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代,能有《谍战深海》这样一部直接描述当下反间谍的“反特剧”,殊为难得。
因为毕竟大环境不一样了,敌我对立你死我活的官方和民间氛围,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抵消早就不复存在,虽然,其实中国与美国之间,在海洋、领土、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上的对抗从来就没有真正停止过,甚至在某些领域愈演愈烈,但我们能够看到和容易相信的,更多是和谐世界,共存共荣,以及G2。
所以,《谍战深海》里与中国国家安全机构对峙的对像并被有被直接贴上“美国”的标签,那个躲在境外的间谍头子彼德森,他只是操一口流利的英语,如是而已。
不过,彼德森若不是美国人,这剧又有什么意义?
关于美国海军的间谍船干预中国南海,以及使用各种手段刺探中国近海情报的新闻,这两年因为钓鱼岛问题升温而让路了,但其实这些事从来也没有消失过,且,中日钓鱼岛争议、中菲黄岩岛争议也件件关联着美国在中国近海的军事、政治存在,当然,落实到电视剧里,仅仅是南海边的一个小城海昌市,还是要选择一个更微观的事件下手比较好,于是就有了这个以对美国情报机构的“水母”实行反间谍战为主干的故事框架。
海昌市国家安全局一名侦查员执行任务时意外失踪,省厅经验丰富的武梅处长率专案组赴海昌追查真相,不久,一艘中国渔船在“探索一号”工作船的测试海域意外打捞起一个神秘的海底装置——“水母”,海昌市深海研究院立即组成以年轻的副总工程师岳诚为首的科研小组,开始对该装置进行破解。
于是境内境外的情报高手们围绕“水母”展开一番激烈而低调的间谍和反间谍战。
剧中的“探索一号”,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刚刚创造了深潜纪录的中国深海潜水器“蛟龙号”,所以,看过《谍战深海》会很容易弄明白国家下这么大力气研究“蛟龙号”的意义所在;而“水母”作为一种完全虚构的境外间谍工具,被描述得拥有如此高的科技含量和如此繁复的工作方式,这在中国的所有谍战影视作品中还是第一次,它的工作原理类似在海底建了一个移动通讯网络,我相信这种设计不是凭空杜撰的,而是不同程度地表现了当下中美之间在现实世界里间谍交锋的基本势态,用简单的无线通讯机器进行密码通信的时代早就过时了。
所以,看《谍战深海》你还得具备点起码的通讯科学常识才行。
当然,这场围绕“水母”展开的境内外间谍战的物理硬件在故事的份量还是其次,这个故事的主体仍然是人,而关于本故事的主人公设置,我觉得更算是非常高明。
首先,虽然是境内、境外你死我活且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间谍战争,但其实只有一个高鼻梁、蓝眼睛的洋人彼德森入场,其他人员,无论是我方还是敌方的,其实都是中国人,是中国人自己在打中国人。
有意思吧。
关于“汉奸”,前两天人民日报(@人民日报)还在评论说要“废止”,所以,我估计人民日报的装逼加傻逼的二逼评论家们看到这部《谍战深海》会气得吐血暴死。
本剧集中的反面人物,王志文饰的海昌海洋俱乐部董事长王维韬、秦子越饰的王维韬的秘书谭小艾、以及其他间谍如宋立、蓝蛇、刘一鸣,都是黑头发、黄眼珠的中国人,且大多是有国外留学和营生过的背景,在种种原因之下他们走上了背叛祖国、出卖民族的不归路。
虽然王志文是绝对的第一大反派,但我倒对那个刘一鸣的身份最有兴趣,这个当年中国大学的高材生,出国求学、做生意,欠了一屁股债之后被国外间谍组织要挟,成为海外间谍组织派回国内的卧底,他带着海归派的光环回国创业,受到国内经济政策的倾向性优惠,却趁此方便,大摇大摆地干起坑国害民的那些隐秘事――看到这儿,真想问问,抓起来的刘一鸣就这么一个,没抓起来的刘一鸣现在还有多少?
刘一鸣,更让我对当下某些在国内媒体上异常活跃的海归投资家们产生一丝焦虑,他们之间的做事方式多有相似,是不是也……当然,也仅仅是那么一丝的焦虑而已。
其实,虽然那么多来自境外的“水母”还是被中国的情报精英和科技精英们一一破解,但这过程成本之高也是不可想像,而且,有意思的是,《谍战深海》的情报战是我中有你而你中无我,中国方完全处在间谍战的被动端,这或者并不是现实的全部真相,但至少可以约略见到部分真相,不能不说这也是最现实的一种尴尬。
还有,本剧中原本最为资深、最受人尊敬的中国通讯老专家吴国修和他的弟子通讯业精英岳诚几乎两度为了不得已的经济原因险些落入海外间谍陷阱的桥段,虽然有点儿老生常谈,也非常令人深思,中国经济在这30多年里突飞猛进,GDP总量们居世界第二,但若中国的科学家们仍然处在为钱窘困、国家需要他们凭一腔爱国激情保守机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我能理解如《谍战深海》这样一部当代题材谍战剧能够拍出来并且过审已然是万幸,它“抓汉奸”的故事内容和价值观标准虽然说起来有一点点过时,但细想起来却异常犀利,不但不过时,还相当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