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文章中心 > 纵论天下 > 网友杂谈

谁更应该反思?

2012-07-23 18:30:53  来源: 吕永岩   作者:吕永岩  环球时报
点击:    评论: (查看) 字体: / /

  吕永岩按语:转发《环球时报》对北京暴雨反思的敦促。其实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北京市,更有那些主张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的人。中国该办、该纠正的事情很多,不应该把眼睛总盯着别人,动辄对美国深感忧虑。美国牛得很,厉害得很,用得着你忧虑吗?忧虑美国,美国股市创了新高;不忧虑中国,中国股市世界最熊。现在,一场暴雨,又暴露出无数问题,难道就不该反思?当务之急,是老老实实为中国人办点好事,留点好印象。不要留下让人民痛恨的遗产。


  《环球时报》社评:大暴雨冲出中国现代化的原形

  2012-07-23 07:26 环球时报

  北京特大暴雨到昨晚已致37人死亡,这一数字令人震惊而沉痛。这场北京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暴雨冲出了中国现代化的原形,以及北京作为发展中国家首都的本色。北京和我们这个国家显然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

  这场暴雨无疑首先是一场天灾。位于华北平原北缘、主要依靠季风带来降水的北京,在气象上是个极不幸运的城市。它长期干旱少水,人们盼下雨,盼下大一点的雨,希望密云水库不再只有一个水底,永定河能重新恢复径流。如今大雨终于来了,却来得这样猛烈凶狠,房山区几个小时的暴雨就几乎下了平时全年的降水,酿成大灾难。

  很难对北京市政府应对这场暴雨的表现做“好”或“不好”的简单评价。这是一场从未有北京官员见过、北京也无历史记忆的大暴雨,市政府工作有漏洞想都能想得出来,也的确被舆论指了出来。与此同时,人们看到全体政府相关人员都紧急动员起来投入抗灾,三名政府工作人员以身殉职。

  37条生命的逝去令人悲伤,而他们是在中国抗灾能力本应最强大的城市不幸遇难的。这一事实带来的额外感叹或许会在中国长留很久,北京这场雨应该给中国人对现代化的认识做一次质的修正。

  很多人在说北京的下水道太差了,这个理已经明摆在每一次大雨中,而且已是老话题。但北京市的减灾软肋岂止是下水道,它还包括很多其他硬件上的细节,以及人们防灾意识的淡薄。上星期六大雨已成定局时,很多人仍开车上街,政府阻止不力,体育场还有足球比赛。北京的各种补习班多如牛毛,但有几个人受过专门的逃生训练呢?

  改善所有这一切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而城市安全工作费事费钱,回报又难得一见,不仅政府,全体公众都必须有兴趣和意愿把现代化的方向朝着昂贵的安全方向扭。中国必须逐渐下这样的真决心。

  不要以为现实无法改变,我们只能用侥幸面对“多少年一遇”的各种灾难。事实上中国人对安全的消费需求在快速增加,这从食品安全的高需求可见一斑。中国人对火灾、震灾、水灾等低概率灾难的避险意识应不断受到平日里有组织的激发。

  中国在变,我们应当对国家减灾的进步有信心。这次大暴雨前后,北京市给出的信息非常快和透明,并对民间的一些具体批评积极回应。暴雨当夜被丢弃在街上的汽车第二天有些被贴条罚款,互联网提出批评后,市政府迅速改正,这样的回应值得鼓励。

  然而还有一些更尖锐的批评也在发出,在考验市政府的态度。正忙于抗灾的官员们大概更愿意听到鼓励,但代替溢美之词的,是一拨接一拨的质问和追究。请不要委屈,今天的时代就是这样,做官员无论有功劳有苦劳都是应该的,挨舆论批评和质疑同样是应该的,虚心倾听甚至不能当美德来夸耀。在如今政府工作的纰漏的确一抓一大把时,尤其是这样。

  这场大暴雨致使37人遇难,是全北京的悲哀,也是中国现代化的污点。但让这次灾难也成为一个起点吧。深刻的反思是必须的,它应从政府开始,一直向全社会延伸。



附二:

  吕永岩按语:人民不知道,如果死一个外国人需要反思,那死几十个中国人,谁该反思?城市内涝不是一个北京的问题,要面子不要里子也不仅仅是北京的问题,谁该反思?房山高速几米深的水下还有没有人死?死这么多人,咋没见谁出来说句反思的话呢? 

     附;北京三元桥有宾馆在暴雨夜坐地涨价:2160元一晚

                      2012年07月23日 11:21   来源: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7月23日消息(记者张奥)据经济之声报道,北京21日至22日凌晨遭遇了61年来最强降雨,尽管应对积极有序,但仍造成37人死亡,受灾人口达190万人,初步统计全市经济损失近百亿元。一场暴雨,拷问了北京市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管理。

    周日的北京晴空万里,充沛的阳光洒在地上,板油马路被烤得冒着热气,雨水的痕迹没了踪影,可之前一夜暴雨倾城的后遗症还没散去。的哥陈师傅想起周六的雨,就感到一丝后怕。

    司机:西客站下面还走不了,玉泉营、丰益桥也都还走不了呢。昨天我都没出车,走不动堵车,谁不怕被淹着啊。

    据北京水务局统计,这场暴雨为密云水库增加了2090万立方米的水,相当于一夜之间多出了十个昆明湖。

超强降雨导致首都机场500多架航班取消,上万旅客滞留。首都机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周六当天,首都机场协调候机楼所有店面24小时营业,免费提供饮用水和毛毯,还出动全部120辆大巴运送回城旅客。

    但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张春蔚遗憾地说,既然北京气象台准确发布了大暴雨预警,为什么不广泛宣传,有些部门为什么不采取措施?

    张春蔚:雨已经很大的时候,能不能通过移动、联通发布一下预警。再比如说机场,明明已经不能起飞,如果提前通知大家改签、不要往机场走,还会出现有几万人堵在机场吗?

    让张春蔚遗憾的显然不只这个。暴雨中,机场高速依旧执着收费,排成长龙的汽车泡在水中苦等。还有一些被积水所困,坏在路上的汽车昨天一早就被贴了违章停车罚单。者致电北京多个地区的交通大队,他们回应说,贴没有错,你拿单子来,我们可以酌情处理。

    交通队:贴没有错,执法人员不知道是车坏了,车上没有标明,没有摆停车坏的三角牌,我们以为是违章停车。咱们互相谅解一下,您可以拿着单子来交通队,我们可以酌情处理。

    北京市交管局则解释说,并不是真想处罚,只是这些车影响了交通,希望车主尽快将车移走,才贴条。但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周日明确表态,在突发灾害降临时这种处罚是错误的,所贴罚单作废。车主们松了一口气,但内心却轻松不起来。

    机场快轨因故障停运加之出租车奇缺,机场顾客排起长龙。周日凌晨1点,家住望京的苏先生看到微博上的号召,从床上爬起来,开着私家车赶往机场。

    苏先生:我们这波有不到20辆车,到T3又遇到另一波,最后有50两左右。然后问乘客想去哪里,有几个往同一方向走的就出发了。

    不过让苏先生尴尬的是,把很多旅客放到三元桥后,那里宾馆坐地涨价,有旅客甚至误认为他们是宾馆的托。

    苏先生:一问他说,我到了三元桥后,那地方的酒店都要2160一晚上,你们是不是都是酒店的托?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杨禹感慨,在这个特大暴雨的晚上,物价监管部门在哪里

    杨禹:不论是漫天要价的出租司机还是机场周边酒店,要对他们有约束。那个情况下,全城都在应对紧急状况,大家各司其职。物价管理部门在哪里?

    缺位的何止是物价管理部门?就在7月20号,北京刚刚发布了新的《北京市防汛应急预案》,里面规定了各部门应该做些什么,这次的应对理应更加积极。但杨禹叹息,现实似乎与这个“理应”背道而驰:

    杨禹:明确执行分级预警机制,每提升一级预警,职责部门要做什么更加清晰。北京市下凹式立交桥排水部门把所有排水能力投入到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还是出现了问题,这只能说明他们的能力与这场特大暴雨的需要不匹配。

    除了排水能力不够,暴雨预警准确发布,但北京当晚的一场足球赛、一场演唱会仍照常举行杨禹指出,应急预案中还是存在模糊地带。

    杨禹:这么庞大的特大都市,遇到这样的挑战时,一份预案再详细也可能不会被执行。首都机场高速在特殊情况下,应该暂停收费,管理面门的条例中有这个,但谁来发布这个命令?

    其实不仅是北京,面对突发的暴雨天气,上海、广州、武汉等很多大城市都上演过水漫金山的城市内涝除了应急机制差,城市中的排水设施标准普遍偏低是主要原因。据了解,目前北京仅有天安门广场和奥林匹克公共区的下水管线达到5年一遇,中心城区普遍为1年一遇。另外,管道里的沉积物过多,也导致下水缓慢。

张春蔚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而内涝展现出的是城市的伤口。

    张春蔚:我们把重心都放在地面上的建筑,每一个城市在比拼谁拥有更高的摩天大楼,高楼是面子和地标,但地下管网是里子,是城市重要的内瓤如果我们事前可以把细节做好,所有人都可以很轻松地面对每一场雨雪。

    好心司机专程搭载路人回家,清洁工趴在水里清理排水孔,环卫工人挡在没了井盖的下水管道前……在暴雨中,众多北京市民自发组织开展救援,托出了这座城市的温暖。然而那些感人的人和事带给我们的一丝欣慰,远远无法抵挡暴雨下,37个生命的消逝带给我们的哀痛。这场61年未遇的特大暴雨,拷问了北京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管理水平。这样的拷问,去年有过,今年又有了,明年,可以不再有了吗?


附三:

京港澳高速受灾者:女人孩子被水流带走 那叫声太惨了

2012年07月24日 03:5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吕永岩按语:北京暴雨损失上百亿,如果把这上百亿拿出来整治排水系统,结果会咋样?用得了吗?拿出损失的十分之一行不行?有人会想这件事,会做这样事吗?中国式的危机管理难道不该反思?这次咋没见有人出来提反思呢?



相关链接:









京港澳高速浸水路段示意图

7月21日下午,在北京东城区的广渠门桥附近,一辆摩托车从积水的路面驶过。李方宇摄(新华社发)

气象部门8时启动Ⅳ级应急响应,一天连发5次预警;暴雨之前,防汛部门就在78个泵站、56个下沉式桥区备勤;交管部门启动最高级别的雨天上勤方案,全市7000交警全员上路;119消防指挥中心9个小时内,出动警力690次、消防官兵5425人抢险救援;数十条公交线路雨中采取调度运营,1000余名安全员在重点区域巡查疏导……

尽管如此,7月21日的大雨,还是让北京遭受了一场未曾预见的考验。

他们得救了,但不是所有的受灾者都有这样的幸运

一位网名为“民工民工”的网友在55bbs上记叙了自己当天在京港澳高速杜家坎出口附近的惊魂一刻:

……有人开始打救援电话,但是都没用。

大家扒着隔离带走不动,人越来越多,我们这个位置一共有三个旅游大巴,两个公交车,还有N辆小车。所以人真的不少,水已经到腰了,后来上边小车漂了,有一个“甲壳虫”,顺着水流往下流,那些没抓住隔离带的,还站在车下游的女人孩子,就被车的冲力带走了,那叫声太惨了。

向谁求助?110、120、119还是122?常识告诉市民,只要随便拨通哪一个号码,都可以实现应急联动。但是,现实是当时的平台已经承担不了一下子膨胀起来的用户量。

21日19时14分,被困房山青龙湖一带的网友@亘秦同样打不通电话,他选择在微博上发出求救信息——“山洪爆发,被困北京房山青龙湖少年军校基地,有上百个小学生,110打不通。求救@北京发布@清琳子@中国国际救援队@薛蛮子”。半个小时后,19时46分,@北京消防转发并评论“我们已经调派警力前去救援。”

他们得救了,但不是所有受灾者都有这样的幸运。

在广渠门立交桥下两三米深的积水里,年轻的丁先生没能及时打开车门逃生。他打电话向自己的妻子求救,但是,迟来的救援者只能从水中拉出他的身体,却无法拉开他旁边的死神。

与危机四伏的桥区相比,已开足马力的排水泵,依旧显得力不从心

时钟回拨到7月22日晚9时30分,玉泉营北侧的双营桥抽水完毕,北京城区最后一处积水断路地点恢复通车。那一刻,距离此次暴雨造成北京城区积水已超过24个小时。其间,63处主要积水点,令整座城市的路面交通几乎陷于瘫痪。

位于城市路网主干道上的下沉式立交桥受灾严重,下沉式的设计使排水难度增大,低洼区成了深水区,险象环生:交通枢纽复兴门桥一度双向断路,北京西站附近的莲花池立交桥下积水没过车顶,广渠门立交桥下积水夺走了一条年轻的生命。

与危机四伏的桥区相比,已开足马力的排水泵,依旧显得力不从心。

北京排水集团副总经理郑江坦言,由于制定的排水标准较早、标准较低,78个下沉式桥区的雨水泵站中,九成雨水泵站的设计标准不到5年一遇,半数以上仅能抵抗一年一遇的降雨——每小时30毫米。

事实上,北京下沉式立交桥逢雨就涝已不鲜见。2004年7月10日,大雨瓢泼,数十个路段严重积水,莲花池立交桥下水深两米。2006年7月31日,暴雨使首都机场迎宾桥下积水达1.7米,进出机场交通中断。2007年8月1日和6日,安华桥下两度积水。而最近一次北京暴雨依旧令人印象深刻。2011年6月23日,北京市区29座立交桥桥下积水,全城多处水淹,网友无奈调侃:欢迎来北京看海,到陶然亭地铁站看瀑布。

相比城市的爆炸式发展,排水管网的建设有点“跟不上”节奏

一连串的暴雨,发出了明确的警示。有关方面已采取行动。

今年5月,北京市规划委公布了《城市雨水系统规划设计暴雨径流计算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大幅提高了雨水管渠的设计标准,要求设计级别最低也必须是3年一遇,重要地区、重要道路为5年一遇,特别重要地区、特别重要道路为10年一遇。

目前,排水集团正在根据新的排水标准对北京下沉式立交桥的泵站进行改造,力争在2015年前,让这78座下沉式立交桥泵站能够应对5年一遇的雨情,相当于雨量60毫米左右。此外,将采用建设蓄水池、客水分流系统等,使得桥区整体的防汛能力达到10年一遇,即抵御每小时70毫米的暴雨。

除了提高标准,加强日常维护也十分紧迫。管网的日常管理也有隐忧,据了解,大街上的部分垃圾如石头、塑料袋等,顺着雨水淤积在排水沟里,有时甚至绞坏了水泵的扇叶。北京市防汛办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排水系统就像一张大网,一个积水点的产生,暴露的是一个区域的问题。

专家认为,更为科学合理的设计,和提高标准同样重要。在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周玉文看来,中国的排水系统设计相对落后,人才培养亟待加强。他建议,应采用电脑模型运算,细化计量,设定排水方案,而非仅凭经验,要对雨水排放系统做长远规划,提高协调性。

相比城市的爆炸式发展,排水管网的建设有点“跟不上”节奏。

中科院院士、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表示,城市快速发展使地下空间不断被占据,难以满足供排水系统升级,此外,由于分属市政、排水、环保、电力、通讯等不同部门管理,地下空间缺乏统一而协调的规划、建设。他认为,当务之急是明确责任,整合力量,改建排水管网。

7月22日,京港澳高速南岗洼段被积水淹没。郑永摄(新华社发)

7月22日,暴雨过后的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大辛庄村路旁,不少树木被连根拔起或拦腰折断。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7月21日,北京立水桥地区积水严重,许多车辆浸泡在水中无法行驶。新华社记者张宇摄

再来场暴雨,再来次猝不及防的灾害,这个城市是否有底气说:我可以

然而,不断提高的标准不是固若金汤,改造工程也无法一步到位。专家表示,政府部门如何完善应对方案,防患于未然尤为关键。北京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张明英认为,城市防洪标准无法无限提高,在城市出现灾害性天气时,如何加强预防并做好预案和抢险救灾更显重要。他举例说,如平时能加强对人们的安全教育,在险情发生时,及时派人值守提醒、加强现场指挥,或许能避免事故发生。

在这次强降雨过程中,气象部门通过所掌握、联系的各种媒体,如社区大屏3000多块、移动电视5万余块、中国天气网、首都之窗、新浪微博、北京电台、电视台、声讯电话等,向公众及时发布了暴雨、雷电和地质灾害预警。但是如何让信息有效覆盖到足够多的人,仍是这次大雨中暴露出的问题。

在大雨之中,还有另外一些事情让人感到心痛。

首都机场,等待离开的人们。@任梓源Tora描述说,首都机场T1航站楼外,拼车还要每客收200元,比黑车还黑!由于雨大,不少出租车司机选择了停运,在东直门万国城附近的一座桥底下,记者看到七八辆出租车亮起了暂停的牌子,围在一起打扑克。在一些路段,宰客现象并不鲜见。@静静的-夏天说,北京大雨有人牺牲,有人遇难,抱小孩的多人被困,这辆出租车却要600元,在三元桥趁火打劫。

交管员还按部就班地贴着罚单,尽管政府部门及时宣布处罚无效,但高速公路的收费站仍兢兢业业地收着过桥费,因为没有领导通知,这一切都不是基于一个合理规范的应急预案而是不可知的能不能到来的行政命令。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社会力量的互帮互助,打着双闪的车队营救受灾的路人……

7月21日过去了,要反思的东西很多,再来一场暴雨,再来一次猝不及防的灾害,这个城市是否有底气说:我可以。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SZHGH.COM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