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伦第二次访华从广州入境,显示中国并不热心
本期,必须把一篇好文章,一篇相当好的文章介绍给大家,这文章不看太可惜,它是英国经济学家罗思义写的,标题是《从耶伦访华看美国在新质生产力竞争中的“中国焦虑症”》,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我有一个一句话的评语是:还是英国人最了解美国人。
当我们中国的大部分经济学者们还把美国当成奥林匹亚山一样供着的时候,你再来看看罗思义的文章,他用一万多字,就把美国直接打进了十八层地狱,读了这篇文章你也就知道,中国的那些洋奴经济学家们祸国殃民为非作歹的日子到头了,我们中国需要罗思义这样有着真正的世界胸怀和未来眼光的经济学家。
罗思义先生的主题是,如今,美国对华政策凸显自相矛盾的两面性:一方面,美国财长耶伦在中国访问期间,以一种平易近人的姿态与不同的中国人接触,并在经济政策上的表现上总体平静,但跟耶伦的态度相反,美国总统拜登却在华盛顿,在4月11号,举行了一场美日菲峰三国领导人峰会,是一场反华峰会,联合日本、菲律宾领导人对中国发出了政治和军事威胁。罗思义认为,美国的这种两面派做法并不矛盾,而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他认为,耶伦5天的对华访问,足以撕掉美国空洞的宣传和伪装,让人们清楚地了解到中美真正的经济状况,实际上是美国承认了两件事:
第一,中国在关乎世界经济下一个发展阶段的那些关键行业,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第二,美国现在不愿意或者无能为力,或者既不愿意也无能为力,采取正确的方式,去赢得与中国的竞争,只会耍无赖。
4月11日美日菲三国领导人峰会,菲律宾就成了美国的炮灰
耶伦访华的目的,是试图说服在绿色能源产业拥有全球压倒性优势的中国削减产能,现在中国已占据全球太阳能电池板产能80%、全球风力涡轮机60%,西方也承认,中国在电动汽车和其他电池生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2023年,中国还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而对美国来说,更险恶的事实是,2023年中国GDP增长5.2%,而美国只有2.5%——中国是美国的2倍多,这延续了之前的趋势,之前4年,GDP增长20.1%的中国,是GDP增长8.1%的美国的2.5倍。
因此,中国成为世界领先的绿色能源产品供应商,其实在改着变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关系。自2013年以来,中国一直稳居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但之前的主导地位最直接地体现在中等技术或消费品,但现在,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意味着,中国的产品对其他国家的生产越来越重要了。
所以,美国说中国“绿色产品产能过剩对全球构成威胁”的说法就是荒谬的,相反,如果中国绿色产品产能不足、无法在必要的时间内完成转型,那才是对全球构成威胁,其实美国正是这样的角色。
罗思义文章里引用了中国财政部副部长廖岷的一段话说:“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量将达4500万辆,是2022年的4.5倍;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将达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约4倍。”美国说的“中国应该将产能限制到只需满足国内需求”的说法是荒谬的,因为,不同经济体在不同生产类型中的不同比较优势,才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也是国际生产力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基础。
不同的经济体在不同的生产领域有不同的优势,因此每个国家都通过专攻这些领域而获益,而在效率较低的行业,它从效率较高的国家进口产品,这就构成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之一,现在全世界都开始从中国进口绿色能源产品,所以中国才是效率较高的那个出口国家。
中国在许多绿色技术领域虽然是世界领先者,但美国和西方公司目前在先进的微芯片和其他行业的生产方面仍领先于中国,中国和美西方的最合理相处的基础,是相互出口其最有效的产品,但是美国通过关税、技术抵制等方式阻碍了这一进程,美国的所作所为正在导致“双输”——但是,从中长期看美国的损失将超过中国。
比如,华为Mate 60 Pro的推出就证明了这一点,虽然中国在短期内必须承担更多的开发成本,但从中长期看,美国和其他参与抵制中国芯片和技术的公司肯定是输家,因为中国最终将完成替代开发,所以美西方企业必将失去市场。
美国对于全球化的设想是:自己在高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将拥有中低技术和附加值产业,因此,美国的生活水平就一定较高,而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生活水平则一定会更低。但现在中国正在进军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人民生活水平也相应大幅提高,这是美国想不到也接受不了的。
为什么美国发现自己越来越无法跟中国竞争了?原因之一,就是美国的幻想、自欺欺人,以及无法准确分析问题,从而去克服这些问题,因为要做到上面这些,不幻想,不自欺欺人,和准确分析问题,美国人必须打破美国霸权和傲慢的妄想——这位英国经济学家罗思义说,这在心理上对美国人来说是非常非常困难的。
所以,我在前面说了,还是英国人更了解美国。
至于说到如何能重振美国经济?罗思义给出的答案是:开方容易服药难,几乎就是无解的。比如有一种办法就是是大幅降低美国居民消费占GDP比重。但这将意味着短期内大幅降低美国人民生活水平,这将非常不受欢迎,美国政府也很难在此问题上获得民众认同。
另外,就是削减美国军费开支,将为其国内投资释放出可观的资源,比如把美国军费开支降至GDP的2%,释放出GDP的1.6%用于投资,但事实上,上面的这些办法可以想一想,但在今天的美国根本就不可能发生。
还有,罗思义在文章中也提示了,在考虑如何提高美国经济增速和竞争力之时,虽然让美国像中国一样实施社会主义制度问题才能得解,这可能是一个过激的解决方案,不会被和平地接受,但真正的问题是,对美国来说,它当前面临的困境还不是这个问题,而是你即使美国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进行合理的改革都不可能了。
所以,美国在发展新兴产业的投资方面就越来越无法跟中国竞争,每一个新的产业,每一种新质生产力都需要大量的新投资,中国在为这些新兴产业配置资源方面拥有无与伦比的能力。相反,美国却难度越来越大,美国已经发现中国现在许多行业的技术具备领先地位,未来中国还将在更多行业处于领先,这些美国都发现了,尽管现在它还可以对华为或TikTok等个别公司进行制裁,但未来中国会有太多这样的公司冒出来,美国会“应接不暇”,也就越来越无法对中国公司采取遏制了。
在美国从大萧条、二战和二战后经济繁荣中走出来的巅峰时期,美国净固定投资占GDP比重实际上达到了上述更快经济增长时期的水平。1966年,美国净固定投资占GDP比重为10.9%。但到2023年,美国的净固定投资占GDP比重仅为4.4%。除非美国扭转这一趋势,否则无法恢复快速经济就增长,上述事实意味着美国将不可避免地陷入缓慢增长,并且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融资方面越来越困难。
所以,美国要想办法跟中国竞争的惟一途径就是要求中国进行经济“自杀”,这就是耶伦奶奶来中国的真正目的,你自杀了,我才跟上你的速度。但显然,美国也不能公开地要求中国自废武功,而是就以要求中国提高消费占GDP比重为假幌子。正像美媒体报道的,耶伦访华期间一直在做这样的说服,《纽约时报》就说了:“在与中国官员会面时,耶伦试图主张中国应该更多地关注消费。
但是,耶伦的这个阴险目的,在中国,除了那些洋奴经济学家和洋奴媒体人之外,连3岁孩子都看得出来。美国希望,它能对中国输出错误的经济理论,和那些希望像俄罗斯寡头那样通过国难一夜暴富的买办分子,或者其他势力的叠加效应,最后导致中国走上这条自废武功的道路,美国人太幼稚了,所以我们看又是耶伦,又是布林肯一遍一遍来华访问,在中国人眼里,他们个个像沐猴而冠。
当然,尽管美国在和平经济竞争中失利,但它仍然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美国军费开支超过排在其后的9个国家的总和。但是,罗思义认为另一种情况也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包括在核战略上,中国的经济成功必将转化为自身军事实力的加强。
在目前的情况下,最危险处在于美国将决定在失去领先地位之前,就采取军事或与军事相关的风险、冒险解决方案,所以美国的外交和军事团队中掌握话语权的少数人正积极倡导在中国的福东地区,也就是台湾地区周围采取与军事有关的一切行动,直至战争。
但是,现在美国正在试图加倍实施侵略性的军事政策——比如4月11号的美日菲峰三国领导人峰会,和美国想把日本吸收进奥库斯(AUKUS)联盟里,准备做最后的垂死一搏。
你看,罗思义的文章不但是把美国“两面派”做法给自洽了,而且理清了美国的行动脉络,即美国正在奔向用最后的军事手段解决与中国的矛盾。
在4月23日中国外交部记者会上,已经有记者明确提问了,美国正在考虑对中国的金融机构和其他实体实施制裁,具体手段之一就是把中国的金融机构踢出SWIFT这样的国际结算体系,就像对俄罗斯做的一样,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给予了明确的反对性回答;但是,无论美国在此方面的理由多么苍白,无论中国在此方面反对的声音多么有力量,这一天也是一定会到来的,这也是我们现在用罗思义文章可以推理出来的。
制裁华为制裁大疆制裁字节跳动,美国达不到目的,然后又不能说服中国去自废武功,停止在以新能源产业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方面的迅速发展,又达不到目的,于是就会采用金融制裁,等到金融制裁还是不好使,那就只能对中国输出军事打击了,所以,现在军事冲突的风险正在越来越大。
所以,罗思义的这篇《从耶伦访华看美国在新质生产力竞争中的“中国焦虑症”》其实是狠辣地自然而然地引申出了一个硬道理,美国在金融脱钩完成之后,军事冒险就已经成为必然,这就像我在之前两期节目里(第1417期上、第1417下)讨论过的一样。
我在前面说了,读了罗思义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中国的洋奴经济学家们祸国殃民为非作歹的日子确实要到头了,也该到头了,大家觉得呢?
但是,我们在本期节目的最后还要讨论到一个更更更为严重的问题,就是现在中国对美国的认知,和现实里处理对美国的政治、经济关系,在我的观察中,中国的绝大多数准备,还是基于中美两国之间和和平斗争可以一直这么持续下去,来来回回拉锯,美国即使给中国设置下重重障碍,但好像都不会,或者不太可能使用终极的军事手段,中国也没有做好美国会突然对中国发动像“珍珠港事件”,或“闪击波兰”一样的军事进攻的充足准备,我觉得,这才是最大危险,我们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更没做好充分的反击准备。
比如,虽然中国与美西方国家本来就有紧密的市场联系,而且中国现在还在一带一路沿线建起了强大的新型全球经济合作基础,但是与此相反,美国却有一个全球影响力的军事联盟,而且还正在扩大再扩大,但中国在与俄罗斯这样的军事强国进行合作上脚步实在太慢了,这是不是中国对美国军事冒险的评估不足呢?仍然还抱有什么幻想呢?
所以,中国现在应该着手尽快建设起自己的全球军事盟友集团,因为你已经无法准确预料美国的那种“终极解决”会在哪一天发生,现在是一个英国经济学家在帮我们讨论这个问题,中国必须必须必须必须了,只有放下幻想,拿起武器,随时准备战斗,这才有可能去制止战争。
【文/司马平邦,红歌会网专栏学者。本文原载于公众号“司马平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