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辽宁日报》向全国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界的老师们发表了一篇《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的公开信,后遂引起了一群反动公知们如丧考妣般的声讨和咒骂,也在这声讨和咒骂中,他们再一次自己无耻地撕下了自己标榜的“言论自由”的假面具,亮出了尖厉狰狞的獠牙,搅动着鲜红嗜血的口条。
这件公开信,我从头至尾阅读了一遍。应该说,这封信不仅内容上没有什么过于剌激的东西,而且在语气上很缓和客气,“亲爱的”“请”“想”“冒昧”“建言”“相信”“谢谢”这样的亲近之词敬语之词商洽之词很多,如同与老师们谈心说事。站在客观现实的立场上,给这篇公开信扣上“文革”,“反右”“反改开”的大帽子,除了在声势上能吓唬一下人之外,倒是坐实了扣帽子之人的杀气腾腾。一篇讲述现象的文章,能让这些反动公知们急着做卒子跳出来制造杀气腾腾的,就说明了这篇文章正好打在了公知们的痛处了。
这些年来,这些公知人的嚣张已经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了,世界不只是你们公知的,世界也不会全按照你们公知们的描画运行,打到你们公知们的痛处的好处就是,也让你们知道了你们也会有不舒服的时候。这篇文章就很让这些公知不舒服,但是爱国的中国人却舒服了,很舒服地舒了一次忿懑。按照公知们的民主标准,多数人的舒服好,还是少数的你们公知们不舒服好?
这篇文章只是做到了不愿掩耳盗铃般地遮掩早己在国内三十多年来“抹黑中国”蔚然成风的现象而已,也只不过是还比较浅层次地就事论事地将这种“抹黑中国”的现象讲述了一下,就已经如同一声惊雷的乍响吓得让公知们尖叫震颤不已了。这里,我不由得记起了鲁迅先生的一首诗作,“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在公知们曾经嚣张至今的年代里,这篇公开信就是于无声处的一声惊雷!
下边撇开公知们不谈了,听几个苍蝇们的“嗡嗡”总是叫人心烦,不如将蒲扇摇动一下轰走为上。
这篇公开信,从我的意思来看,第一除了支持,就是赞成,第二除了赞成,还有我的不满意。
《辽宁日报》发表这篇文章,从公开信中可以看到,辽报第一可贵地摒弃了信息时代记者们的不深入实际不调查的懒毛病,300多个微故事的收集,新媒体手段的调查,20多所高校的深入,13万字的听课笔记,这些艰苦细致的工作,首先值得阅读这篇文章的人的敬意,也增加了文章内容的可信度。负责任的劳动首先就值得我们来尊重。
三十多年来,中国人伴随着改开,很快养成了媚外思维,媚外思维树立之后,“呲必中国”就成了媚外的终点目标。公开信是发给全国哲学社会学界的老师们的,但是“呲必中国”的现象绝不只在他们这个群体中,和在他们的三尺讲堂上,而是遍布你我他每一个人的身边,遍布中国的行行业业,不论其内的是官员,学者,商人,三教九流概莫能外。“赞必美国”必有“呲必中国”,根源就来源于外国的月亮总是比中国的圆。
公开信概括出的三大缺乏认同,即缺乏理论认同,缺乏政治认同,缺乏情感认同,是很温柔的提法,如果换个说法,那就是反马列毛,反共反社会主义,反爱国主义。这三反不就是中国现实的常态吗?不就是社会里的一种流行思维吗?否则,“毛左”,“五毛”,“自干五”,“爱国贼”这些打人的标签是不会从真空里生成的。
凭实而论,在改开后的中国社会,原本不存在的一些矛盾成了矛盾,原本不成问题的问题成了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堆积,不仅对于中国民众是迷茫的,更对于以讲授课业为任务的高校里的哲学社会学的老师们也是难以求解的。老师们“抹黑中国”固然不应该,这是作为中国公民最应该不能碰触的底线,也是做人的底线,但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除了“抹黑中国”快意一下口舌之外,“描红中国”也是更困难的,就算不刻意“描红中国”,仅从“描写中国”上,也缺乏现实支持的依靠。不以最坏之心揣测,一些“部分抹黑中国”的老师也有一颗向好和善良的心,但是他们无意间给“真心抹黑中国”的败类老师做了帮凶和助威者。这“抹黑”中,有善意批评者有,有恶意批评者有。善意批评是要善于倾听和真心接受,但是恶意批评,就绝不可搪塞以言论自由而放纵于讲堂之上。
三个缺乏认同,是存在的,想否认的,也不好拿出否认的现实来。既有了以辽报为开端,提出了这个问题,老师们该如何在讲堂上面向台下的祖国的未来们讲述中国,是需要正视出现“抹黑中国”的形成问题了。
这样,追根溯源就来了。
其一,缺乏理论认同。党和国的字面上还写着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我们的指导思想,不仅《党章》上有,而且《宪法》也有,可是我们的《党章》和《宪法》还有几分的力量?如果真的有力量,十八届四中全会就没有必要专门提出“依宪治国”的目标了。《党章》上写的,《共产党宣言》上喊出的是“消灭私有制”,可是现实却是不见公有增加,只见私化扩大。多年来,马列毛只是停留在文字上,先不讲能有几人真正是掌握马列毛的真理思想的,就说有几人读过他们的著作?这些年,正式场合提一下马列毛必会遭人嘲弄,提的人也会自感害臊,这便是一个号称指导思想是马列毛的国度里对待马列毛的现实窘态,马列毛被搞得像哈哈镜里的怪样了。正式的说法是,马列著作有历史的局限,言外之意便是他们的著作过时了,不能与时俱进了。还有一个官方的说法就是,马恩列是经典作家,注意,他们已由原来的导师的称谓变成了作家的称谓,作家者——作家也。虽然还说着要坚持马列毛,但是一句与时俱进和作家弱化式的称谓,便轻易地就将马列毛的真理性也一同淡化下去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现在已经变成了指导思想中可以提也可以不提的文字了。对待马恩列毛和马恩列毛思想的态度的变化,不可能不影响到老师们该如何讲述他们的理论原理,如此,在思想的根源上就只能是理不直气不壮了。
如讲授马列主义的理论,其哲学中,物质与意识,发展与联系,三大规律,认识论,辩证法等内容都是可以按照马列主义的阐述来讲授的,学生也是能认真接受的。历史唯物主义部分,遇到阶级的内容,在中国社会已经放弃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现实下,就成了一大困难。再困难的是政治经济学部分,就基本上只是停留在了资本和剩余价值等的几个基础性的内容上了,何况社会上还有许多的公知们鼓噪剩余价值是歪理邪说的肆意传播的干扰。最困难的是其后的科学社会主义部分,苏联完蛋了,东欧也跟着完蛋了,就剩下了被中国人四处黑的朝鲜,古巴这些小不点国家了,至于中国,就借着《决议》,完全无限地抹黑毛泽东时代,如编造饿死三千万,再想解气的话,就编造说饿死它一个亿,两个亿也行,就看怎么编了,反正官家不会来找你的任何麻烦,如果这个老师的祖上曾被共过产,有仇不报待何时?总之,否定那个时代决不会有风险,尽情否定就是了。至于理论和结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就只能伴以嘲弄和轻蔑了,当笑话讲讲已足够。这就是我们的马列毛思想课的讲授的现状,其实辽报不用兴师动众搞调查,有一般感觉的中国人,都会可以想到的。
讲授马列毛思想课,老师难,难就难理论与现实的心不对口,口不对心。
其二,缺乏政治认同。开放后,一切向钱看,一切向西方看,到处喊着学习西方,忙着与国际接轨,曾经的一个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大干社会主义的国家,成了经济上附庸于美欧日,文化上崇仰美国的国家。马列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真的发出了真理的力量,私有化大行其下的社会,怎么可能需要从毛时代延续过来的政治和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的头与资本主义的体永远不会合拢到一起,非要强行合在一起,只能是一个怪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起来革命,拼出了两千万烈士的生命挣得了私有完成公有,又一下子将公有化为私有,私化公难,公化私容易得很,快得很。领导一个实质已为私有制度的仍称社会主义的国家,各种名不正言不顺而产出的矛盾,必然受到人们的嘲弄,包括好人的嘲弄,因为这矛盾本身就如同既卖矛又卖盾的那个可笑的古人一样是可笑的。可笑的事物,又如何取得人们的认同呢?
看着怪象的合体,眼睛瞅着心里羡慕着西方的模式,留下的只能是“缺乏政治认同”了。
其三,缺乏情感认同。这些年中,我们的经济的确是上去了,繁荣了,可是我们经济的外向型,决定了我们的经济是在牺牲了自然资源,环境资源,人力资源之后的繁荣,矿藏临近枯竭了,水和空气有毒了,生产的产品,最好的运到了西方,残次品留给了国内消费,赚到的利润是极其微薄的。虽然中国经济每年不低于7%的速度在增长,可是中国百姓的收入却不见增长,只见硬性增长的只有物价。私有的改革的历程,造成七千万原国企员工失业了,却美其名曰下岗待业,农民失地了,美其名曰打工进城,教育医疗住房的新三座大山压在了人民的头上不能喘息,而权贵阶层却是身价高昂,年薪几十万数百万之巨,底层的群众有的尚不足千元,这两天黑龙江肇东市的中小学教师的集体罢课不就是喊出了要求涨薪吗?他们的工资不足千元。大学老师的薪水相对于底层的不算太低,但是对于高薪阶层,他们与广大的工薪阶层一道属于社会的底层。在这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中,在这攫取不义之财疯狂的社会中,在这丧尽人心道德的社会中,在各种风气变坏,戾气盈天的社会中,空谈情感认同是没有基础的,是不现实的。大老虎型的贪官先不比,近期曝光的中国发改委的家藏2亿现金的中型贪官和秦皇岛的家藏1.2亿现金的小贪官该如何让人民群众理解?理解不了的,徒生无奈的牢骚。
没有了共同的情感基础,在如何看待家和国的关系上,流行最广的一句话就是,“我爱国,国爱我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没有逻辑的说法呢?就是因为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太多了,人民群众便将这些党的变质的干部的行为等同于国家的行为了。人民群众感受不到国家给予的福利和温暖,沦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奉献换不回尊重,热血换不成尊严,就会简单化地发泄出“我爱国,国爱我吗?”的牢骚话出来。
共同的情感基础没有了,人心离散,一盘散沙,每个个体的人,为了生活,只能各自图存,各种不负职业的责任,民族的责任,国家的责任,历史的责任的言行必然大行于其间了。
三点说完之后,同意辽报的文章,历来也是如此,为人师,要有为师的责任,误人子弟是为师的罪责。老师是光荣的岗位,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们的思想,大学老师的责任更加重大。自己畅快“呲必中国”“抹黑中国”,不只是短暂的课堂上的一两句的抹黑里的轻松,影响到学生们的是对中国未来的抹黑。
要想改变高校讲堂上的抹黑,我们的党是到了必须改变这种现象的时候了。高校是思想的活跃地域,我们的教育到底应该坚持一个什么方向,我们教育要培养出祖国什么样的接班人,必须要反思我们在教育领域的阵地是如何丧失掉的,资产阶级思想又是如何抢占了这块阵地。放任自由发展的高校思想领域,就是向资产阶级投降的行动。还是那句老话,思想领域,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必然要占领。对年轻人的争夺,就是对未来的争夺。
辽报还是很中庸的,只是说出了现象。
现象要转变,必须得从发生现象的根源上去转变。
如果马列毛思想还继续停留于文字,可提可不提地淡化着我们的思想根基,理论认同的缺乏还会继续和扩大。
如果我们的党不能刮骨疗毒般地重新占回无产阶级立场上来,摒弃为人民币服务的行为,继续扩大着私有市场,政治认同的缺乏还会继续和扩大。
如果我们的党不能旗帜鲜明地纯洁我们的党员队伍,不能有效打击一切卖国贼和民族的败类,重建公有制下的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之路,情感认同的缺乏还会继续和扩大。
综上而言,以此来接力声援《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