和踩踏国有企业的原因。
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曾经有人出过很多主意,但基本思路还是要走市场化道路。但在这个市场化的背后,却总有着新自由主义的鬼影憧憧。通化钢铁公司悲剧的发生,就与这个新自由主义的鬼影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那个时候,东北老工业基地确实被害惨了,这些老工业基地的企业员工也被害惨了。从某种角度来说,东北老工业基础一直没有得到强有力的振兴,与这种新自由主义的干扰有着直接的关系。
一直以来就有一种错误的观点,似乎一说起市场经济,就与国有企业没有任何关系。要搞市场经济,只能发展私营企业。国有企业也要搞成私营企业,似乎才能有出路。这样的说法毫无根据,但却一直被某些人信奉为天经地义的教条。东北老工业基地没有按照新自由主义的观点和思路振兴起来,恰恰说明那一套做法是行不通的。
既然我们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那些多老工人、年轻工人,以及他们的后代,对于国有企业有那么深的感情,为什么我们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优势,为什么不能把东北人民对老工业基地的感情充分调动起来,动员他们、鼓励他们,在新的国有企业中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重要的力量?这种借势而为的做法,本来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但似乎有些方面就是不愿意这样做。他们硬要把所谓私营经济的做法强加在东北人民的头上,但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非常愚蠢。
我们的两个“毫不动摇”讲得非常清楚: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那么我们的有关部门,例如发改委,例如国资委,在针对第一个毫不动摇的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了哪些功夫,做出了哪些成绩?或许,他们确实也做了一些工作,但在实际效果上,这些工作距离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工人阶级所期待的还有着很大的距离。
据说,现在的东北三省的领导者们,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工作上,也在下着很大的功夫,前不久,东三省的党政领导同志到一些地方调研,准备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方面做一番大事业。这个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可能现在效果还不太突出,但经过几年的努力,明显的效果一定会展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眼前。
从2002年起,我也先后到几家军工企业进行调研。那些军工企业大多数是在三线地区。他们当时遇到的困难也不比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少。但是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绝不动摇,绝不放弃,终于打出了一片新天地。当然,由于军工企业这个特殊的行业,国家也开始给予更多的重视,但是这些军工企业的员工自强不息的精神才是让他们重新抬起头来的主要原因。那些军工企业,也出现过本企业人才大量流失的情况。但是总有一些人坚持了下来,他们坚守着自己的阵地,绝不轻言放弃。
也许有人会说,那时离开的人才,都是有本事的,也有人会聘用他们,而被留下来的人们,可能在能力和技术上比起那些离开的人们还是稍差一些。这种情况是可能存在的。但是留下来的虽然未必是顶尖的,但毕竟也还是人才。这就有点类似于,所谓国内优秀的人才都出国了,留上来的似乎优秀程度没有那么高。但是由于形势的要求,由于任务的迫切性,这些原来看上去不那么突出的人才,反而有了用武之地。任务要求他们必须发挥出最大的力量和聪明才智来,于是他们也就能把事情干成了。所以人才是否优秀,要看环境,也要看个人的努力程度。比起那些最高级别的优秀人才,这些人才在能力上看上去可能略显不足。但是略显不足也是有着发展空间的。企业里的顶尖人才离去了,不顶尖的人才顶了上来。他们有可能做不到最快,但不一定做不到最好。技术这种工作,灵感只是在某一部分的方面发挥作用,而熟能生巧不是依靠灵感就能解决的问题。
虽然中国很需要顶尖的技术人才。但是就是有些所谓顶尖的人才并不想为国家效力,那么不那么顶尖的也是能够顶得上去的。但毕竟还有像钱学森、邓稼先这样的顶尖人才,也不是只愿意留在国外,总会有顶尖的人才同时也是愿意为国家效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