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中药的药效为什么不能用化学的方法、用实验室的方法来验证呢?答:因为中药治病毒的药效不是依靠药物的化学成分(化学属性),而是它在人体内所表现出的温、凉、寒、热生物属质,而是它在人体内对人体气机的升、降、沉、浮物理属性,因此在实验室里(以化学试验为主)是不能验证中药的有效性的。中药的治病过程就是用药物药性的“热性”抵消人体内的“寒性”,用药物药性的“温性”中和人体内的“凉性”,用药物药性的“升性”缓和人体内过度的“降性”,用药性的“沉性”克服人体内过度的“浮性”。人体的温、凉、寒、热和升、降、沉、浮的现象和规律是中国古人靠智慧摸索出来的,药物的温、凉、寒、热和升、降、沉、浮的物理属性,则是我们的祖先用生命一点点品尝出来的,什么时候现代科学能够测量出人体病体的生理属性,什么时候实验室里能够验证药物的生物属性,什么时候中药的效力就可以在实验室里来验证,而不是像现在有些专家学者所强调的那样,非要用检验西药的规则方法来检验中药,说什么“中药在实验室中要验证,是否能灭病毒,是否能减少病毒进入细胞,是否能减少发生炎症风暴,一旦找到了证据,将能够给中药的使用特别是肺炎中早期的应用提供一些依据”,这种论调就像用围棋的规则要求象棋一样幼稚可笑。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现代医学仍不能分辨出人体的生理属性和药物的生物属性,也就是说,现代的实验室还没有能力验证出中药药效来,这不能不说传统中医药理论的伟大,这也不能不说明现代中医人的历史责任重大。
问:在这次抗击新冠病毒过程中,中药发挥了巨大作用,这是否具有偶然性,让中药“瞎猫碰到个死耗子”?答:不是的,中药治疗像新冠肺炎这样的传染病,那是十拿九稳,就是再来一次更新、新、新的冠状病毒肺炎,中药也能兵来将挡、水来土囤,因为中医是金木水火土,五行在胸中。
抗击新冠病毒,中药的主攻方向并不针对病毒本身,而是针对病毒带给人体的伤害,仅以寒湿郁肺型肺炎为例,中医人从病人的发热、乏力、周身酸痛、咳嗽、咯痰、胸紧憋气的临床表现,推断出肺闭;从病人的纳呆(指胃的受纳功能呆滞)、恶心、呕吐的临床表现,推断出脾胃不和;从病人的大便粘腻不爽、舌质淡胖齿痕或淡红的临床表现,推断出湿气大;从病人的苔白厚腐腻或白腻,脉濡或滑的临床表现,推断出体内有寒。最后从肺闭、脾胃不和、湿气大及体内有寒这四个方面总结归纳得出结论:寒湿郁肺,正是中医这种对敌情的了如指掌,就有了下一步的有效应对:针对肺闭证状,可选的中药有:生石膏——解肌发汗肺热咳喘;生麻黄——发汗利尿作用于较强,咳嗽气喘;杏仁——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葶苈子——下气行水的功效,用于治疗肺壅喘急、痰饮咳嗽、水肿胀满等症,“专泻肺气,肺如水源,故能泻肺即能泻水;地龙——通经活络清肺平喘清热利尿清热息风;厚朴——平喘,降肺气,消积,有痰无痰均可食用,胸中胀满胀闷也可使用。它有利于祛痰,行气。健胃消食、下气宽中、燥湿消痰。针对脾胃不和可选的中药有:生姜——用于脾胃虚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痰饮呕吐,风寒或寒痰咳嗽,感冒风寒,恶风发热,鼻塞头痛;云苓——抗菌,其味甘、淡、性平,入药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用;焦三仙——即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为什么这三味药经常合用呢?这是因为这三味药均有良好的消积化滞功能,但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焦麦芽有很好的消化淀粉类食物的作用,焦山楂善于治疗肉类或油腻过多所致的食滞,焦神曲则利于消化米面食物,三药合用,能明显地增强消化功能;焦槟榔——消食导滞。用于食积不消;煨草果——入脾胃经。能燥湿散寒、除痰截疟,凡寒湿阻滞脾胃及湿浊瘴气所致病证。针对湿气大可选的中药有:徐长卿——祛湿解毒;藿香--化湿;佩兰——化湿健胃、止呕的作用;苍术——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风寒湿痹;生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治疗体内寒气的中药有:羌活白——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痈疽疮毒;以及生姜、煨草果等。针对病毒的中药有:贯众——清热解毒、杀虫、止血;以及徐长卿等。最后根据君臣佐使的原则就可因人、因地、因时组合成通用方,为:生麻黄6g、生石膏15g、杏仁9g、羌活15g、葶苈子15g、贯众9g、地龙15g、徐长卿15g、藿香15g、佩兰9g、苍术15g、云苓45g、生白术30g、焦三仙各9g、厚朴15g、焦槟榔9g、煨草果9g、生姜15g。服法:每日1剂,水煎600ml,分3次服用,早中晚各1次,饭前服用。看完此方,您能说中药是“瞎猫碰到个死耗子”吗?
问:如果说中药的药性不是针对细菌、病毒的,那么这种治病方法是不是不能治本呢?答:否!中药不直接针对细菌、病毒,是因为中医人认为在人体与细菌病毒相比,人体是造成生病的主要矛盾,而细菌病毒则是次要矛盾,抓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就是治本。还有,人体的抵抗能力是可以调整提高的,而细菌和病毒的变化是人类不可控制的,同样,自然界的凉热冷暖这些致病因素也是人类不可控制的,对不可控因素采取措施只能是治标。再有,细菌和病毒是消灭不完的,既然消灭不完就不能一条路走到黑。有个情况很能说明问题,在这次治疗新冠肺炎过程中,使用中药治疗的病人就不会出现“复阳”现象,这应该说是治本的体现吧。
问:中药有负作用吗?答:一般没有负作用。既然中药有毒,为什么中药无副作用?中医认为,人体生病就是人体出现了偏性,也就是热性或寒性,怎么办?那就找自然界中具有相反的寒性或热性的物质吃下去,药物的热性与人体内的寒性一中和,或药物的寒性与人体内的热性一平衡,身体的偏性就被克服了,病就好啦,因为药物的偏性被人体的偏性给中和掉了,所以中药用对了对人体是没有负作用的,作为中药的卤碱,就是利用其所具有的“凉”性,来中和人体的“温”病或“热”病,这就是中药能够治病的基本原理。
问:中药有毒性吗?答:有些中药有,大部分中药没有!卤水有毒,但它又是中药,卤水中的卤碱,性味:咸、苦、温,其温性就是它的药性,至于它的化学毒性,可以通过控制剂量的方法加以控制。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用药如用兵。而绝大部分中药无毒,故中医有“药食同源”一说,指的就是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都具有中药的“四性”、“五味”属性。
用中药的“热性”抵消人体内的“寒性”,用中药的“温性”中和人体内的“凉性”,用中药的“升性”缓和人体内过度的“降性”,用中药的“沉性”克服人体内过度的“浮性”,这就是中药治病的原理。有些中药有毒我们如何加以控制,特别是中药中所具有的生物属性,至今我们还不能用现代科技手段来确定和检验,中药的药性我们还不能在实验室里来验证,这就严重阻碍了中医药的使用和推广,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医药事业向前发展,我们一定要按照毛主席说过的话去做,“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二〇二〇年五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