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媒体充当帝国主义和资本的走狗,是丧尽天良;公共媒体不为老百姓发声,同样是丧尽天良!
新年伊始,连续几篇文章被“用户投诉”,要求落实劳动法说不得、环卫工冻死说不得、某地拆取暖炉子也说不得……
凌晨五点多爱尔眼科关于艾芬医生的核查报告就出炉了,资本利好消息不断;与之同时,笔者又看到一条不幸的消息。
职场社交软件脉脉上有人爆料,拼多多买菜员工下班路上猝死,死者为23岁的女孩,花一样的年纪。
上次HR联盟的事也是脉脉网友最先吐槽,被某大厂HR举报之后删除了,导致消息来源“消失”,最终笔者的评论文章被以“不实信息”举报。
这次有多名拼多多员工对此事进行了证实,不知道拼多多打算怎样“公关”此事。
关于拼多多社区团购的事情以前的文章评论过了,这里不再多说。
其实,即便是那些被社区团购抢走饭碗的社区小商贩们也是凌晨到批发市场买菜的。唯一的不同是,小商贩一般以家庭为工作单位,丈夫凌晨采购回来蔬菜,妻子早上起来卖菜,丈夫可以去休息,这类似上夜班;而根据拼多多员工的爆料,买菜员工持续工作时间可以达到30小时,23岁猝死也就不奇怪了。
这次又有“精神资本家”跳出来为企业说话了:
拼多多的知乎官方账号也发表了一段类似的阴阳怪气的评论,很快又删除了:
上次是“福报论”、这一次撇清资本的责任、指责用命换钱的“社会”,资本家的无耻再次刷新了我们的认知。到这时候了,还不忘到知乎忽悠年轻人,这个社会的本质特征难道不就是资本组织生产吗?那么,资本不该对用命换钱的“社会问题”负责吗?
不可否认,像“社区团购”这样的新兴领域,资本巨头们为了在最初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往往通过海量的资本投入和可观的“补贴”快速抢占市场,在这个过程中,买菜的消费者、社区团购的“团长”、拼多多、美团这样的开展社区团购业务的员工都能尝到“甜头”。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在外卖、互联网打车这样的垄断成熟领域,我们后面看到的就是“外卖越吃越贵”、“打车越打越贵”,而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作为生产者的外卖小哥、滴滴司机却并未从中获益,反而因为渠道被资本彻底掌控,而面临算法系统的压榨和收入的下降。
今天拼多多敢让员工连续工作30小时,明天某巨头就敢让员工连续工作31小时,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劳动者被资本一步步压榨的真相。
资本家将劳动强度与工资挂钩,本来是8小时工作应该拿到的工资,却要求劳动者工作12小时才能得到报酬,这延长出来的4小时又额外成了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相对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当菊厂带头让码农007,某些人辩解称菊厂码农工资高,于是996反而成了福报而被互联网企业广泛采用;资本辩护士们无视菊厂辞退34岁/45岁员工的门槛,为什么要34岁/45岁辞退?因为年轻才是加班的唯一“资本”,只有年轻才能被过度透支身体,超过了这个年纪,也就变成了没有使用价值的劳动力商品。所以,996、007实际上是压低了劳动者后面大半辈子的“使用价值”和工资水平,压低了中年劳动者、乃至整个劳动者群体的工资水平。从根本上来讲,这是一个让不同年龄段劳动者“互害”,从而施害整个劳动者群体的手段。
前两天,有朋友晒出一位知乎网友前后一年多时间里,立场截然对立的两次发言,前脚学生时代还在当“精神资本家”、幻想“星辰大海”、大骂“左狗”,后脚刚参加工作就被资本家毒打。
笔者看完之后,想哑然发笑,却又笑不出来。这位知乎网友被毒打之后还能发帖控诉,拼多多那位23岁的女青年被毒打之后却已殒命了……
所以,年轻的朋友们空余时间读一读《资本论》,对自己总是有益无害的。当然,有人也会表示疑惑,读了《资本论》又有什么用?一个人又改变不了大环境,为了生存不照样还得顺从?
读了《资本论》起码不必再做“精神资本家”,受到毒打的时候起码还能想到《劳动法》(996就是违法啊,多么显而易见),如果劳动者们都能拾起《劳动法》,状况至少会有所改观的;旁观、漠视是对罪恶的纵容,只会让资本嗜血的戾气越发浓重。
2020年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年,一边是因为资本对生命的漠视,超过183万人死于大流行,超过5亿劳动者失业,互联网催动的新经济进一步加剧了用工零散化,共享用工、试行特殊工时……诸多措施进一步瓦解了传统的劳动保障,将劳动者推向了更加不稳定、不安全的境况;而另一边,东西方资本巨头们的财富却在进一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着。
我们在庆幸社会主义制度性遗产有效控制大流行,创造经济复苏奇迹的同时,不应该忽视劳动者的境况和声音。个体生产者在经济下行趋势下雪上加霜,大量的店铺关门、转让;火神山、雷神山建筑工人被拖欠工资和补助;东莞老牌玩具厂倒闭,拖欠员工工资、不按劳动法补偿;富士康黑中介拖欠劳务派遣工工资;建筑工人欠薪事件再度涌现;长租公寓“爆雷”;外卖骑手被困在“系统”里……
这么多卑微的声音里,唯一被公共媒体广泛报道和议论的,仅仅是被困在“系统”里的外卖骑手,这还要感谢《人物》杂志那篇发在自媒体平台的“百万+”阅读量的报道:
从《人物》杂志2020年的几篇重量级报道里,笔者隐隐读出了当年的《南方周末》的味道。稍一检索也发现了“端倪”:
笔者跟南方报系掐架有十几年历史了,笔者批评的仅仅是南方报系给出的“药方”和出路,但笔者并不反对南方报系在事实层面的报道(那些扭曲事实的部分除外)。相反,笔者还常常跟朋友感慨,后南方报系时代,连一篇像样的调查性报道都很难看到了。
就像本文开头题记所说的,公共媒体充当帝国主义和资本的走狗,是丧尽天良;公共媒体不为老百姓发声,同样是丧尽天良!
当然,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把为劳动者发声的希望,寄托在那些内外资本掌控的媒体身上。这种希望乃是一种“侥幸”,固然是因为南方报系的很多记者也有浓厚的同情心,但更多的却只是内外矛盾加剧所撕裂的缝隙透出来的一点点光。
新的一年,希望青年朋友们,特别是时间相对充裕的大学生朋友们都可以更多地走入社会,面向身边的外卖小哥、快递员、滴滴司机、社区商贩、程序员、清洁工、流水线上的工友,做点调查、访谈。可以将这些底层劳动者的声音,在自媒体平台上发出,本号也乐意代为发布。
就像鲁迅先生说的,“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