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别急着赚钱,先做公益或去探险”,王石这段话刷屏了,被称作是现代版的“何不食肉糜”。
这段对话来自于一个特定的阶层语境,大概内容是王石用自己的朋友华大基因汪建举例,其女儿高考前说不想上学,想跟着去登山。一年后,女儿还是被美国杜克大学录取了,毕业去麦肯锡面试,然后面试的时候发现面试官也是个登山爱好者,她幸运地被录取了。面试官还说了一句:杜克大学毕业的人很多,能登雪山的有几个?
然后王石给出了建议:“现在的年轻人太急躁了,没想好自己的目标之前,先做公益,或是探险去,别老想着赚钱,别被一些东西困住。”
这个采访是王石最近在其新书《我的改变:个人的现代化40年》发布之际接受的媒体的采访,内容聊到了万科、人生以及未来,王石也有一个新身份现任远大科技集团联席董事长。
根据媒体报道,王石还说:人生来不平等,但会带来另一种机会;给你更好的资源,你未必会有更好的命运,有时候,正是逆境成就了你。同时,当你拥有了资源和话语权后,你也应该想着,给没有资源的弱势群体提供机会。“
基本上,王石还是说了些正能量的话,让年轻人不要急躁;但至于“别急着赚钱先去做公益或探险,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何不食肉糜”,这也不是没来由。
王石的对话是用在其所在的阶层,来自其上流圈层的逻辑,对那个阶层说是可以理解的。但他的话是通过大众媒体传播到社会,自然有些是脱离社会语境,让人感到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普逻人很容易找到反驳的理由:不是所有人生来就能接触到公益,更不是所有人都有探险的资本,即使登山探险也还要先解决路费问题。
大部分中国年轻人不像王石朋友的孩子那样能拼爹,爹有钱,女儿们也可以不必和寒门子弟一起去挤高考独木桥,随心所欲潇洒去登山,还可以上世界名校,毕业后进入麦肯锡。仅杜克大学,麦肯锡等,这些对于普通社会阶层来说,可望而不可及。
再者,国情不同,西方年轻人勇于的探险有其他原因,除了传统冒险的意识,有完善的社会福利做支撑,没有急于成家立业的观念压力,也没有急迫的大量物质需求压力,而中国的年轻人,大部分估计还是赚钱养家,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加上社会福利、医疗住房等社会保障问题,与西方也不可同日而语。
事实上,王石的这段话,有意还是无意地触及到社会差距、阶层分化等敏感问题,把财富和普通人之间的鸿沟展现出来,对普通人的心理构成刺激。
这有点像王石的女人田朴珺在采访中一段“贵族言论”争议有些相似,田朴珺说英国人很讲究礼仪,所有举止都让你有一种特别强烈的被尊重的感觉,说国人是“有知识,没文化”,我们的父母没有正确教过我们中餐的礼仪,甚至都没有多少素质,没有学过公共场合怎么做得体,什么是应该的,吃西餐正餐时如何使用刀叉,如何握手等等。然后,这些贵族性言论引发社会持续性批判。
田朴珺后后回应“心大的姑娘有好运。”可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没有意识到问题在哪。
公众人物就公共话题发声,也面对着公众的评判,更何况他们俩,一个是触及的民族尊严性话题,一个触及的是社会尊严性问题。王石和田朴珺这两个人在一起也是挺搭配,我估计后续还会有很多争议性的话题。
王石,现在是很成功了,田朴珺找到王石,也可谓是人生赢家了,顺利跻身于上流社会。作为商业领袖,王石创业成功的励志故事,也激励着很多青年,可谓是青年导师,其言行具有社会影响。
而成功人士、青年导师等人的言论,很容易成为一种鸡汤的形式在社会广泛流传。但如果我们把一个人的言论单独的拎出来,把他人的成功因素仅归于个体选择、个人爱好、个人理想追求等,而脱离家庭背景、时代红利、或者集体力量等,则容易沦为一种偷梁换柱的毒鸡汤式存在。
这种毒鸡汤,很容易把年轻人引向歧路,没有夯实经济基础,却追求不切实际的东西,比如做公益、或者探险,或者说修行,很多人花光自己的钱不说,还花掉父母的钱,去追求这些东西,美其名曰是为了理想,就是因为社会这样的毒鸡汤太多了!
有一句话说,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我猜,阶层会限制王石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